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吕布如果想占兖州,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到时候曹操后院起火,前面还有强敌,估计直接能要他半条命,就算吕布看不明白这一点,但陈宫绝对能看到。
而这这也是李易倾向于徐庶的建议的原因之一。
因为他很想在曹操不回军的情况下,跟夏侯渊“和平共处”一段时间,等兖州内部生出变故再翻脸,在那种情况下,李易的优势也将扩展到最大,估计能把夏侯渊的一万多人吊着打。
只是这种情况李易没法给大家解释,而且不确定性太多了,李易也不想砸了自己“掐指一算”的招牌,所以,他如今也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
徐晃也是接触过吕布的,在这方面对李易的想法倒是最清楚,便建议道:“主公何不去信一封,约吕布在兖州起兵?”
李易摇头,但摇头的原因,他却是没提。
上次吕布和曹操结拜,算是对不住李易,但李易虽然有些不高清,可心里却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随着他的实力越来越强,已经没有必要再和吕布这样的不安定因素保持亲密关系了,免得将来给自己添麻烦,所以,李易并不想联系吕布,再跟他有所牵扯。
而且,就算吕布起兵,李易也只是浑水摸鱼,捞一票就走,比如说罢夏侯渊的一万人吃掉,给削弱一下曹操的力量,至于说这一次就把曹操给打死,李易脑子里虽然出现过这个可能,但最终还是被他给放弃了。
首先,就算有吕布在后面点火,李易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拿下曹操,就算真的打败了曹操,可人家不是刘备,他能跑啊,最不济去投奔袁绍,现在袁绍和曹操关系可是很不错的,鬼知道曹操离开了兖州这个地方之后,将来能有多大的发展。
而且,就算曹操走了,留下吕布在兖州让李易无法下嘴,还不如让曹操待在兖州比较好呢。
最后,李易还有对于扬州袁术的顾虑。
前些天长安那边传出消息,小皇帝在某些大臣的怂恿下,貌似要选择原谅袁术了。
这操作让李易非常无语,特别是那位还在扬州跟袁术作战的陆康,得到这个消息怕是得气吐血。
第472章 陈宫进言
小皇帝要原谅袁术了,这是一个非常让人无语的消息。
袁术自从兵败,就开始请罪,但他干的可是造反的事情,小皇帝年纪虽然小,也是很生气的,自然不可能原谅他,但后来慢慢的,李易没去打扬州,袁术也忙于稳定内部,没了继续扩张的意图,长安那边便陆续有不少人开始为袁术运作,为袁术说好话,于是呢,袁术就从十恶不赦,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原谅的对象。
李易确信,这肯定不是小皇帝的本意。
因为一旦原谅袁术,这对大汉本就不剩多少的威望,绝对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不仅会让天下那些本就心怀不轨之人蠢蠢欲动,同样也会让那些忠于大汉的臣子们感到齿冷。
首先是李易这边,李易是征南将军,李易“征”的对象就是袁术,如果朝廷赦免了袁术,就法理上而言,李易就不能打袁术了,虽然朝廷应该不会傻乎乎的立马撤了他的将军封号,但对李易的威望肯定会多少有些影响。
不过在了解天下大势的情况下,李易倒也不是很在乎这个,反正朝廷现在对地方的势力也没多少约束力,他真要继续打,也没能约束他,就连小皇帝心里肯定也是偷着乐的。
所以这件事对李易自身有影响,但影响不算大。
如果袁术被赦免,真正会被重创的其实是一直在扬州与袁术作战的陆康。
李易最初和陆康说好的是,他在正面动手,陆康抄袁术后路,然后李易再打进扬州,两人合伙把袁术给灭了。
