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58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对于这方面,太守府中倒是没有人为难伊籍,很快就有人给他准备了马车,车夫,以及几个侍卫载着伊籍出城,往西北方向的安民镇行去。
伊籍虽然很想快些见到李易,但他的脑子倒也没乱,一路上都在透过窗帘,观察着沿路遇到的百姓,看看宛城百姓面貌如何,可这一看,却是让伊籍大为惊异。
之前伊籍入城走的是南门,南门外百姓稀少,所以看不出什么,可现在自西门而出,伊籍目力所及,百姓无论老幼,尽皆各行其事,表情从容,丝毫不见惊慌之色。
伊籍见此不由得想起了襄阳。
江夏战事的消息传开后,襄阳城外的百姓就惶惶不可终日,一窝蜂的往城里挤,好像袁术已经杀来了一般。
这两地对比,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伊籍心中啧啧称奇,饶是他是刘表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李易的厉害,百姓能够安定如此,自然全是李易的缘故。
此外,还有一个情况让伊籍非常在意,刘表出行的时候,道路四周,百姓都会主动退后,然后站在远处行礼,生怕不小心冒犯了刘表威严,引来责罚。
这不是刘表对百姓苛刻,而是百姓心中对官员身份的畏惧。
可伊籍却发现,自打马车出城后,附近百姓看到马车,纷纷会停下手中的事情,主动走过来,隔着一段不算近,但也不太远的距离对着马车行礼。
伊籍心中好奇,寻思左右也不差那点时间,便招呼车夫停车,自己走了下去,迎向一个正要对着马车行礼的老汉,笑道:“老丈,后生伊籍,初到宛城,有一事不解,能否请老丈为我解惑?”
那老汉没想到马车会在自己面前停下,又见有人下来,起先激动得胡子都抖了起来,但看到下车的是个陌生的面孔后,心中不由有些失望,但既然是这辆车下来的人,老头同样也是打心里尊敬的,赶忙躬身道:“尊驾有话尽管说就是,只是老汉不曾读书识字,怕是不知道什么,要是说错了话,还望尊驾勿怪。”
伊籍笑呵呵的,显得很是亲热,拉着老汉的手臂,问道:“敢问老丈,如今春耕之事多半都已经了了,可这路上忙碌之人为何还是这般多啊?”
“啊,这个啊,这是我等在为李襄侯修建书院,这些人都是今日完工,准备回去休息的,老汉我也是。”
伊籍点头,又问:“我看老丈年岁不小,颇为辛苦吧?”
老汉连连摇头道:“不辛苦,不辛苦,老汉我虽然老迈,襄侯却不嫌弃,只是做些清闲的事,便能管我一天饱饭,而且还能带回去一些,”
老汉说着,拉开身侧的箩筐让伊籍看了看,里面装着一些吃食,伊籍估计了一下分量,大约能让一人吃饱,只是保命的话,倒也够三口之家分食了。
“原来如此。”
附和了一声,伊籍小心的给老汉将箩筐盖好,继续问道:“只是老汉可有听说,江夏如今正在打仗,宛城百姓不帮助城池守备,反倒是操持书院之事,万一袁术兴兵来攻,宛城岂不是要大坏?”
三国之化龙
第382章 伊籍的见闻
老汉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怔了一下,伊籍见状,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微笑,他觉得是自己说起江夏战事,把老汉给吓到了,但马上,伊籍就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头。
因为那老汉看伊籍的眼神开始变了,倒不是恶意,只是单纯有点不屑,还有点同情,就好像伊籍自以为很高大上的问了对方一个很愚蠢的,类似你为什么晚上睡觉,白天做工,这样简单的问题一般。
伊籍是个温和君子,见状心里固然纳闷,却也不恼火,只是被老汉看得尴尬,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然后躬身对着老汉一礼,很是虚心的问道:“老丈,可是伊某哪里说错了?”
老汉知道自己有些无礼了,赶忙收回目光,然后做恍然大悟状道:“是了,是了,尊驾是外头来的,不知道也是正常。”
伊籍好奇道:“此话怎讲?”
老汉理所当然的说道:“袁术虽然占过南阳,而且不顾百姓死活,让我等遭罪不少,但他这次是与刘使君打仗,与南阳有什么关系?”
