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93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张氏愣了愣,又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些传言,干笑道:“那便好,那便好。”
李易又道:“不过,我看甄宓年纪尚小,所以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而且甄家初到荆州,若是让她这就此与夫人分别,也实在太过不通情理,所以,我的意思是,先写下婚书,定了名分,但具体事情可以过两年再办,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张氏有些不解李易的想法,但李易都这么说了,而且她也是舍不得甄宓的,当即答道:“一切全凭襄侯定夺。”
李易脸上露出的满意的笑容,他不是罗丽控,有些事情还没那么变态,而且,单单只是从身体上来讲,对少女的伤害都是太大,李易可没那么牲口。
李易一度考虑过颁布法令,限制一下男女成婚年龄,只是考虑到如今世道太乱,民智未开,这种法令肯定是出力不讨好,于是李易才暂时作罢,决定将这件事留到天下大定之后再去做。
这时李易忽然感觉到有人注视着自己,微微侧头,瞧他的却是甄姜,李易心中不禁一动,又道:“不过,出嫁之事虽然往后推延,但夫人初到荆州也无亲友,平素不妨让甄宓与家中姐妹时常来我府中走动,呵呵,我平素忙碌,夫人有事不便找我,让她们传话也方便一些。”
闻言,甄姜顿时面露喜色,张氏瞥见女儿的模样,暗骂她没出息,现在张氏虽然不想限制甄姜什么,但这女儿的表现实在太过倒贴了。
心里暗骂女儿不争气,不过张氏表面还是一本正经的道:“襄侯说的是,有襄侯夫妇照顾,宓儿今后我也就放心了。”
李易点了点头,然后又瞥了眼满脸红晕的甄姜,心中不禁嘿嘿了一声,他觉得假玉玺这笔买卖实在是太赚了。
这日谈话之后,甄家的事情就算是了了,不过,让李易没想到的是,伏寿不知是真的喜欢,还是看到了甄宓的潜力,却是把她认作了妹妹,甚至还要亲自教授她琴棋书画。
李易自然不会反对,他也大概明白伏寿的想法,虽然飞仙崖之后伏寿心里踏实了,但已经有了危机意识,开始寻找起了盟友,比如颜值第一的貂蝉,这就是伏寿的铁杆。
而有着能与貂蝉一较高下潜力的甄宓,显然也成为了伏寿的目标。
这些小心思李易不会去管,毕竟家里人那么多,要是全部和和美美,那才是怪事,只要别搞得血雨腥风步步惊心,李易是不会去管的。
对此,张氏那边也没有意见,相反,她还非常高兴,毕竟甄宓年纪小,家中也没有权贵支持,若是进了李易家门是很容易被欺负的,现在既然伏寿愿意照应她,将来生活也算是又了保证。
又过了三天,郭图在襄阳转悠的差不多了,便向李易提出了辞行。
李易摆酒为郭图送行,然后便正式的将袁耀以及除袁术女儿与她母亲之外的袁术家人,全数转交给了郭图。
作为重点的传国玉玺自然也在其中。
看到了传国玉玺的郭图,心中石头落地,觉得此行任务已经完成,只是郭图不知道的是,在将传国玉玺交给他之前,郭嘉却是私下里与袁耀进行了一次面谈。
郭嘉坦白的告诉袁耀,那传国玉玺是假的,是李易造出来骗袁术的。
之前袁耀就对玉玺的真伪有过怀疑,但在得到郭嘉承认后,直接就哆嗦了起来,也不知道是气得,还是紧张的。
李易原本也不想将这件事情告诉袁耀的,但袁术是因为看到了玉玺的从天而降,即便发现了玉玺与真正的玉玺似有不同,他也会认定玉玺是真的。
可袁绍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李易可不敢保证,他这个短时间赶工出来的玉玺,一定能够瞒过袁绍的眼睛。
于是,这就需要袁耀的配合了。
郭嘉告诉袁耀,若是袁绍知道他辛苦换来的玉玺是假的,固然恼恨李易欺骗,但也对李易无可奈何,那么袁绍只能将怒火发泄在他这个不成器的大侄子身上,到时候袁耀的日子肯定不好过,甚至还会有性命之忧。
袁耀对此深信不疑,毕竟他父亲跟袁绍虽是兄弟,但关系却是堪比仇寇,若非玉玺,袁绍根本不会救他。
