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走了两步棋,首先,他决定用幽州刺史的职务做饵,让曹操全力抵挡李易,并以此试探麴义的态度。
麴义对此很生气,却没有明确反对,因为麴义觉得曹操区区阉宦之后,肯定不是李易的对手,就算是李易的对手,那也是李易名不副实,只要曹操敢在幽州伸手,他就敢让曹操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精兵猛将。
然而袁绍却以为麴义是怂了,跟着又走了第二步棋,建议麴义带他的本部兵马进驻青州,任命麴义为青州刺史,防范李易。
袁绍想的很好,只要麴义答应,那么幽州剩下的战事就跟麴义没多少关系了,而麴义本身是悍将,再加上李易也不是好惹的,等他们双方在青州杀得两败俱伤,袁绍就可坐收渔翁之利,顺便再撤了麴义的青州刺史,反正麴义那时的实力必然大损,袁绍不怕麴义能兴起什么风浪。
这一次,袁绍碰到了麴义的底线。
麴义是悍将,却不是完全没脑子的莽夫,他虽然不怕李易,却也知道李易兵多将广,不好对付,既然如此,他除非脑子进水了才会放弃即将到手的幽州,转而去和李易拼命。
麴义果断拒绝了袁绍出兵青州提议,袁绍无可奈何,这才有了后来的袁谭与颜良出兵青州。
在那之后,麴义彻底明白,袁绍是肯定不会将幽州给他了,于是两人的关系迅速恶化,像今天这样的不给面子,只是无数次中的一次罢了。
袁绍毕竟是上位者,虽然恨不得掐死麴义,但他知道现在还不能那么做,特别是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杀了麴义就是自毁长城,于是,深吸几口气后,袁绍看向左手边一直不出声,仿佛完全没有存在感的曹操,问道:“孟德对此事怎么看?”
袁绍说罢,却见曹操只是微微低着头,似乎是在发愣,袁绍心中暗叹了一声,轻轻推了推曹操的手臂,再次唤道:“孟德?孟德?”
这一回,曹操终于有了反应,只见他身子一颤,赶忙看向袁绍,问道:“主公有何吩咐?”
袁绍抿了抿嘴,看到曹操这幅样子,心中生气之余,更多的还是惋惜。
作为好朋友,尽管事业越来越大,两人在许多事情的看法上都有了分歧,甚至在曹操得了兖州之后,袁绍还开始对曹操警惕,就连让曹操与李易死战,也有着几分故意消耗曹操实力的想法在其中。
后来,听到曹操惨败的消息之后,袁绍先是震怒,直接掀了桌子,甚至都放出要杀死曹操的话,可是,当他了解了具体战报,并看到凄惨兮兮的曹操出现在他面前之后,袁绍一下就心软了,他感觉自己很对不起朋友,曹操都这样了,自己还算计他,实在太不够意思了。
于是,袁绍便决定善待曹操,起初袁绍手下官员还颇有微词,但听说曹操的最后一支人马也在投奔袁谭的路上全军覆没之后,大多也都没了声音,因为曹操实在是太惨了。
所有人中,只有郭图站出来,当众质问曹操,说曹操如何如何不对,如何如何对不起袁绍的信任,骂得曹操当众落泪,挥剑自刎,若非丑眼疾手快,曹操已然身死。
那次袁绍是真的为老朋友感到难过,对着郭图破口大骂,将他轰出了邺城。
不过没过两天,袁绍就给了郭图一份闲差,让他巡视城外田地,转完一圈之后一切照旧。
因为郭图对曹操的发难,都是原本袁绍想说,却没能说出来的话,算是替袁绍出了气,袁绍嘴上骂郭图,是为了朋友的情义,但真正让他感觉贴心的,还是郭图。
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
暗暗为老朋友叹了口气,然后袁绍把问题又讲了一遍,态度上一直都很温和,很耐心,完全没有因为曹操喊他一声主公,就真把曹操当下属看待的意思,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
