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100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呼”
吐出口浊气,吕布微一闭目,然后说道:“好,吕某今日便答应了!”
鲁肃当即就要致谢,但吕布一摆手,又道:“不过,此事干系甚大,涉及一郡大小近百官员,非是草率之事,不然人心不稳,于大局,于百姓都是不利,所以,我需要先行做些安排,等到半月之后,再由襄侯接手,如何?”
吕布说罢,微微侧头,紧盯着鲁肃的眼睛,生怕鲁肃会拒绝,或者大幅缩短时间,这都于他大为不利。
然而,让吕布想不到的是,鲁肃只是略一思索,便拱手道:“此乃应有之义,我主与温侯交好,两家本就应该互相体谅,互相方便才是,既然温侯有所要求,而且更与吏治民生相关,自然应该按照温侯的意思行事。”
吕布心中松了口气,然后一边咬着牙,一边慢慢的露出了一个看上去还算是真诚笑容,道:“如此,甚好!”
鲁肃同样微笑道:“陈留百姓必然感激温侯仁义!”
这一次见面双方虽然达成共识,但关系却是已经僵了,吕布碍于礼数,不能拂袖而去,鲁肃与典韦同样也不能聊完事情就走人,毕竟面子上这东西虽然不重要,却也不能不要,
于是,双方就着寡淡无味的酒水干坐了小半个时辰,鲁肃终于提出告辞,表示要回去向李易复命,吕布皮笑肉不笑的将两人送到了大门口,目送着两人离去,两人走的越远,吕布脸上的表情就越阴沉,直到他们彻底消失不见,吕布猛的对着门框打出一拳,在许汜的惊呼声中,头也不回的奔着陈宫的住处去了。
不管陈宫有没有睡醒,他都忍不下去了,此事不成,他念头就不通达!
入夜。
昌邑东北方约莫六十来里的一处小山坳,此处林木茂盛,极为隐秘,本是飞禽走兽的栖息归属,如今却是静若死水,莫说兽吼鸟啼,便是连虫鸣都难听见几声。
不过,若是凑得进了,倒是能隐约听到一些细细低语的人声,再近一些,更是可以看到那掩藏在林间阴影中的,上万甲士与他们手中的利刃寒芒。
在如此阵仗的包围中,靠近山坳内侧的一处避风石壁后面,燃着一团篝火,在不断跳动的火焰的映照下,一人放下了手中的信函,缓缓抬头,看面貌,赫然正是鲁肃口中,没日没夜逃窜的曹操。
坐在曹操旁边的,也都是曹操的心腹武,比如戏忠、荀彧、夏侯渊、于禁、关羽等等。
不过其中却是少了曹仁与乐就这两员大将,盖因袁绍曾经以支援曹操为由,向兖州派了一员名为朱灵的客将,名义上任凭曹操使唤,曹操也对其甚是倚重,但是,自从上次郭图面见曹操,传递了袁绍的意思之后,曹操虽然依旧与朱灵保持亲近,但许多重要事情已经开始避着朱灵了,比如今夜,为了能支开朱灵,曹操干脆将曹仁和乐就一起安排了过去
至于到底是什么事情需要如今谨慎,那就说来话长了。
正如李易所猜测的那样,在了解到李易出兵北上,意图一举吞并豫州兖州后,袁绍可谓是惊怒交加,此时的袁绍还没有老糊涂,不用谋士分析,他自己就一眼看明白了李易的狼子野心。
吞并豫州兖州只是开始,然后还会有徐州、青州,直到完全占据黄河南岸土地,之后李易不管是伺机北上与他争夺河北,还是西进拿下京畿,这天下大势的主动权都将稳稳握在李易的手里。
那样的局面自然不是袁绍看到的,但让袁绍很无奈的是,在袁术败亡之后,南方已经没了能与李易掰腕子的对手,而且李易的眼光也确实是厉害,被李易提拔的人将地方上掌控的很好,袁绍就算想制造麻烦给李易添堵,也非常难,并且得不偿失。
至于中原,吕布算是一号人物,曹操也不错,若是给他们发展的机会,或许可以成为阻拦李易北上的强敌,可惜这两人相处没几天就成了死敌,争斗不休,力量损耗严重,莫说如今还在敌对,即便是尽弃前嫌,双方绑在一起怕也不是李易的对手,
而东边的陶谦与田楷就更别提了,田楷只是个样子货,而陶谦连曹操都挡不住,李易当真过去,他只有望风而降份。
对于这种局面,袁绍麾下主要又两种声音,其一就是全力支持曹操,帮助曹操在兖州对抗李易。
但这个方案提出来之后许多人都提出了质疑,认为曹操能力有限,万一袁绍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曹操却败了,那袁绍岂不是血本无归?
