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993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太史慈先问李易是否要继续北上,与曹操征战,在李易点头之后,太史慈便坚决表示,李易免他不死,这是恩情,而李易今后又有大战,他若是此时离开,便是不义,非君子所为!
所以,他一定要先跟随李易与曹操交战,等兖州战事结束之后,再回老家接他母亲。
李易本不想如此的,但在太史慈的再三坚持下,还是同意了,并且顺便给太史慈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明日起协助黄忠整编豫州军,目的是要从豫州军中选拔出一些精锐,随着他的大军奔赴兖州,与曹操作战。
交代完这些之后,李易便告辞离开,虽然谯县已经拿下了,但后续依然有着许多的事情要处理,最起码一开始这两三天,李易是闲不下来的。
然后,让李易很意外的是,他刚进入那处别院的正厅,发现除了他麾下武,孔融竟然也在。
与第一次相见时的风度翩翩不同,今日孔融模样很是狼狈,头发散乱,身上血迹斑斑不说,衣服上还有沾着不少的泥土黑灰,而且是黏在上面的,更显邋遢。
李易进来时自然是有动静的,但孔融却是闭着眼睛,轻哼了一声,连看都不看李易一眼,一脸的不屑,就好像李易有多膈应一般。
但李易却是觉得,孔融举动更像是掩耳盗铃多一些。
李易视线扫视了一圈,对贺齐说道:“公苗,刺史府的事情是你负责,孔融也是你找到的吧?”
“正是属下!”
贺齐赶忙应声,之后脸色稍显古怪的道:“之前刺史府火势太大,将近入夜方才扑灭,有些帮忙救火的百姓便在院中休息,然后有一人听到有咀嚼之声,最初以为仓鼠,再听却是与人声相似,于是,那人将异状报与了军中将士,将士们寻声索骥,找到了一处隐秘的地窖,然后就见孔融藏身其中,当时他还在吃饼。”
贺齐说罢,在场有人忍不住笑出了声,李易同样神色古怪。
在李易看来,像孔融这样的人就算败了,不管是死还是降,都应该比较体面才是,所以听说刺史府起火之后,李易便以为孔融是如袁术那般举火,根本没想到他虽然烧了刺史府,自己却是藏了起来。
这真是叫李易吐槽不能。
孔融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发一语,不过脸色却是涨红,显然他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镇定。
看到孔融这样子,李易忍不住说道:“你想要求活,我可以理解,但你烧了刺史府作甚,你可知道,单单这一座府邸,想要将其修复,得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
李易是真的心疼,城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结果孔融一把火就把地标建筑给烧了,李易自然不爽。
孔融微微转身,用后脑勺对着李易,显然是不打算回这个问题。
“主公。”
这时贺齐轻声补充道:“扑灭火势之后,将士们发现几具尸首样置蹊跷,便请了医官前来查验,基本确定,那些人多是妇人,还有孩童,且是在起火之前,便被人杀死了。”
“竟然还有这等事?”
李易目露惊讶之色,然后再看向孔融的时候,眼神就有些嫌弃了。
大势已去的时候,为了不让自己与家人受辱,杀妻杀子,然后自杀的人不在少数。
李易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明崇祯帝,还有刘备的孙子刘谌,前者不用多说,后者却是在刘禅决定投降的情况下,宁死不受辱,全家赴难,那股子硬气,便是李易都很敬佩。
所以,倘若今日孔融能像刘谌样,李易也会叹一声好汉,然后给他坟头添把土,毕竟逝者已矣,有些事情再计较就没劲了。
可孔融这倒好,老婆孩子都死了,自己躲地洞里藏了起来,这算是个什么事?
李易冷哼了一声,忍不住想要羞辱孔融一番,而孔融似乎有所察觉,直接抢在李易开口之前喝道:“忠良之后,宁死不能受贼之羞辱!”
“大胆!”
