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64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之前韩嵩喊着让李易当荆州牧,百姓也跟着符合,虽然其中有不少人是出自真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随大流和稀泥,毕竟形式如此,又是这种公开场合,除非脑子被驴踢了才会说李易不行。
不过,在韩嵩说明袁术还可能会打回来之后,百姓们就真正的开始从自身安全的角度上来考虑,到底应该让谁来做荆州之主,又有谁,能保他们平首发
于是,百姓们齐刷刷的盯住了李易,那眼神,好像生怕李易跑了一般。
韩嵩见百姓的心思已经发生了变化,毫不迟疑,当即带头再次拜下,大声道:“还请襄侯入主荆州,保护荆州百姓!”
百姓们也跟着拜道:“还请襄侯入主荆州。”
随后,其他官员也纷纷道:“还请襄侯”
李易眼睛微微眯着,听着周遭那阵阵人声,心情说不出的澎湃,甚至,就连体内的龙气似乎都要沸腾了一般。
不过,李易穿越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三辞三让的道理他还是懂的,而且刘表那边也没有搞定,这件事不管他心里怎么想,但嘴上却是万万不能答应。
过了好一会,等人声渐渐停歇,李易缓缓抬起双手,轻轻下压,目光湿润,大声道:“诸位,易为南阳太守,又是征南将军,荆州于我便如故乡,诸位就是我之骨肉兄弟,兄弟有难,无论何时,易绝对不会袖手旁观,这点请大家放心!”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李易摇了一下头,继续道:“然而,这州牧之事,大家切莫再提,否则,易现在只能折返南阳,今后将再无颜面踏入襄阳,更无颜面再见刘使君了!”
因为之前战败,再加上适才李易与韩嵩的双簧配合,百姓们对刘表的认可度已经非常低了,听到李易再次提到刘表,人群中顿时就有人忍不住嘀咕了起来,李易虽然听不真切,但也知道是在说刘表的坏话。
李易咳嗽一声,示意众人安静,然后苦口婆心的说道:“我知道大家的心情,只是易也有难处,还望百姓体谅,而且,易身后大军连连征战,数日不眠,已经疲惫不堪,诸位可否先容大军入城,稍作歇息?”
本来百姓们还想围着李易,让他表态留下,但李易把身后兵马拿出来做挡箭牌,而且说他们很疲惫,百姓们也是有良心的,不敢再围李易,很主动的给他们让出了一条宽阔的大路,只是百姓们脖子却是伸得很长,显然对这支打败了袁术的兵马非常好奇。
“多谢,多谢!”
李易对着左右百姓深深一礼,这才往后打了个手势,示意大军前进。
这时,蒯良与韩嵩等荆州官员,也要退后,为大军让路,但李易却上前,拉住了两人的手腕,笑道:“何故避让道旁,荆州将来,还需你我同心经营,自然也该一并入城啊。”
蒯良等人眼中顿时浮现喜色,躬身道:“多谢襄侯!”
当即,由李易与襄阳官员在头开路,大军紧随其后,往襄阳城门方向行去。
期间两侧百姓的啧啧赞叹声不断,因为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整齐的行军,那一个个,一排排,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印出来的似的,以至于许多百姓不时的就会忍不住揉揉眼睛,好确认自己并没有看花眼。
而且,更让荆州百姓惊讶的是,这些士卒身上的精神气非同一般,好像隐隐带着一种气势,给人一种不可冒犯的感觉。
不光百姓,那些同行的荆州官员也忍不住频频回头,不时发出惊叹之声,显然是被李易的军容给帅到了,然后他们再将李易麾下兵马与襄阳城的守备兵马做比较,忽然明白,为何李易能打的赢袁术了。
李易听着众人的小声议论,微笑不语,其实,他的兵马虽然因为训练队列的缘故,走路时自带“威慑”效果,纪律性要比普通的军队好上不少,“纸面”上的战力自然也有所胜出,可真正打起来,特别是和那些见过血的老兵们硬碰硬,那就不好说了。
之前能大胜袁术,是因为李易占据了先手,全程打得顺风仗,这才能越战越勇,倘若是和袁术麾下精锐打阵地战,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只是这点李易清楚,外人却不清楚,甚至就连李易的兵们自己也不明白,毕竟李易是赢家,不用李易自己鼓吹,就有人为他送上各种各样的光环。
李易正想着这些时,后面传来了一阵喧哗之声,回头一看,却是许多赤膊捆绑的战俘被押送到了百姓的前面。
这时张辽骑在马上,对众人大声道:“荆州的百姓们,李襄侯乃是仁义之人,之前扬州兵卒虽然进犯荆州,但首恶乃是袁术,是故襄侯决定对其宽恕,但是,这五百人却不再其中,襄侯已经下令,择日便要将这五百人分别押往荆州各城,斩首示众!”
