王璨来南阳,虽然有在南阳谋差事的想法,但也不至于说李易刚刚回来,他就过来堵门,如今作为,其实是无奈之举。
王璨年少且有才华,心中自然是有几分傲气的,不过他也知道为人处世需要圆滑,所以这份傲气平时都是埋在心底的,奈何饮酒之后,就容易口无遮拦,前日一个不小心就说出了一些过激之语。
当时还不觉得怎样,但酒醒之后,王璨就知道坏菜了,自己那番话恐怕要得罪许多人,然后不等他思考补救之法,就被得知此事的蔡邕给叫了去,一番耳提面命之后,这才有了今日的主动登门。
第350章 可愿担此重任
在见到李易之前,甚至是在门口刚刚碰面的时候,王璨多少心存侥幸,希望李易并不知道他前日的那翻言语,但是听到李易的笑声之后,他就只能叹息喝酒误事了。
其实以王璨的家世底蕴,纵然是大不如以往,但他想要出仕的话,真的说很容易的。
前段时间朝廷就有征召,让王璨入朝堂为官,奈何王璨的眼睛不瞎,如今连天子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他才不会主动往火坑里面跳。
至于投奔其他诸侯,也很容易,不管是风头正劲的二袁,还是稳如老狗的刘表刘焉,肯定都会接纳他。
但王璨自己却有顾虑,因为他知道自身的缺点所在,那就是面貌上差了一点,虽然不是尖嘴猴腮,但也绝对称不上风度翩翩,在这个当官看脸的年代,他就算被人接纳,人家多半也只是看在王家的面子上帮忙,而不是真正的重视他的才学。
所以,对将来何去何从,王璨一直都是很纠结的,直到他收到了蔡邕的来信,邀请他到李易麾下效力。
对于李易的南阳太守身份,王璨不怎么在意的,以他的出身,找个差不多的位置熬上几年,只要中间别出什么大的差错,等年纪大点,拉关系运作一番也能找个不太热门的太守当当。
王璨之所以来南阳,说到底,还是因为李易本身。
相对于李易对王璨的陌生,王璨对李易却是颇为了解的,甚是早早的还见过李易数次,只是那时李易是董卓的新晋宠臣,妥妥的狗腿之一个,王璨根本不屑与李易交往。
但等后来李易忽然反水杀了董卓,让无数人差点惊掉下巴,朝堂重臣,还有董卓旧部或因为李易太出风头,或因为他断了自家前程,多看李易不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却是对李易相当佩服的。
王璨就是其中之一,李易的手段让他赞叹不已,当时就有意与李易结交,奈何先是董卓刚死,长安混乱,然后混乱平息,李易却是功成身退,直接远走南阳,这让王璨根本没有找到接触李易的机会。
所以,收到蔡邕的信件邀他来到南阳,王璨第一反应就是欢喜,然后再看到蔡邕心中所附之物,更是迫不及待。
原来,蔡邕邀请王璨,生怕他瞧不上李易,不愿前来,就在信中附上了一段李易的处籽作“洛神赋”,以及“易数之法”的开篇第一章。
文章,算术,皆为王璨所长,自然也是其心中所好,一看见李易大作,连呼此乃同道中人,再度后悔没能在长安时把握住机会,而等他看到那易数之法后,王璨就彻底不淡定了,直接将李易视为天人!
因此,虽然身体有些虚,但王璨愣是一路急赶奔到南阳,为的就是可以与李易早日相见。
那时李易还在扬州,王璨虽然遗憾没见到李易,但也没闲着,抓紧时间将南阳的情况了解了许多,然后王璨果断就盯上了郭嘉的主簿位置。
倒不是王璨贪图官位,或者鄙视郭嘉出身,他确实觉得自己真的要比郭嘉适合主簿的工作,而且当上主簿,就可以时时与李易接触,那么探讨文章,请教易数之法,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只是事不遂人意,一个贪杯,说出那些酒后之语,王璨觉得李易很可能会对他有一个不好的初始印象,这让王璨非常懊恼。
当然,王璨不知道的是,李易现在对他看法虽然复杂,却无恶意,可如果李易知道他其实是想来切磋文学,肯定会跟他保持距离,毕竟让李易跟人探讨文学,人设分分钟都可能崩坏。
王璨看了李易一眼,发现他还是面带微笑,看上去很是和善的样子,但王璨知道,这其实就是很难亲近的一种表现。
一咬牙,王璨忽然起身离席,对着李易深深一拜,道:“璨有罪,璨日前酒后胡言乱语,有辱襄侯耳目,还请襄侯责罚!”