贺齐当即开口呵斥,李易却是摇摇头,然后略一思索,他忽然明白孔融为什么这么狠心了。
而且,这件事李易也有责任,因为他可是不止一次威胁孔融,说要绿了他的。
李易是有些贪花好色不假,但他办事的过程还是比较讲究的,尽管也有点黑历史,但跟曹操那个级别的还差着境界,最起码暂时如此,以后的话以后再说。
而且李易一直认为给别人带帽子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是要败人品的,再加上孔融都那么大年纪了,所以李易对孔融说那些话主要是膈应他的,不是真的要给他戴帽子。
哪曾想,孔融却是当真了,然后为了不让李易得手,直接从根本上断了李易的念想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孔融的家人不想落入他的毒手,干脆自行了断了。
李易抿了抿嘴,忽然觉得再继续欺负孔融有些不太好,便转过身去,想了想,然后对鲁肃说道:“子敬,你代笔,我要上书天子,唔曹操残暴,视百姓为草芥,于徐州屠戮百万,可谓罪大恶极,人神共愤,为天下仁人义士所不容,而易,深受皇恩,自不能坐视曹操横行,肆虐天下,于是只能不辞辛苦,亲率大军北上,欲与曹操决战与兖州,便是粉身碎骨,也要为天下除此祸害!”
李易微微顿了顿,开始观察众人的表情反应,发现除了几个新来的,其他人倒是颇为淡然,似乎已经习惯这种情况。
最后李易看了孔融一眼,见他却是目瞪口呆,暗暗摇头,然后继续说道:“豫州孔融,不明善恶,不辨是非,竟然与曹操勾结,阻我除贼,甚至不惜让刘繇夺我帅印虎符,事败之后,为遮掩罪行,更是丧心病狂,无视数万百姓生死,纵火焚城,幸好守城将士深明大义,请我入城,主持大局,没有酿成大祸。”
孔融的眼睛直接就瞪圆了,众目睽睽之下,如此颠倒黑白的话,李易却是张口就来,这再一次刷新了孔融对李易无耻程度的认知。
“今孔融已经畏罪自杀,然豫州百姓百万,孔融在任时便是民不聊生,今更是人心惶惶,为豫州百姓生计考虑,亟需一位德高望重之士主持安抚,故而”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易看了蒯越一眼,稍作犹豫之后,才继续说道:“易举荐蔡邕为豫州刺史,蔡邕乃天下博学之士,声名传于宇内,必能安抚豫州人心,还请朝廷应允。”
李易说罢,蒯越心里松了口气,刚才他可是吓了一跳,还以为李易要把他留在豫州呢,在旁人看来,刺史是个好差事,但蒯越却是真的不稀罕,好在李易没选他,而是将蔡邕给点了过来。
而李易点了蔡邕,虽然稍显突兀,却是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李易麾下虽然能人不少,但普遍年轻,缺少威望,让他们主政一方,维持各方关系,无形中会有许多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李易让蔡邕来做明面上的豫州刺史,就成了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之所以说明面上,是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蔡邕只是在豫州撑场面的,真正做实事的,李易绝对另有安排。
“逆贼!你这逆贼!老夫杀了你!”
忽然,孔融一声大叫,挥拳向李易冲了过去。
孔融是真无法忍受,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都不敢相信一个人竟然可以如此颠倒是非,还明目张胆的上书为难天子,真真是无法无天,无耻至极!
愤怒之下,孔融的这一冲倒是当真有几分威势,奈何,还不等他到李易跟前,便被典韦一把攥住了手臂,反手将他牢牢制住。
但孔融依旧不肯作罢,大声叫道:“天日昭昭,报应不爽!李易,你今日如此倒行逆施,将来必有忠志之士,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死到临头还敢猖狂!”
典韦骂了一声,挥拳便要去砸孔融,但李易却是伸手挡了一下,然后走进看着孔融,试探问道:“你生死只在我一念之间,你现在若是求我,或许我还能给你一条生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