于是,郭嘉又告诉袁耀,若是袁绍发现玉玺不对,怀疑这是赝品,届时只要袁耀信誓旦旦的告诉袁绍,此玉玺,非彼玉玺,乃是天赐之物,有以新易旧,改天换地之意,如此,这假玉玺便会成为真玉玺,袁绍也不会对他迁怒,之后只要袁耀深居简出,谨言慎行,即便不能恢复往日尊贵,但做个寻常富家翁却是不难的。
袁耀虽然是世家公子,继承了袁术的高傲,却没有袁术那宁死不降的骨气,在面对李易的时候为活命甚至不顾李易是他的杀父仇人,足见其贪生怕死,所以,在郭嘉言明厉害之后,袁耀便迫不及待的答应了下来,答应为李易蒙骗袁绍,甚至还表示可以暗中传递河北的情报。
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袁耀是真的怕了李易,他觉得自家父亲不是李易的对手,袁绍肯定更加不是,他很担心将来李易打败了袁绍,自己再度成为阶下囚,一咬牙,就想着干脆倒向李易算了。
对于袁耀的表态,郭嘉只是好言好语的哄着他,并没有直接答应,也没彻底回绝,因为奸细这个职业虽然说起来不好听,却是只有精明人才能胜任的,像袁耀这种水平,而且还没节操,郭嘉对他实在没信心。
第622章 吕布负伤
除了双方原本就约定好的事情之外,李易还给袁绍回了一封信,于书信中再度表达了对许攸的不满,但同时也承认了自己当时的冲动,对许攸的处理有失妥当,为了表示的歉意,李易特意送了一车上等的荆州官方专用纸作为赔礼。
按照成本计算,那车所谓的特供纸连飞仙崖的半张“门票”都不到,可郭图收到之后却是欢喜得不行。
因为道路不便,荆州的纸张在河北是绝对的奢侈品,甚至有价无市,即便袁绍手里也没多少,郭图带了这一大车回去,肯定能得袁绍称赞。
更重要的是,有些事情过郭图一直都在纠结做还是不做,做了,怕李易嫉恨他,可不做的话,袁绍那边更是无法交差,不过现在有了这份重礼,郭图就不需要为难了。
李易索要甄宓这件事情,袁绍虽然答应了,但心里是非常不痛快的,因为这次他被落了面子,而且出卖了甄家,事情传开后对他自己名声肯定有损害。
不过,许攸却是给袁绍出了一个损招。
许攸认为,袁绍如果担心名声方面的问题,其实很容易就可以处理。
首先,袁绍既然做,就干脆把事情做绝,将甄家一股脑打包,全给送到荆州去,甄家不在河北,河北自然就不会再有人帮他们说话。
其次,袁绍如果不想被人诟病,那么他可以树一个更加鲜明的靶子出来。
许攸建议,在把甄家送去荆州的时候,可以一路散播谣言,说李易早年没发迹之前穷困潦倒,经过中山,差点就饿死了,幸好甄家老爷心善,赠与饭食李易才得以活命。
奈何李易却是狼心狗肺,受了甄家活命之恩,不但不思回报甄家老爷的恩情,反而因为当初的那一次见面,便开始觊觎人家夫人小姐的美貌,可怜甄家老爷早亡,李易又侥幸发迹,这便露出了虎狼模样,要对往日恩人的妻女下手。
许攸也是恨极了李易,他想出来的这个谣言非常阴损,但确实又有一些可信度,毕竟李易冷不丁的提出要娶甄宓,要说他之前没有见过甄家的女子,就连袁绍都不信,那么许攸的编排就很有可信度的。
袁绍对许攸的建议颇为意动,如果只是攻击李易好色并没有什么,毕竟大家都是男人,而且到了他们这个层面上,用好色来攻击对手,根本就上不得台面。
可是,要是说李易忘恩负义,甚至是恩将仇报,这就很有分量了,只要操作,对李易的名声绝对是一种不小的打击。
但是,在袁绍决定采纳的时候,身边出现了一些反对之声,比如田丰沮授,他们觉得如此构陷李易,有失风度,而且李易也可以如此编排袁绍,将来大家互相抹黑,彼此谩骂,那就不是一方诸侯,而是市井无赖了。
田丰沮授的话虽然有分量,可袁绍不报复李易一下心心不舒坦,于是他就去问郭图的意见。
郭图这人不是君子,对于这件事情本身,他是支持的,奈何袁绍点他做使者,那就是另外一码事了,郭图觉得一路这么散布谣言,怕是一进荆州就会被李易给砍了。
郭图有心拒绝,但他揣摩袁绍心意,便取了个折中的法子,在去时老老实实,等返回的时候,再散布谣言,并且这个方案得到了袁绍的用意。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郭图到达荆州之后,与李易这边相处不错,再加上李易本人神神叨叨的,而且还那么小心眼,许攸得罪了他,李易羞辱了许攸不算,还要不惜重金将许攸置于死地,这让郭图有点怕了,他害怕自己也遭到李易的报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