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这场见面是否是郭永特意安排的,李易心里有多少把握,他自己都不知道,但是,这并不妨碍李易趁机做一些事情,一些只赚不赔的事情。
如果郭永是一心为朝廷做事的,今日设局,不过是想要借着小姑娘的话拉他的好感,或者说麻痹他,没关系,李易只要跟他结了亲,这等于直接就坏了郭永的人设,朝廷那边知道了会怎么想,怕不是要骂郭永是个卖女求荣叛徒?
背上叛徒之名的郭永,只要骨子里不是那种为大汉抛头颅洒热血,而且连眼都不眨的狠人,之后也只能选择倒向李易这边了。
至于说今天的事情完全都是凑巧,郭永对李易的“好人评价”也是出自真心,那就更好了,对于这种本来就可以团结在自己身边的力量自然是需要更加用力的,而在这年头,还有什么比联姻更好的团结方式?
所以,李易今天做的事情固然是有些龌龊心思,但就大局来说,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
并且对于郭永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原本李易可是想安排郭永和孙策单挑的,现在好了,郭永只要别太过分,干出什么愚蠢的事情,郭家几代人的富贵已经有着落了。
时间过得飞快,眼看就要到李易定下的与袁术决战的日子,李易也终于感觉了紧张,要知道,这一次的事情若是成了,在袁绍没有尽取河北的情况下,他就是实实在在的天下第一诸侯了,对此,李易自然要拿出百分百的精力来应对。
决战之前,李易命张辽出兵八千,分两路从柴桑和彭泽向庐江进军,不过这只是佯动,为的是给孙策施加压力,避免李易在寿春的这边攻城不顺利,不能迅速下城,然后被孙策出兵骚扰后方。
同时,李易还命龚都领兵四千,防守合肥承德一线,一旦发现孙策兵马,需全力防守,就算是四千人死光光,也要阻挡孙策十日。
甚至李易私下里还告诉龚都,在孙策出兵的前提下,他要是挡住了孙策,战后给他封侯。
李易的这些安排可能有些多余,甚至小题大做,但打仗这种事情实在是容不得疏忽,李易宁可自己的准备做了无用功,也不愿意关键时刻出现一分一毫的意外。
十月初一。
寿春城东门外。
原本用于防备袁术突围与偷袭的土墙深沟已经完全恢复平整,城外的士兵可以通过这里走上联通城门的石桥,不过,想要真正抵达城门,还需要顶着城头的箭矢,先行解决靠近城门的吊桥,这才能抵达城门下方,然后或是选择打破城门入城,或是直接强攻城墙。
李易现在就站在原本的土墙位置,他旁边是大将徐晃,两人身后,则是五千精锐步卒,两千弓箭手,以及沿着护城河密密麻麻分布着的将近五百架投石车。
在最后面,还有作为攻城后备的一万大军压阵。
其实,李易完全可以摆出更大的阵势,但因为地形限制,李易哪怕是全力攻城,一次最多也只能出动千来人,所以,他摆出来兵马的已经足够了,再多的话,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而且,他还有别的打算
第556章 攻城
城外大军的动静,自然瞒不过城头守军的眼睛,或者更准确的说,十多天前李易放出开战宣告的时候,他们便已经知道会有今日的情形了。
纪灵站在城楼中央,作为袁术的心腹将领,曾几何时,他也是威风凛凛,意气风发,哪怕袁术麾下最为人才济济之时,他也是其中数一数二的耀眼存在,可现在
纪灵脸上胡子拉碴,明明还很年轻,眼中却布满了沧桑,若非那一身甲胄,与其说他是武将,倒是更像个落榜的中年书生。
“唉。”
纪灵轻叹了一声,看着城外的人马调动,他心中充满了担忧。
袁术病重不起,已经不能理事了,进来城中一切事物,都是他和杨弘,阎象等人硬撑起来的,只是他们虽然能够勉强维持城中秩序,却无法控制城中的人心。
纪灵曾一度寄期望于大公子袁耀,希望他可以接过袁术的担子,奈何袁耀威望,手段都相差袁术太多,甚至,他连胆气都没有多少,纪灵私底下怀疑,一旦袁术不测,只要李易给出的条件稍稍宽松些,这位大公子很可能会选择向投降!
