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邵再拜,以额点地,道:“末将知错了。”
李易之前已经听人禀报,说城中之事主要都是何曼何仪做的,黄邵没怎么参与,是以说这些话主要是敲打他,并不是真的要拿他怎么样。
沉吟片刻,李易说道:“当初我招降豫州黄巾,不管之前有何罪责,全都既往不咎,但今时不同往日,我即为征南将军,尔等相助袁术乃是罪一,杀戮百姓乃是罪二,本当斩首,不过念在你及时醒悟,所以,我愿对你法外开恩,只要你带人将城内降军中所有有杀戮百姓或至百姓伤残之人,以及银辱妇女之人悉数筛选出来,将来明正典刑,我便恕你无罪,且继续让你在军中效力,你可愿意?”
“多谢襄侯宽宏,末将愿意!”
黄邵毫不迟疑的便应了下来,不说他正一心求活,而且参与那些龌龊事情的家伙,基本都是何曼的人,剩下的则是不怎么听他管束的刺头,用这些人的命给自己换前程,黄邵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李易点点头,一指刘辟道:“你与他同去吧,莫要手软,我等需要给荆州百姓一个交代。”
刘辟当即领命道:“末将必然不让主公失望!”
说罢,李易便让他们下去了,然后等了没多久,就有亲卫来报,说是何仪被人在一处茅房里给抓到了,现在正在外面恳求想要归顺李易。
李易笑了笑,他连见何仪的欲望都没有,直接命人将他看管,具体发落等回到襄阳再说。
如此,黎阳之事了却,当天晚上,黎阳城中那些世家大族便摆宴邀请李易,向他表示感谢,李易没有拒绝,欣然而至,这些世家很是上道,主动请李易任命城中官吏,但李易拒绝了,让他们这些人暂时维持城中秩序,具体官员任命,要等州牧任命才好。
李易说的比较巧妙,只说是州牧,却不提刘表,在场世家好像明白了其中意思,也对李易更加恭敬。
以如今荆州情况,但凡有些眼光的都知道,刘表的州牧是当到头了,至于继任者会不会是李易
呵呵,如今李易风头正劲,谁敢虎口夺食?
宴会过后,郭嘉乐呵呵的找到李易,拿出一份礼单给他看了看,是城中世家孝敬,算是劳军,同样也是谢过李易诛杀何曼何仪给他们报首发
李易打量了一下礼单的内容,口中不断的发出啧啧之声,这比买卖实在太划算,他都想趁黑干上一票了。
随着黎阳战事的终结,襄阳周围地区算是彻底安定了下来,再加上又得到了关于袁术迅速后撤的消息,第二天,李易就决定回归襄阳。
有些人,他该见一见了,有些事,也当提上日程。
在李易回归襄阳的途中,荆州的战报也渐渐的向四方扩散开来,荆北三郡的情况比较简单,主要就是百姓很高兴,地方官员松了口气,大家皆大欢喜,可荆南,还有荆州之外地方,就比较复杂了。
按照李易早先的命令,蔡瑁派了许多信使往荆南诵读捷报,荆南那边最初并没当回事,可但他们看到战报内容后,却是一个个心神震荡,有些不知所措。
那可是十万大军啊,而且带兵的还是声名赫赫的袁术,结果一个晚上就被李易给打没了,如此本事,根本不是刘表能比的,甚至比起昔年淮阴侯也不差了。
荆南的那几个太守不是蠢货,自然能看得出,以李易与刘表的关系,以及如今的势头,很大可能会成为新的荆州牧,而李易又不是刘表那个老好人,能够继续容忍他们在荆南逍遥么?