曹操在明白问题之后,用力握紧了拳头,手背上青筋鼓得老高,袁绍见状,轻轻拍了拍曹操的手背,然后曹操就像是泄了气一般,身形一垮,变得有些佝偻。
“呼”
缓缓吐出口浊气,曹操这才说道:“操以为,李易虽然品行叫人不耻,但确有才干,乃是使君大敌,若是公孙瓒与李易二选其一,自当先诛灭李易。”
听到曹操如此一说,辛评与许攸当即对曹操投来善意的目光,而审配和逢纪,则是眉头轻蹙,显然是对曹操有些不满。
现在袁绍账下的谋臣虽然各有阵营,都有私利,但远没有原本历史上斗得那么厉害,更别说像最后那般放着外敌不管,先对自家人不死不休的情况。
毕竟人往往都是在饱暖之后才会有精力花样作死,现在的袁绍前有李易,后有公孙瓒,旁边还有黑山黄巾不时蹦蹦跳跳,可谓是危机重重,所以,袁绍麾下的人虽然各有阵营,但整体还算是和谐,就算时常有些争执,但基本都是就事论事,并没有故意要把对方往火坑里推的意思。
但是,曹操是个例外,对审配逢纪他们而言,曹操依旧是个外人,许攸他们建议固守青州可以理解,但这话从曹操嘴里说出来,他们觉得曹操是想对李易复仇。
审配摇头道:“孟德此言无异于让主公对李易放手一搏,恕配直言,李易的确势大,但还远远不到那个地步,而且无论这一战是胜是败,主公都难免伤到元气,之后如何应对公孙瓒?此法断难不可取!”
说罢,审配便看着曹操,等曹操的反驳,袁绍也是同样,然而,曹操却是低着头不出声,浑然没有与审配争论的意思。
等了一会,袁绍忍住不问道:“孟德以为正南所言如何?”
曹操低声道:“其实操以为,正南,还有诸位所言都是在理的。”
袁绍与众人都是一怔,没想到曹操会这么说,这比和稀泥都过分。
不过袁绍涵养很不错,笑问道:“这是何意,孟德可莫要开玩笑啊。”
曹操苦笑,一脸诚恳的问道:“其实,青州战与不战,与大势关系不大,关键在于,若战,能有几成胜算。”
袁绍心中一跳,忽然明悟,的确,如何布局都是互有利弊,真正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能不能打赢的问题。
这时,曹操又道:“在操看来,只要有四成胜算,就值得全力一战!”
原本被曹操点名要害,袁绍的表情有些放松,可听了这一句,袁绍脸上的肌肉差点抽筋。
而其他谋臣,不管是主张固守,还是主张放弃青州的,脸色都不好看,因为曹操说有四成把握就应当一战,这简直就是在笑话袁绍的兵马战力不行啊。
一时间,许多人看曹操的眼神都颇为不善。
许攸见状,赶忙干咳一声,为曹操解围道:“孟德这是为何,只四成胜算就要与李易交战?”
曹操看了看众人的反应,叹道:“现在有四成就很不容易了,而李易占据整个中原,假以时日,我方胜算就更少了。”
许攸还要再问,袁绍摆手打断了他,板着脸沉默了一会,然后对曹操问道:“孟德以为,若在青州交战,应当出兵多少?”
“这”
曹操想了想,却是摇头道:“操对前线情况不甚明了,实在不敢妄言,但是,决计不能比李易的兵马少了。”
闻言,袁绍眼中稍稍凝聚起来的决心再次被犹豫取代。
对于李易的兵马数目,袁绍没有太准确的情报,但袁绍认为,如果袁谭退兵,李易可能只带少量兵马在青州露露脸一下,可一旦袁谭在青州与李易摆明车马,或者他往青州增兵,那李易带去的人就不好算了,按照袁绍的估计,最少也要两三万人,如果不能速战速决,李易还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增加兵力到五万,甚至六万。
有公孙瓒这个威胁在,袁绍动不了这么多的兵马,如果强行征兵,又不能速战速决,他自家恐怕就要乱套了。
众人看着陷入沉思的袁绍都没有说话,他们已经将各种选择,还有利弊都讲了,现在就看袁绍怎么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