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80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李易哈哈一笑,道:“莫要光捡好听说的,兵马入城后可有滋扰百姓,城中百姓生计如何?”
魏延赶忙摇头道:“军中禁令,末将不敢马虎,将士虽然入城,但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就是城中大户送来米粮劳军,军士们也不曾私下收授,全由军中司马登记造册,然后按部发放。”
“至于百姓方面,末将亲自带人走访,认为城中百姓虽不比荆州富足,但只要秋收之前无大事,应当不会有饥荒,偶有贫苦之人,官府存粮也足够应付。”
李易又问:“袁胤那边可有异动?”
魏延摇头道:“自末将到来之后,石城附近虽时有哨探出没,但袁胤所属兵马却是龟缩未动,以末将推测,只要主公不出兵宛陵,袁胤难有动作。”
李易微微颔首,他也认同魏延的说法,因为袁胤如果真的厉害,之前就应该破釜沉舟,尽起丹阳之兵与袁术合兵一处,现在丹阳支援袁术的人马已经尽数败亡,袁胤再想有什么作为,真的很难了。
李易一边与魏延说着事情,一边往里面走,王朗跟在旁边,将两人的对话听在耳中,他不得不承认,李易是个明主,见魏延后,李易问的都是要害之事,但雷厉风行之中,又足见其仁善。
很快,一行人进入主厅,李易居于上首,王朗次之,魏延,典韦等人也依次落座,然后使者送上酒水,李易自斟自饮了几杯,压下奔波的疲乏之后,便清了清嗓子,看向魏延、典韦、甘宁以及徐庶,问道:“你们可知,这次吴郡之行,我为何只带了你们几人?”
李易说话的时候并没有避讳王朗,所以王朗也在心里思考李易这个问题,再加上他的酒劲早就被惊没了,所以,只是在魏延等人身上瞧了一遍之后,心中马上就有了答案。
当然,王朗很识趣的没有多嘴。
魏延等人互相看了一眼,虽然一开始有些迷惑,但他们也都是这时代的“名人”,很快明白了李易的用意,只是有些不太好意思直说。
李易见他们无人直言,便随手点向徐庶道:“元直,你说说这是为何?”
徐庶笑了笑,道:“这是主公有心栽培属下,属下感激涕零。”
其实徐庶心里更想说,李易是要给他们几个送军功,只是这话太直白了,不好听。
徐庶开了头,魏延他们也就不在绷着了,纷纷拜道:“属下多谢主公厚爱!”
“大家免礼。”
李易笑了摆了摆手,然后却是把脸一板,严肃道:“你们几人之中,恶来一直护卫我左右,不提也罢,但文长,特别是兴霸与元直,却是并无多少显赫军功,所以,为了尔等将来,我自然要多考虑一二。”
魏延几人纷纷点头,李易说的是实情,寿春那边完全是要把袁术给围到死,最后分军功的话,除了军中主将,剩下的人基本就是平分了,虽然也不差,但对他们来说,真的有些不够看。
可这次跟着李易来吴郡,要是有什么斩获,那功劳实打实都是他们的。
想到这里,几人心中全都是暖烘烘的,毕竟这可是李易对他们的特别关照啊。
“不过”
就在这时,却见李易话锋一转,道:“我让你们几人来吴郡,确实是让你们沾一些军功,但是,军功可不是这案上酒肉,任凭你们取用,是需要你们一刀一枪去拼,去算计,最打了胜仗才能有,要是有人觉得吴郡这边的人物都是酒囊饭袋,结果轻敌吃了亏,让将士们白白丢了性命,莫怪我不讲情面!”
李易这话说的比较重,魏延等人都是心中一凛,刚才他们还真的起了几分轻敌的心思,因为扬州诸郡之中,吴郡是最“散”的一个,连名义上的主事之人都没有,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样一个地方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现在有了李易的敲打,他们确实冷静了许多,没错,吴郡是相对弱一些,可他们要是在这地方栽了跟头,别说李易会惩罚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也会感觉没脸见人的。
第533章 王朗献计
一旁王朗看着李易的对着手下人又削又捧,既让他们感激涕零,又叫他们不敢对未来可能的战事掉以轻心,手段可谓娴熟,让王朗是又佩服,又唏嘘。
想他如李易这年纪的时候,还是多么实诚的一个人啊,脑子里装的不是圣贤书,就是忠君报国,做事坦坦荡荡,心思一口气直通到底,哪有李易这么多的花花肠子?