三国之化龙无错章节将持续在
喜欢三国之化龙请大家收藏:三国之化龙。
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
荆南的许多人已经对李易生出了警惕,只是如今李易站着朝廷大义,属于绝对正义的一番,而且这一番大胜,更是让他气势如日中天,是以谁也不敢轻易触李易的霉头,最起码不敢做第一个。
于是,对于襄阳那边派来的信使,荆南这边基本是采取了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
你爱怎么宣传怎么宣传去,他们这些地方官不会主动给襄阳的来人添堵,但相应的,他们除了管吃管住之外,也不会主动的去提供什么帮助。
原本事情就该这么安稳过去,可是,在长沙郡,却是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长沙太守韩玄,得知李易那边的战报之后,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而且他也不喜袁术,便任凭信使自由活动,但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只是半天时间过去,临湘城里头由不管是青壮老者,还是妇女稚童,全都开始称颂李易用兵如神,是孙武子转世,甚至还有人分公然讨论,刘表既然如此孱弱,李易却能保境安民,那么李易就应当为荆州之主。
韩玄闻讯很是纳闷,区区一个信使如何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在他眼皮子底下折腾出这么大动静,叫人一打听,韩玄方才知道,原来这事情是他新提拔的都尉魏延在背后鼓捣的,着实将他气得不轻。
韩玄倒不是对李易有什么恶感,而是他认为魏延这么干坏了官场的规矩,而且魏延是他提拔起来的,不经他的同意,就这么帮着李易,实在说太不懂事了。
于是,韩玄当即就把魏延叫到太守府,狠狠的训斥了一番,不过,考虑到魏延的本事不差,而且武艺精湛,是少有的能与典韦打得有来有往的人,所以韩玄只是敲打魏延一番,让他以后千万谨言慎行,便让魏延退下了,并没有做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然而韩玄却不知,魏延并没有就此消停,反而开始挖空脑筋,琢磨着该如何向李易示好。
其实魏延心里挺苦的,当时与典韦在擂台上交手之后,魏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再算上没有见过面的张辽徐晃二将,魏延觉得自己跟着李易的话,有这么多人在上面压着,恐怕很难有机会展露头角,于是,魏延就牵着李易送他的宝马,跑到长沙,借着与典韦打擂的名声,投入了韩玄的麾下。
那时候的魏延非常开心,因为他的选择非常正确,韩玄对他重用,连连给他升官,愣是在短短的时间内把他给提拔成了都尉。
可就在魏延志得意满的时候,袁术打过来了,作为一个不甘寂寞,一心建功立业的人,魏延当即就劝韩玄出兵相助刘表,想趁此机会立下功勋。
但韩玄却以长沙兵少民弱,只能自保,不能轻易与恶贼争锋为由,拒绝了魏延的请求,这让魏延很失望,但韩玄说的乃是实情,他也没奈何。
之后又传来了李易带兵南下的消息,虽然消息中对于李易是帮刘表还是帮袁术这一点说的比较模糊,但魏延认定李易是冲着袁术去的,他就再次建议韩玄出兵,与李易夹击袁术,奈何韩玄还是不同意。
魏延很无奈,这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后悔,韩玄虽然重视他,但韩玄不是能带他建功立业的人,早知如此,还不如跟着李易好了。
然而,就在魏延开始后悔的时候,襄阳的捷报来了,李易竟然一夜之间大破袁术三十万大军!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魏延整个人都惊呆了,好大一会才反应过来,然后就是捶胸顿足,悔得肠子都青了。
虽然战报上说的并不详细,但李易麾下那些主要将领的名字却都出现了:
张辽、典韦、徐盛、文聘、刘辟、龚都等等。
以魏延的推断,这次袁术差点就打下荆州,而李易以少胜多,力挽狂澜,既保住了荆州,也给朝廷保住了颜面,估计不差的话,论功行赏的时候,几个将军晋升一级是最少的,像是徐盛,文聘,典韦这些,弄不好一个侯爵就到手了。
魏延眼馋啊,他觉得自己虽然打不过典韦,但带兵也不差,当初如果跟了李易,以他的水平就断当不了先锋,但副先锋应该问题不大吧?
要知道先锋都最方便抢功劳的,只要稍稍拼上一把,说不定他老魏家也能挂个侯爵的名了,结果,就因为当初他的一念之差,白白错过了这么好的光宗耀祖的机会。
魏延真的很生气,恨自己不争气,恨自己目光短浅,一连抽了自己好几个嘴巴子,大概是最后一下抽的有些狠,让魏延恢复了理智,没有继续沉浸于过去的懊悔之中,而是开始思考将来该怎么办。
一番盘算之后,魏延虽然不能确定李易是否会进兵扬州,但他非常确信的是,李易肯定会当上荆州牧,而且荆南这块地方,李易肯定也会伸手过来,于是,魏延就开始给自己铺路,首先做的就是在长沙给李易造势,哪怕被韩玄训斥也不在乎,反正韩玄训得越狠,越能表明他的苦心。
不过,魏延觉得这些还不够,他摸不准当初牵了宝马走人,李易会怎么看他,所以,他必须要在李易踏足荆南的时候,得到相当多的好感,这才能保证他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