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58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刘表的脑壳又疼了,原本袁术的事情他虽然慌,却没有彻底乱了阵脚,是因为他觉得,只要等事情的消息传出去,袁术肯定会被天下人共击之,而所谓“天下人”,准确的说就是刘表自己,兖州曹操以及徐州陶谦。
特别是曹操,不同于陶谦那个老货,刘表对曹操虽然没什么好感,但期待却是很高,因为这是个敢战之人,讨伐董卓的时候曹操就身先士卒,忠义之名仅仅稍逊李易两三分,现在袁术造反,曹操岂会袖手旁观?
结果现在听说吕布可能会是袁术的人,还是在如此要害的时候去了兖州,在这种前提下,不管曹操与吕布是不是会打起来,曹操将来都绝对不敢对袁术动兵。
陶谦老弱,豫州刺史周昕虽然也算是忠义,却是袁家旧臣,跟着袁术造反不可能,但让他出兵打袁术,更加不可能。
这么一番衡量下来,刘表无奈的发现,他要只凭荆州之力独自对抗袁术许久时间,而是还是在失了先手的情况下,这这还能顶得住么!
刘表忽的看向毛玠,拉住了毛玠的手腕,满是希冀的问道:“孝先既然来此,想来是有妙计道于刘某了?”
毛玠原本没什么表情的脸上不由浮现一丝尴尬,随后欠身道:“让刘使君失望,玠只是觉得此事重要,理当报于使君知晓,至于其他,请恕玠愚钝”
说罢,毛玠看了眼刘表那张已经僵住了脸,再次欠身,道:“夜已经深了,不敢耽误使君休息,玠这就告退,使君勿送。”
刘表愣愣的看着毛玠离开,忍不住再次剧烈咳嗽了起来,伊籍赶忙上来给刘表轻抚后背,有心说些宽慰的话,奈何完全不知从何说起。
良久,刘表气息稍缓,拉着伊籍的手,凄然道:“机伯,你说说,老夫自问没有做过愧疚之事,怎地上苍却如此折磨老夫啊!”
伊籍是刘表老乡,一直都是跟着刘表讨生活,虽然没当上什么大官,但刘表也没亏待过他,所以伊籍对刘表的感情还是很深厚的,现在见刘表落寞如斯,纠结了一下,低声说道:“之前使君与诸多贤达商谈大事,籍心中有一疑惑,只是碍于人多眼杂,不敢贸然开口。”
刘表强笑了一下,道:“机伯是自己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伊籍微微低头,就连声音也又低了几分:“既然情形如此险峻,使君为何不请请李易前来助战?”
“李易”
刘表的声调情不自禁的提高了许多,连眼睛都瞪大了,要不是说这话的人是伊籍,他肯定要怀疑对方别有用心了。
伊籍听出了刘表的不快,但既然都开口了,他也就不管那么多了,继续道:“使君乃是汉皇贵胄,李易虽然有诸多不是,但也算是忠义之臣,即便不是忠义之臣,也有忠义之名,现在袁术已经称王,吕布似有异动,李易明明与他们关系不差,却安居南阳,可见,李易暂时的确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如此,只要使君与他说明,之前恩怨一笔勾销,想来李易作为荆州之臣,也不会是那不顾大局之人,坐视荆州被袁术所占,而荆州若是易主,李易之前不曾相助袁术,之后他又如何自处?”
“籍猜测,李易可能也有意对袁术出兵,只是心有忌惮,再加上因为与使君的关系,也可能拉不下那个面子,所以,使君大度一些,主动诚心相请,想来李易一定会从善如流”
“好了,此言休要再提,老夫就算是战死,也不会去向那竖子小儿求救!”
伊籍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刘表的呵斥给打断了。
伊籍的建议的确有几分可行性,但那却是要刘表向李易低头的,这刘表如何能忍?