结果李易却放了陆康鸽子,如今只有陆康自己在扬州作战,可谓艰难非常,不过,李易觉得,陆康对这个结果应该有所预料,最起码是有着准备的,应该能够坚持,不然这么长时间过去,陆康不至于连个催促李易出兵的信都没发过来。
可是,如果朝廷赦免了袁术,还让袁术继续当着扬州牧,那么陆康就真要被坑到姥姥家了。
陆康继续和袁术作战,那就是忤逆圣旨,而且他不能用大义的名分招兵买马,实力也会大减,而袁术那边是绝对不可能放过陆康的,所以,只要朝廷赦免了袁术,陆康这个铁骨铮铮的忠臣就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尾。
可想而知,陆康一旦出事,让天下那些依然忠于汉室的臣子们知道,绝对会非常的心寒,也会进一步的动摇大汉的根基。
所以,这件事对于李易虽然也有些小伤害,尽管他也非常敬佩并同情那位老人,但他什么都不打算做,而是任凭这件事情发展。
不过袁术一旦收拾了陆康,或者陆康自己退缩了,袁术就能暂时缓口气,虽然袁术还没有重新攻打荆州的力量,但李易可是在徐州的,如果李易跟曹操大打出手,并陷入了僵局,这时袁术再派一只两万人的精锐北上徐州,那么李易就危险了。
考虑到这诸多因素,李易对曹操这边的态度,算是既坚定又小心,并不是单纯的胜败那么简单,他想要把利益最大化,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以及时间。
将这些事情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李易说道:“就依军师之言,先行迷惑夏侯渊,攻城可做准备,但可以慢慢来,不用着急,另,一定要多多注意曹操动向,若有消息,及时回报。”
“主公,住下有一言!”
李易刚说罢,就见张昭起身拱手,李易不禁有些好奇,张昭平素可是基本不参合军事的,他现在主动发言,当真少见,于是,李易笑道:“先生有话但说无妨。”
张昭微微皱着眉头,道:“轻敌之计固然是好,但很可能会被陶使君知晓,甚至,夏侯渊还会故意透露风声给陶使君行离间之计,所以,属下以为,此事是否要提前知会陶使君一下,避免生出误会?”
“呵呵”
李易微笑,一旁的蒯越也露出了笑容,张昭见状不解,李易便道:“陶使君若是对我生出猜忌嘿嘿,我可是求之不得啊!”
张昭先是一怔,但很快就想到了什么,回过神来,不由苦笑道:“是属下多虑了”
对于之后的事情有了一个大概的计划之后,李易果然是开始“轻视”夏侯渊了,愣是在兰陵玩耍了足足三天,这才带着大军继续前行,而且这路上走的也是优哉游哉的,根本不像是打仗,反而像是打猎,非常滋润。
而李易在徐州“散心”的时候,东郡,濮阳,吕布的府邸内,气氛却是相当严肃。
大堂之中,吕布面无表情的端坐不动,高顺坐在他身边,那脸上的表情就非常精彩了,有气愤,有不甘,还有失望。
而在两人面前,一个青年文士,也就是陈宫,正唾沫横飞,说的起劲。
“将军勇武当世无双,乃英雄也,但为何这般优柔寡断?如今曹操在徐州杀人如麻,人心尽失,将军此时不反他何时反他?”
“而且,李易也去了徐州,曹操如今正是进退两难,将军若是在兖州举兵,曹操必亡!”
“我已经为将军再三确认,只要将军同意举兵,张邈张超两兄弟必然举兵相应,而且愿意推举将军为兖州牧,如此大好局势,将军为何还在犹豫!”
陈宫说话的时候非常激动,双手不断挥动,眼睛一直盯着吕布的眼睛,甚至还一步步的靠近,整个人都快要挤到吕布脸上去了。
见陈宫都快贴脸了,吕布也不好继续装聋作哑,脸上露出一抹无奈之色,解释道:“世人都知我与曹孟德义结金兰,这才过去没多久,我若是趁他不在兖州之时,出兵夺他家业,这岂不是叫天下人耻笑于我,我吕布又有和颜面立于世人面前?”
陈宫下意识的做了一个要抓脑袋的动作,但常年养成的风度,最终还是叫他忍住了。
陈宫劝道:“昔日高祖与项王也曾结拜,然后如何,高祖得天下,项王身死人灭,然当今有几人敢以此事耻笑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