袁术的大公子都如此,更别说那些继承的士卒了,在李易或软或硬的劝降手段下,下面真真是人心浮动,要不是纪灵等人用上了残酷的联络手段,让那些士卒和低级军官互相监督,此时城中还能剩下多少兵丁,纪灵是想都不敢想。
但是,他们虽然将人留了下来,可这些人的战力
纪灵左右观望,此时城头上守军有两千多人,这些人看着城外的李易大军,脸上所出现的,不是战意,只有畏惧。
当然,也不是说袁术麾下所有士卒都这么不堪,纪灵手里就掌握着一只绝对忠于袁术,可以为袁术死战的精锐,但那是他的底牌,也是袁术的底牌,是在最紧要关头用的,一上来就放在城墙上跟李易对耗是非常愚蠢的。
在纪灵心里,那些精锐能不用就不用,因为一旦用了他们,或许能打退李易几次,可在那之后,距离城破恐怕也就不远了。
纪灵是绝对忠于袁术的,但纪灵并没有因为忠诚就变得自大,觉得自己能一直将李易挡在城外,除非出现什么不可预测的变故,寿春早晚都是受不住的,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找机会,想要以奇兵偷袭李易本阵,若能让他豁出性命,能伤到李易一下,他都是愿意去做的。
奈何李易的大营布置虽然不是天下一等一的,但单单就防守方面来说,却是基本做到了极致,之前围城的时候,纪灵根本找不到机会,而今天,李易攻城,寿春城固然凶险,但纪灵也在等着李易的破绽,运气好的话,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纪灵正想着,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杨弘走了上来。
杨弘是个文士,四十来岁,学识气度都是极好的,可在这几个月围城的煎熬下,杨弘的头发已经白了多半,就连腰背也弯了许多,看上去足足老了十多岁,比纪灵的样子还要糟糕许多。
“杨长史,如何了?”
纪灵问的是其他三处城门,还有内城的情况。
今日李易攻城,虽然早早就摆明车马是要对东城门下手,但纪灵怎么说也是带兵多年将军,而且几次交锋之后,深知李易此人狡诈非常,行事不能以常理揣度,所以,纪灵虽然是将防守的重点安排在了东门,但对于其他方向也没有疏忽,不然被李易从其他方向趁虚而入,那东门就算防守的再好,也没有了意义。
杨弘有些疲惫了呼了口气,道:“纪将军放心,其他三门城上守军虽然只有千人,但城下兵马皆不少于两千,李易若是想要趁虚而入,绝对能予其迎头痛击!”
纪灵点点头,虽然其他城门安排的人数不多,但李易偷袭的话,能动用的人手同样也不会多,他这边有三千人就足够抵挡李易很长一段时间了。
纪灵心下稍安,犹豫一下,又低声问道:“主公那边”
杨弘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然后语气酸涩的说道:“主公知道李易攻城,便说要来城头督战,但只是刚刚起身,就,就唉!”
虽然杨弘的话没说清楚,但对于袁术的情况纪灵也是知道的,心中不由一阵刺痛,只是他不想眼红表现的那么明显,深吸口气,沉声道:“今日之战,我会尽力而为,只是还请杨长史做好最坏打算,万一我是说万一,届时我会拖延李易,你当趁机带主公与大公子突围,无论如何,主公不能受那小人羞辱!”
杨弘目光复杂的看了纪灵一眼,点点头,只是他心里却是对纪灵的话不抱什么希望。
突围,能突围的话,他们早就带着袁术离开这里了,如今,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两人正想着心事的时候,就见对面李易的人马已经全部就位,安静了下来,只是那安安静静的万人军阵说带来的肃杀之感,却是越发凝重了几分,城头上的守军收到气氛影响,一时间同样是鸦雀无声。
纪灵下意识的上前一步,伸手按在了女墙上,就在这时,李易那边有一人骑马奔到城下,对着城头喝道:“纪灵将军,还有城上的诸多将士,我主李襄侯不忍多造杀戮,再给尔等最后一次机会,现在投降还来得及,不然”
那人的话还没喊玩,纪灵便一挥手,七八支箭矢便向那人射去,好在那人比较纪灵,本就提防着冷箭,见状打马便走,并用木盾遮挡身后要害,口中还不忘喊道:“纪灵,你要为袁术效死,又何必拉上全城将士一起殉葬,你难道就不爱惜将士们的性命么!”
城头上许多士卒下意识的看向了纪灵,而纪灵却是黑着一张脸,他觉得自己下令放箭还是有些晚了,李易那边的人一个个奸猾似鬼,每一句话都是拿来恶心人的。电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