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72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陈宫说道:“李易与袁术乃是死仇,早晚必有一战,而且李易还与孔融结怨,传言李易不单要杀孔融,还要夺其妻妾,所以,将军可向李易许诺,将来李易不管是攻打扬州,还是豫州,将军都愿出精兵五万相助,李易若是动心,便有可能相助将军,但李易究竟会如何决断,宫也没有把握。”
吕布没去想陈宫说的可能性,而是惊讶道:“要五万兵,竟然这么多!”
陈宫道:“不多,这次李易出兵徐州就带了三万人,如今是主公有求于他,若是不多多许诺,李易如何能够应允?”
吕布很纠结,又问高顺道:“伯平以为如何?”
高顺的立场还是很明确的,也觉得五万兵太多了,于是便道:“似乎有些多了,不过若是奉先暂不起兵,而是等李易与曹操在徐州起了冲突,然后再行动手,如何?”
吕布眼睛一亮,当即就想答应,却见陈宫抢先道:“不可!”
吕布一怔,问道:“为何不可?”
陈宫拱手道:“兵贵神速,将军兵力不如曹操,今日谋事优势便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所以此事万万拖延不得,不然一旦曹操察觉到消息回军,或者兖州变故传到徐州,李易选择与曹操罢斗,岂不悔之晚矣?”
吕布张了张嘴,他感觉陈宫和高顺说得都挺有道理的,实在不知该如何做最后决定。
陈宫见状,劝道:“将军,不可因小失大,唯有与李易联姻,方为万全之策啊。”
见陈宫又说叫他送女儿,吕布断然道:“此事莫要再提!”
说罢,吕布便看向高顺,陈宫见状,知道吕布要做决定了,暗道无奈,于是咬牙道:“将军,其实我这里还有一计!”
吕布一怔,没好气道:“既然还有,方才为何不说?”
吕布的语气比较平淡,他觉得如果是好计策,之前陈宫肯定已经开口了,拖到现在才说,多半是没多少作用的。
陈宫轻声道:“非是不想说,而是此计乃是毒计,虽有奇效,却是下策。”
“哦?”
吕布闻言却是来了兴趣,道:“那公台道来便是!”
陈宫没开口,却是看向高顺,然后又望了吕布一眼。
高顺哼了一声,哪还不知道陈宫是想让他避嫌,起身便要往外走,但吕布手快,直接拉住了他,然后对陈宫道:“公台,伯平乃我腹心,可交托性命,今后无论谈及何事,全都无需避嫌。”
高顺闻言脸上满是感动之色,陈宫却是暗叹了一声,然后上前,低声道:“起兵之后,将军可率先”
听着陈宫将计策娓娓道来,吕布的眼睛越来越亮,可高顺却是变了脸色,焦急道:“奉先,不可如此啊!”
第474章 捡柴火的小姑娘
对于吕布在兖州可能会发生的动作,李易和曹操都没有察觉,夏侯渊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与曹操不同的是,夏侯渊是完全没空去思考吕布的事情,因为他最近很上火,全是因为李易上的火。
李易在数日前便到承县了,到了之后,扎下了三座大营,全都在承县东门,最靠近的是刘备的人马,然后是黄忠的营帐,然后才是李易的中军。
单纯就扎营上来看,李易并没有给夏侯渊太大压迫的意思。
之前夏侯渊给黄忠都送了礼,李易来到之后,自然不可能例外,而且李易也似乎没有动手的意思,于是夏侯渊就很大方的从前面几场战事的缴获中选了好多比较值钱的东西,凑了整整三大车送给了李易,算是下了血本,为此作为他副将的曹洪都表示了不满,认为这是赔本买卖,不过在曹操指派给夏侯渊的军师程昱的劝说下,曹洪也只能作罢。
夏侯渊下这么大本钱的目的,就是让李易轻敌,事实证明,轻敌的效果差不多算是达到了,但夏侯渊却是气得想吐血。
首先,礼物到后,李易笑呵呵的收下了,而且也给夏侯渊回了三车礼物三车粮食。
夏侯渊看到运回来的那些粮食后,眼睛冒火,差点没把粮车给烧了。