人群中有人不解,喊话问道:“为何这些人都要杀了?”
张辽答道:“因为袁术为恶,双方士卒厮杀在所难免,是故襄侯说可以原谅他们,但这些人,却是趁着战后混乱,趁机劫掠百姓,为了一己私欲滥杀无辜,可见其心之恶,襄侯说了,若将这些人宽恕,便对不起那些枉死的百姓!”
百姓先是哗然,毕竟打仗死人是打仗死的,可李易却要杀俘虏,五百多号人啊,这就比较有冲击力了。
不过这里是被战火波及的襄阳,李易杀的是几百,又不是几万,没人会圣母病发作,于是短暂的震惊过后,便有很多人叫好,开始为李易喝彩。
张辽却是继续道:“这其中除去袁术的兵马,还有几十个原本的荆州军的士兵!”
四周百姓顿时一愣,声音停歇,前面的荆州官员也纷纷回头,表情愕然。
张辽大声道:“襄侯治军,军法严明,绝不允许士卒欺压百姓,不管是扬州的兵,还是荆州的兵,亦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的,只要谁敢欺压百姓,就是襄侯生死仇敌,襄侯必杀之!”
百姓们又沉静了片刻,忽然有人高声道:
“杀的好,襄侯杀得好!”
“襄侯爱民如子,襄侯军中可还缺人,小人请求为襄侯效力!”
“襄侯,仁义啊!”
在百姓的阵阵欢呼声中,李易等人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总算是安稳进城,期间除了个别情绪有点亢奋的百姓想教训一下那些俘虏,就没有再出现其他意外,显然蔡瑁不是草包,荆州的安全工作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入城后,李易勉励了几句,就先请那些荆州官员回去各司其职,大家也明白,李易肯定还有许多重要事情,现在还不是说笑的时候,就很识趣的退下了,只留下蒯良与韩嵩。
李易对两人的表现给出了相当高的肯定,之后又见到蔡瑁,蔡瑁春风满面的,过的貌似不错,但人并没有飘,在向李易大概说了一下城中情况后,便主动问询李易,应该将城池防卫移交给谁比较妥当。
对于蔡瑁如此上道的表现,李易都感觉有些惊讶了,不过看到蔡瑁身后的荀攸,李易隐隐有种感觉,很可能是荀攸给他支了招。
李易想了想,并没有直接从蔡瑁那里拿过军权,而且让徐盛作为蔡瑁的副手参与进去,蔡瑁起初还有些不肯,他是想将城防事务全部拿出来的,最后还是李易劝说了一阵,蔡瑁方才作罢。
李易这么决定,也是有着他的考虑,毕竟他一进城,就取代了蔡瑁的兵马指挥,虽然就安全上来讲,更为保险,但怎么看都有点过河拆桥的意味,如今许多荆州世家对他表面虽然恭敬,其实内里还是有些忐忑的,李易并不想在这关键时候,因为这点小事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进而寒了人心。
之后的兵马安顿,以及其他人员调派,这些细节不用李易操心,他只是与郭嘉蒯良交代了一下,任由他们去处理,然后便在蔡瑁与荀攸的带领下,走入了刘表的府邸。
快到刘表后宅的时候,李易脚步顿了顿,对蔡瑁问道:“刘使君近来,饮食如何?”
蔡瑁眨了眨眼,有点茫然,还有点尴尬,他操心的是安全上的大事,只知道刘表还活着,至于具体吃饭,或者其他生活细节,他自然是不会刻意询问的。
李易见蔡瑁想答又答不出来的模样,有些好笑,宽慰道:“兄长莫要费神,我只是随口一问罢了。”
蔡瑁摸摸鼻子,忽然瞅见后面的荀攸,见他一脸老神在在的样子,便道:“公达肯定知道!”
李易转头,笑看着荀攸,果见荀攸微一躬身,道:“那夜之后,第一天早上,刘使君只用了一碗米粥,然后得知襄侯大胜,当天就未再进食,第二天,刘使君饮食如常,再往后,就有些挑剔了,每餐必有美酒相伴,还点名要那些山珍野味,都是难以寻觅,或者极为贵重之物。”
李易沉吟一会,点点头,赞道:“先生当真心细如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