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韦又问:“那朱将军以为,自黄巾之后,直至现在,天下百姓过的如何?
朱皓皱了皱眉头,问道:“你到底要说什么?”
典韦笑道:“无他,只是想问问朱将军,自黄巾开始,近十年来,各地战乱不休,民不聊生,其中无辜殒命的百姓,怕是要以百万计算,直至如今,形势丝毫不见好转,朱将军久居朝堂,见识非凡,不知朱将军有何办法,能够救百姓与水火之中?”
朱皓看了典韦一眼,虽然他知道典韦的话多半别有用心,可他还是很认真的道:“办法自然是有的。”
典韦当即抱拳,道:“还请朱将军赐教。”
朱皓目光忽的有些飘忽,似是走神,过了一会才说道:“只要有忠义之士为朝廷除去李郭二贼,还政于天子,以天子英明,必可号召天下臣子,重建朗朗乾坤。”
朱皓说罢,就听得典韦口中发出一声嗤笑,不由怒道:“难道典韦将军另有高见?”
典韦摇头道:“某只是想起了一件事,当初有人说只要杀了董卓,天下就可以太平,于是我家主公便不顾个人安危,将董卓杀死,然后还请了吕布这等猛将护卫天子左右,结果还不是,呵呵,所以典某很是好奇,就算现在有人杀了李郭,之后朝廷是不是还会再出个姓王,或者姓杨的国贼,到时候又是需要忠义之士救驾,朱将军,你说呢?”
朱皓脸色涨红,却是无力反驳。
李易当初能得到那么高的赞誉,就是因为李易干掉董卓,给了大汉振兴的希望,但之后谁能没能想到,这希望来的突然,去的更是飞快。
朱皓心里很清楚,董卓、李傕、郭汜虽然都是国贼,但如果不是朝廷自己先出了问题,他们根本就没有当国贼的机会。
见朱皓不说话,典韦便道:“朱将军,如今朝廷已是病入膏肓,积重难返,而将军”
典韦正要继续说,朱皓却豁然起身,指着典韦怒喝道:“乱臣贼子住口!”
朱皓这一骂,帐内武士当即纷纷亮出兵刃,寒光闪闪落在朱皓的身上,可朱皓却是丝毫不惧,只是一脸怒意的盯着典韦。
若是两年前的典韦遇到这一幕,肯定二话不说先把朱皓收拾一顿,但陆续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典韦的见识眼界也增长了不少,自然不会轻易动怒。
相反,别看典韦一路对朱皓冷嘲热讽,到处跟朱皓过不去,但受李易的影响,他还是挺敬佩这种忠臣义士的。
摇摇头示意众人将兵刃收了起来,然后典韦也站了起来,说道:“将军不要着急动怒,等我将后面的话说完,如何?”
朱皓没出声,典韦便继续说道:“能救天下百姓之人,不是朝廷,也不是天子,将期望寄托于长安,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否则当初如何会有黄巾之乱?董卓更不可能入主洛阳,所以,想要救黎民于水火,唯有真正的英雄豪杰方能做到。”
“我主襄侯,以布衣之身,单枪匹马成就十八路诸侯所不能成就之事,为朝廷可谓是已经尽心尽力,然而朝廷自己不能把握机会,我主万般无奈,为天下百姓,只能披荆斩棘,自己开拓基业。”
“朱将军或许没有到过荆州,但应该知道荆州百姓状况,只要是愿意劳作的,家中皆有余粮,这么大的天下,没有哪里的百姓能与荆州相,这还只是我主数年之功,只要我主最终成就大业,受益的就不再只是荆州百姓,而是所有天下人!”
“我知道朱将军乃是忠义之士,但忠于天子相比忠于整个天下而言,孰轻孰重?若朱将军能够以天下百姓为先,助我主一臂之力,使天下恢复太平,让百姓早日脱离苦难,岂不大善?”
第638章 陈国刘宠
典韦说罢,便对着朱皓深揖一礼,希望可以打动朱皓,让朱皓为李易效力。
李易虽然下令不许朱皓离开颍川,但也不是非要杀他不可,倘若朱皓愿意改变立场效忠李易,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朱皓本人才干暂且不论,关键是借着朱皓影响他父亲朱儁,那位老将军虽然不能在天下乱局中起到什么决定性的影响,但只要他愿意帮忙,肯定能在舆论方面给李易很大的助力。
朱皓看看典韦,又看看帐内的其他人,见他们在典韦的话语之后,一个个都是一脸狂热的模样,心中不由万分悲凉,闭目不愿再看。
朱皓心痛、害怕、惶恐!
朱皓见过的人很多,曹操袁绍这些风云人物他都认识,但唯独李易给他的感觉最为特殊。
拯救天下这个话让别人来说或许是胡吹大气,但对于李易,朱皓认为李易或许真的能够实现,只是朱皓却不愿意看到那样的结果,因为那个代价是大汉,他无法接受!
片刻后,朱皓睁开眼睛,看着典韦,目光平静道:“朱皓,无论生死,都是汉臣,便是粉身碎骨,也不与逆贼为伍!”
典韦眉头皱了皱,朱皓回应的太干脆了,他本就不善言辞,之前能说那些,已经是尽力,结果朱皓开口就把话说死,他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看向一旁蒋干。
蒋干轻轻摇头,表示无法劝说朱皓。
“可惜了。”
略显遗憾的叹了一声,典韦重新回到了主位,他虽然敬佩朱皓的忠义,可还没傻到因为别人忠义,自己就要来一个心胸宽广什么的,现在朱皓拒绝了他的好意,那他就不用客气了。
典韦坐正,然后朗声说道:“请两位将军进来!”
朱皓正惊疑不定,就见从外面进来两个大汉,走到典韦面前,抱拳道:“徐盛、霍峻,见过将军!”
典韦一摆手,道:“不用多礼,兵马可安排妥当了?”
徐盛答道:“五千精锐现在就在三里外扎营,明日一早就可出发!”
“好!”
典韦撇了朱皓一眼,又对蒋干问道:“某的先锋印信呢?”
蒋干干咳一声,尽量保持面容平静,说道:“之前属下看见朱将军的一个亲卫趁乱悄悄取了将军的印信,然后就回了刘御史大营,咳咳,干以为,这不是朱将军指使,便是刘御史要图谋将军现在统御的兵马。”
朱皓之前听到徐盛与霍峻带了五千兵马过来,本是惊怒非常,想要痛斥他们竟然真的敢出兵攻打豫州,可听到蒋干的话后,整个人却是一下子就蒙了。
说什么他和刘繇盗典韦的印信,这简直岂有此理!
且不说朱皓来的时候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一个护卫没带,便是典韦麾下的兵马也都是李易亲卫营的人,亲卫啊,可是认人不认兵符的!
吃饱撑的才有人去盗典韦的印信!
这根本就是诬陷!
朱皓再也忍不住,怒骂道:“典韦,你这是要做什么,何故污我二人名声!”
典韦比蒋干的脸皮要厚实得多,一点都不见心虚,悠悠说道:“朱将军莫要着急,此事还未定论,等我将刘御史请来对峙,看看典某的印信到底是谁拿的。”
朱皓只当典韦要以此为由找刘繇的麻烦,侧头瞟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估摸着刘繇他们几个应该已经逃了,但肯定还没有走远,典韦要是立马追赶,他们怕是难以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