不知是不是巧合,王朗正想着李易,就见李易忽然看向了他,拱手道:“寿春战事虽然一片大好,但易也不敢怠慢,为了以防万一,几位智囊便尽数留在寿春坐镇谋划,这次只带了他们几个不成器的,所以,今后吴郡之事,还希望王太守帮忙多多参详,王太守可不要吝啬啊。”
王朗赶忙还礼道:“襄侯这说的是哪里话,若非王某不济事,也不至于让襄侯劳师动众,襄侯如此仗义,王某又岂有推脱之理,襄侯若有所吩咐,王某绝不推辞。”
王朗现在对李易有点敏感,基本上李易随口一句话,他都要在脑子里转上好几遍,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深意,至于他自己的回答,同样也是异常小心,生怕那里说的不合适,触了李易的霉头。
李易听得出来,王朗语气中明显有着讨好之意,这让他心中不由一动,看向魏延,但魏延却是有些无奈的轻轻摇头,表示那件事他没能办好。
李易心中稍稍有些失望,但也不算严重,毕竟让魏延去忽悠王朗,这本身就是一步闲棋,成了固然是好,如果不成,也没啥,权当做是试探,为他今后拉拢王朗做铺垫。
至于说王朗在收到了自己的拉拢后,忽然翻脸应该怎么办,李易却是丝毫不担心的。
李易记得逼汉帝退位的时候,王朗也是有参与的,虽然按照时间来讲,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现在的王朗也不会有将来的心态,但是,既然能支持献帝退位,这已经足够说明,王朗对大汉或许有忠心,但绝对不是死忠,所有,在李易自身很优秀,并且以礼相待的前提下,他能豁出身家性命不要,跟李易对着干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易看着王朗,略微沉吟了一下,笑道:“既然如此,李某就不客气了。”
李易对着典韦一摆手,典韦会意,取出了一副吴郡的地图,展开放在了李易和王朗之间的几案上,李易往上面一指,道:“此行吴郡,易麾下有兵马一万五千,虽然可以荡平一切不臣,但兵戈一起,死伤无算,而近年来天下几次动荡,皆为肉食者之祸,百姓何其无辜,所以,我虽然带兵入吴郡,但除非万不得已,不愿兴杀戮之事,王太守可有妙计教我?”
对于李易话语中对百姓的怜惜之情,王朗是极为佩服的,可是,佩服归佩服,李易的意思却是跟王朗想的完全不一样,
按照王朗原本推测,李易入吴郡既然带了大军,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无非就是让严家兄弟和朱治这两拨人来见他,他们识相服软的话,就给他们来个好结果,要是不给面子,直接带着大军杀过去,简单有效,王朗可不觉得那些人是李易的对手。
结果,李易忽然说他轻易不打算动手,还让王朗给他献计,这着实让王朗意外。
好在,王朗虽然不以算计见长,但毕竟读书够多,本身智商也不低,故而,在借着自己给自己倒酒的功夫,脑袋里很快就捋出了一个大概的思绪。
王朗伸手在地图上点了一下,上面有个地名“乌程”。
“王某听闻,那严家兄弟二人都是乌程人氏,被前太守许贡授予官身之后,便屯兵曲阿,但在许贡遇刺之后,便退回了乌程经营故地,只是这一路退走之中,对沿途所过之处多次进犯,掳掠青壮、粮食无数,使其麾下势力越发壮大,传言兵马近万,地方官府不能奈何,如今从乌程向东,直至由拳一带,官府百姓,皆受其挟制。”
说到这里,王朗顿了顿,道:“襄侯入吴郡,虽然心怀仁慈,不欲见血光,然而乱世人心浮动,礼乐崩坏,若无雷霆手段,单以仁义恐难服众,所以,王某以为,乌程那严家兄弟,可做杀鸡儆猴之用!”
李易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道:“王太守所言甚合我意,不过,既然杀鸡,那猴呢?”
王朗抬头看着李易,有些迟疑的说道:“恕王某冒昧,在此之前斗胆请教襄侯一桩私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