他给李易送的礼物价值三十车粮食都不止,结果李易就回了他这么点,虽然他本就没抱什么期望,但也没想到李易的回礼会这么少,李易这人如果不是天生的抠门,那就是李易压根瞧不上他,认为他夏侯渊是真的畏惧李易了,这才故意羞辱于他。
夏侯渊和曹洪都非常生气,曹洪当即提出了要去夜袭,要劫了李易的大营,不过,夏侯渊作为统兵大将,心性还是不错的,气归气,但还是驳回了曹洪的建议,而且,隔天他还正个八经的回了一封信,再三谢李易送他的粮食。
按说夏侯渊的反应真的够忍让了,可李易之后的应对,却是继续一次次的挑动了夏侯渊的神经。
其中最为嚣张的,就是李易这边的斥候,天天明目张胆的跑去承县的城墙下面溜达,也不干别的,就伸长脖子在下面晃悠,这要是换正常情况,早就被射成刺猬了,但夏侯渊已经示弱,而李易又没攻城的意思,他只能让手下人都忍着。
如果只是忍一忍也就算了,关键的是还产生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夏侯渊的斥候出城就不方便了。
因为李易这边摆明了肆无忌惮,那么夏侯渊的斥候在既不能起冲突,又不想把自己气死的情况下,就只能绕着李易的人走了,于是,几天时间过去,夏侯渊的斥候的巡逻范围便被压缩了许多,而李易这边的斥候能巡逻多远,夏侯渊却是根本没底。
夏侯渊如今也摸不清是自己的计策成功,让李易真的开始轻视他了,还是说李易已经识破了他的计谋,顺势“欺负”他一把,但不管怎样,夏侯渊在看到李易的三万大军后,不管真相如何,他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必须忍耐下去。
这天,李易带着荀攸、黄忠、典韦、甘宁一行人一大早的就离开了大营,带着两百来人,围着承县溜溜达达的转了一圈,根本没有隐藏行踪的意思,甚至还故意打出李易的旗号,但夏侯渊愣是一点反应都么有,甚至还把斥候给撤回了城中,看上去和善的不得了,让李易非常的失望。
李易可不是傻大胆,故意跑到夏侯渊眼皮子底下试试自己是不是命大,其实在他出来后,后方大营就安排好了应对,如果夏侯渊敢派兵出来追他,李易这边都是好马,夏侯渊他们是绝对追不上的,相反,夏侯渊要是敢出城,那就绝对回不去了。
不过,李易虽然没能引夏侯渊出来,但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让熟悉道路的斥候带着,一行人算是把承县周边比较险要的,方便设伏的地方全都实地勘察了一遍,算是为将来做准备。
李易带兵也有一段时间了,自然知道地形的重要,而且为将者也不是一看地图就能知道哪里能够埋伏,那里容易被困,这一点别说古代的地图,就算是后世的也不行,想要在打仗的时候通过地形得利,将领是必须要亲自到现场勘察的。
李易这趟就相中了几个地方,有为夏侯渊准备的,也有给刘备准备的。
办完了正事,瞧着时间也还早,李易便想猎点野味回去,不过,李易在射了几箭之后,就放弃了,毕竟箭箭不中,自己不好意思不说,让旁人拍马屁都不知道怎么拍了,索性,李易就将自己的箭矢全都给了黄忠,让他发挥去好了。
而黄忠也不负众望,在李易不动手之后,果断全力发挥,不一会就收了许多的猎物,而且,知道李易喜欢吃鹿肉,黄忠还特意给他捉了头活鹿回来。
看着满载而归的黄忠,李易忍不住赞叹道:“黄将军箭法当真是出神入化,可惜,我也习练过一些时日,却是实在摸不到门道,这辈子怕是不成了。”
李易是很喜欢射箭的,毕竟射箭比他扔“标枪”看上去要帅的多,但没天分,他也没辙。
黄忠拱手笑道:“主公乃千金之躯,统兵治民,日理万机,这等粗莽之事自当由属下代劳,不然我等有失为臣之道。”
李易哈哈一笑,对一旁的甘宁与典韦道:“你二人说话可是远不如黄将军来的好听啊。”
甘宁当即拱手,道:“请主公放心,末将回去自当多多读书,绝不懈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