不过,性子一向温和的伊籍却是少有的露出了几分倔强,低着头,不去看刘表的眼睛,温吞吞的继续说道:“只是袁术自己作乱,因其早晚必亡,李易自然不会从之,可大汉江山在董卓之后,已经是越发的风雨飘摇,一旦吕布依附于袁术,让袁术一时间成了气候,天下间难保不会有人投靠,甚至效仿,而李易是个聪明人,真到那时,为身家性命计,李易恐怕就不会继续安坐南阳,而是真的要与使君为敌了,”
“你”
刘表被伊籍的这番话给刺激的嘴角直抽抽的,盯着伊籍看了半晌,最后一巴掌拍在几案上,发出了老大的动静,但直到伊籍告退,始终一言未发。
一晃又是数日过去,袁术自立为王,然后攻伐荆州之事,虽然还没有传遍天下,但在荆州已经是老幼妇孺皆知了,特别是江夏战场的失利,更是让荆州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只是几天时间,襄阳城中就涌入了许多人丁,百姓们生怕耽搁在城外,遭了袁术的毒手,全都往襄阳里面挤,一时间让襄阳这座雄城都失去了本身的威严,反而多了许多焦躁。
南郡那边虽然较为遥远,但情形却更为夸张,甚至已经有各别百姓开始往巴蜀那边逃了。
如此情况之下,南阳自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影响,最初百姓跟襄阳那边差不多,也很慌乱,因为他们是被袁术祸害过的,自然更加害怕。
但很快,宛城周边地方的百姓就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的太守李襄侯,以及太守府的诸多官员实在是太镇定了。
江夏战事对这位李襄侯就好像完全没有发生一般,每日仍旧是处理公务,剩余有时间就是去军营巡查,然后到田野间瞧瞧农事。
百姓见李易这般作态,受他感染,自然安心了许多,不过还是有百姓推举长者,向李易请教江夏战事,南阳当如何自处。
李易没有给百姓们明确回答,只是笑着说了,他连董卓尚且能杀,如今只是刘表与袁术相争,他如何不能保一地百姓周全?
于是,百姓被李易的自信感染,虽然还有个别人慌的不行,但大多数百姓算是基本恢复了正常作息。
这日,宛城的太守府中,郭嘉正为李易讲述着近日得来了消息。
“蒯良按照主公定计,指派韩嵩成功怂恿刘表调走驻扎在南阳的大部兵马,算算时间,新野守军已经动了,张允在叶县,稍远,应当也在准备之中,随时都会动身。”
“安陆黄祖还在坚守,消息虽然不够详尽,但以嘉看来,张勋是想速下安陆,然后直逼襄阳,只是张勋杀城中将士家眷,此举太过失德,黄祖亦非庸才,如今虽然城中守军越战越少,却是似乎被激起了必死之心,张勋要拿下安陆,怕是要付出些代价才行。”
“纪灵所率兵马踪迹不明,但嘉猜测其多半是游走在安陆不愿,防备刘表援军,嘿,那张允这次多半是要吃苦头了。”
原本双眼半睁半闭,好似假寐般的李易忽然笑了一声,道:“只是吃苦头可不够,张允黄祖二人皆不能留,希望袁术不要让我失望,能将这两人留在安陆,特别是张允,他可是刘表外甥,刘表不用黄忠而用张允,结果惨败,必然大大影响刘表威望。”
郭嘉轻声问道:“主公,要不要我等在背后悄悄推上一把?”
李易想了想,摇头道:“罢了,还是不要了,这种事情一旦走漏,影响太坏,为一个张允还不值当。”
郭嘉只是一说,见李易否定,也不在意,继续道:“袁术现在应当正在赶往安陆大营的路上,暂时还未有消息传给主公,不过张勋今早倒是来信一封,希望主公能发兵新野,想来是要主公牵制刘表,不让刘表太快召集兵马。”
李易沉吟了一下,说道:“送信之人我就不见了,你去告诉他,就说让百姓不顾耕种,李某人心中不忍,而且南阳武备缺口太大,正在加紧筹备之中,还请张将军见谅。”
郭嘉点头记下,合上了手中的小册子,又道:“之前袁涣传讯让袁术送一批军械给曹操,虽然因为袁涣对袁术隐藏了行踪,无法得知具体回复如何,但根据哨探传回消息,张勋攻下西陵之后,似乎收集了不少缴获军械,之后另存他处,应该是要将那些送给曹操。”
“呵,倒也知道精打细算。”
李易调笑了一句,便吩咐道:“注意那批军械,只等离开南阳,我们就动手,你和文远说一下,得知对方路线后,提前选好地形,务必要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喏!”
郭嘉应下,这时消息也说完了,郭嘉伸了个懒腰,然后眨了眨眼睛,笑着看向太守府大门方向,问道:“主公,嘉来时看到那人又在门外求见,今日是否见他?”
第379章 终见文聘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