王璨忽然间直白的过分的态度弄的李易有些措手不及,脸上浮现一抹诧异之色,片刻后方才起身扶着王璨的手臂,一脸急切道:“仲宣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自打见面后,王璨给李易的感觉就不像是世家子,现在如此干脆果断的赔罪,就更加不像了。
不过王璨却是不肯起身,他不知道李易是不是大度之人,但既然想留在南阳,而且既然想要道歉,就必须要让李易完全打消心中芥蒂才好,如果只是因为李易一句没事,就真当没事了,那也未免太蠢了。
王璨又拜了一拜,再次诚恳满满的说道:“璨少不更事,酒后失态,居然轻言郭主簿是非,甚至冒昧揣度襄侯用人之术,如此妄言,岂能无罪?”
李易看着王璨,感觉已经无语了。
这时候律法对百姓的言论虽然不能说完全自由,但也不是太过严苛,王璨那天的话,只能说是让人心里不痛快,根本谈不上有罪,李易如果真要为此就明着对王璨做什么,肯定会引来世人的抨击。
所以,王璨主动上门道歉,按说这件事在面子上就可以过去了,而且李易在亲眼看到王璨后,发现王璨怎么看都不像是具有攻击性,心里那些负面想法也消去了不少,却不想反倒是王璨自己对之前之事抓着不放,这让李易很是不解,同时也生出了几分警惕。
李易一边暗忖王璨是不是想以退为进,在他这里谋求些什么,一边很是抱歉的拉住了王璨手臂道:“哎呀,仲宣这是何故,酒后几句戏言罢了,我岂会放在心上?如果这都有罪的话,我也当先去找那郭奉孝的麻烦才是啊。”
李易毫不客气的拿郭嘉出来开涮,借他堵住了王璨的“自责”。
果然,王璨的表情一滞,被李趁机拉了起来,又顺势扶他坐下,然后李易再次说道:“实不相瞒,昨晚我听到仲宣言语,确实心有不快,不过我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很快就明白,酒后失言,虽不光彩,却也是人之常情,若以酒后言语论对错呵呵,世上还有几人无过?”
李易的话听起来挺舒服的,且颇为走心,让王璨很有好感,但好感归好感,王璨可不会真的就信了李易的话,实在是董卓的教训太惨痛,跟李易打交道,必须多个心眼才行。
王璨拱了拱手,道:“襄侯胸怀,让璨惭愧。”
“哪里哪里。”
李易抬了抬手,王璨却是又道:“只是璨的确有错,若是因为襄侯宽宏,就坦然受之,此非为人处世之道,更是有违家中长辈教导。”
李易无奈,苦叹了一声问道:“那仲宣是打算如何?”
李易也不笨,王璨一直这么强调,再加上主动上门,显然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否则就是故意在给李易出难题了。
果然,王璨略一沉吟,说道:“璨早前不自量力,自以为有些才华,便觊觎主簿之位,现在想来,甚为可笑,如今只求襄侯看在蔡中郎的面子上,能准许璨入太守府为一刀笔小吏,璨不求俸禄,只求追随襄侯身后,以襄侯言行为榜样,勉励自身,弥补不足,如此,便是璨之万幸!”
说罢,王璨直接拜服于地,态度之诚恳,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李易咂咂嘴,暗道不愧是写文章的好手,这话说的一套套的,明明是以退为进,但就是让人生不出恶感,真不要太遛啊。
这种情况下的正常操作,肯定就是李易对着王璨好一番感叹,然后尽量给他一个不错的位置,事实上王璨也的确有那个资格居高位。
至于说刀笔小吏什么的,这种话听听就算了,千万别当真,人家家里可是出过两位“国”字号人物,现在让人家给自己当办事员,李易真心没那个脸。
“仲宣啊!”
李易唏嘘了一声,伸手去扶王璨,王璨还想趴着,奈何李易手臂稍稍用力,王璨的小身板不由自主的就起来了。
王璨心中惊讶于李易的力气,毕竟他虽然身体瘦削,但也百十来斤,李易手臂却好似没怎么用力,他就起来了,这只能说明李易的力气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