伊籍忍不住笑道:“老丈大概还不知道吧,袁术这次可是自立称王了,等同于谋逆,可见他的野心大的很呐,而且这次出兵,更是尽起扬州精锐,是非要拿下整个荆州不可,到时候南阳自然不能幸免。”
伊籍觉得自己说的已经很直白,很严重了,不料老汉还是那副不以为然的态度,摇摇头说道:“那又何妨,只要李襄侯还在,纵然袁术真的来了,我等照样不会畏惧。”
伊籍理解不了这老汉是哪里来的自信,便问道:“老丈难道觉得襄侯能挡袁术兵锋?”
老汉这时与伊籍交谈了一会,胆子也大了不少,闻言忍不住又白了伊籍一眼,反问道:“昔日董卓之强,天下英雄不能奈何,然而因为襄侯,董卓旦夕间灰飞烟灭,今日袁术还远不如董卓,难道还会是襄侯对手?”
伊籍无奈的笑了笑,强弱之分,相克之道,根本不能用老汉的说法来做判断,倘若跟他说这话的是个官员,他能找许多的道理看来批判对方,可面对的是个种田老汉,他只能哑口无言,除非伊籍愿意豁出几个时辰来跟老汉较真。
老汉见伊籍被自己“说服”了,老怀甚慰,又补上一句:“这道理,在我们这里,即便是三岁孩童也都晓得呢。”
伊籍不喜欢抬杠,不想就这个问题与老汉争辩,干脆感叹道:“听老丈教诲,伊某也就心安了,有襄侯在,荆州无忧矣。”
老汉觉得这话中听,先是一个劲点头,但马上头摇头道:“李襄侯是我们南阳的,可管不了整个荆州的事。”
伊籍笑道:“这次老丈的话可就不对了,襄侯是荆州官员,荆州有事,襄侯又如何能够置身度外?”
老汉之前态度一直都算恭敬,就算翻白眼也是偷摸的,但这次却是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板着面孔哼了一声,道:“荆州是刘使君的荆州,与我们襄侯可没有多少的关系。”
伊籍心中一动,又道:“这是为何,南阳不是归于荆州么?”
老汉呵呵了一声,道:“南阳是荆州的不错,可刘使君原本说好要给南阳粮食的,为何忽然就给我等断了?”
伊籍自然听出了老汉语气中对刘表的不敬,而且这件事背后的原因也没法给老汉解释,只能说道:“州牧心怀一州之地,日理万机,需要顾及方方面面,许多安排,自然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我等凡俗一时不能理解其中深意罢了。”
老汉撇撇嘴,道:“你休要蒙骗老夫,老夫知道,当初袁术在南阳横行无忌,我等百姓生活无望,只能期望刘使君活命,但刘使君却迟迟未有动作,坐视百姓被人戕害,最后还是襄侯到来,见我等悲惨,便不顾风险,单人匹马去了襄阳,这才为我等百姓请来援军,只可惜当时带兵的不是襄侯,没能打出什么胜仗,但我等百姓,却是有良心的,无论如何都不敢忘了襄侯的恩德!”
伊籍心中苦笑,最开始刘表没及时出兵,确实是做的不太好,但后来可没含糊,是真的出了力,一个军师一个大将都差点玩完,虽然是连战连败,但没功劳也有苦劳啊,结果倒好,坏事全落刘表头上,人情却被李易给收了。
老汉话还没说完呢,只见他对着宛城城池方向一拱手,又道:“当时襄侯知道我等在袁术退去后日子照样难捱,就只选了宛城一地安身,其他城池全都交由刘使君托管,外人或许笑话襄侯,我等南阳百姓却是知道,襄侯是以此给我等换来了救命的口粮,要是没有襄侯,我等早就不知饿死在哪里了。”
伊籍沉默,当初不少人都觉得李易面对刘表步步退让,太过软弱,也太过愚蠢,就连伊籍也有过类似想法,可现在看着老汉说起李易时那激动的样子,伊籍知道,李易那步棋走的太划算了,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尽得百姓之心啊!
这时老汉脸上多了一些不满,有些愤愤的说道:“襄侯这般的仁义,可那刘使君竟然出尔反尔,原本答应给南阳的粮食却是说断就断了,襄侯如今为了给我等糊口,只能往不辞辛苦,从徐州买粮!”
“咳,你知道么,襄侯上次纳妾,正是徐州来的,为的就是能给南阳百姓促成此事,唉,我等能够活命,全赖襄侯恩德啊!”
看着老汉那满脸的唏嘘,仿佛李易受了多大委屈似的,伊籍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阵抽搐。
整个荆州上层人物都知道,这位李襄侯或许千好万好,但有一点绝对不会错,那就是好色。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