而且,袁绍的后方可不比李易那般安稳,幽州还有着公孙瓒的存在,虽然公孙瓒越来越不得人心,已经呈现败相,但白马将军的名号也是实打实杀出来的,只要公孙瓒一日不亡,就没人能够轻视公孙瓒。
所以,袁绍能够给曹操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曹操想赢李易,必须以弱胜强,这也越发显得让曹操对抗李易是一比赔本的买卖。
袁绍对此一直犹豫不决,直到郭图提出了一个假设,那就是万一曹操真的打败了李易,这场胜仗算是曹操的,还是袁绍的?
这句话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袁绍终于做出了放弃曹操的决定,然后辛评与郭图又顺势提出了让袁谭趁着兖州战乱,征伐青州的策略。
辛评与郭图此举有着一些私心,希望借此机会让袁谭掌权,但不可否认,这个法子是可行的。
青州田楷兵少将寡,公孙瓒又正值势弱,并不能给青州太多帮助,如果袁谭能迅速拿下青州,并将青州稳固下来,等到李易将兖州战事完结,即便李易想要继续染指青州,但在师老兵疲的情况下,李易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直接退兵,而李易只要一退,等他再度北上的时候,袁绍应该已经解决了公孙瓒,届时青州就是袁绍南下的桥头堡,同样也是李易防守的弱点所在。
简单来说,就是舍了难守的兖州,换一个容易得手的青州。
对此,袁绍很是心动,即便逢纪审配等人有心反对,但在田丰沮授都表示赞同的情况下,袁绍很快开始制定攻略青州的计划。
这时辛评提出,兖州虽然注定不能保全,却不是白白送给李易,袁绍应该让曹操不惜一切代价,即便是耗尽最后一兵一卒,也要将李易给死死拖在兖州,曹操能多留李易一日,袁谭成事的机会便大上一分。
于是,曹操在收到袁绍亲笔信之后,一颗心直接就凉了。
第668章 李易怕我
对于袁绍,曹操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作为一起玩耍成长的小伙伴,两人的私交自然不必多言,再加上袁绍出身高贵,也确实有威望,有本事,一直以来,曹操以及许多同辈人都是习惯性的以袁绍马首是瞻。
讨伐董卓时便是如此,袁绍为盟主,完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也正是那时,曹操忽然发现,袁绍变了,或者说,袁绍并没有变,只是有些事情他直到那时候才看明白罢了。
讨伐董卓,救援天子,曹操是最为积极的一个,道理非常简单,他是大汉的臣子,为大汉尽心尽力理所应当。
在曹操想来,袁绍和会盟的诸侯应该也是这样的,可事实上,随着盟军的不断推进,随着一个个会盟诸侯展现的心口不一的模样,最后干脆没几个人继续在意讨伐董卓这件事本身,曹操终于明白,这十八路诸侯之中,忠臣或许是有的,但真的已经不剩几个了。
袁家,绝对不在其中。
至于袁绍对董卓的发难,曹操事后想来,更觉得袁绍像是一种气愤和不满,人家袁家四世三公都没如何呢,董卓匹夫何德何能,居然也敢蹦跶的那么欢?
明白这些事后,曹操心里很不好受,说好了一起做大汉忠臣的,袁绍却忽然变了,让他一时很是茫然。
曹操是真心想要报国的,甚至后来知道当时埋伏他,让他颜面尽失的人是李易,曹操郁闷归郁闷,也有心找回场子,但对李易倒没太多恨意,相反还挺佩服李易的,因为大家都是忠臣嘛,天生有着一种认同感。
直到后来,曹操被李易狠狠的给他上了一课,曹操再次明悟,原来“忠臣”是特娘这个样子的!
然后就是兖州的事情了,曹操拼死拼活打下了一块地盘,又被吕布在背后捅了刀子,虽然最后搬回局面,有袁绍的帮助缘故,可曹操又付出了多少辛苦,多少辛酸?
在曹操自己看来,袁绍的支持固然很重要,但以当时的形势之糟糕,他自己的付出其实远远超出袁绍的投入,甚至换了袁绍本人在他的位置上,袁绍多半也顶不住吕布最初的攻势。
曹操在兖州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虽然关系上依旧是以袁绍为主,但在内心,曹操已将兖州视作他自家的地盘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