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孔顺说的法子很不错,简单有效,而且是四个城门都能动手,就算中间有意外,也足够他将城池拿下。
但是,虽然一开始孔顺就给了李易一个小人的印象,危难时刻卖主求荣并不稀奇,可是,万一人家只是看上去轻浮无状,其实却是暗藏忠义,要诈降给他挖坑呢?
还有,即便孔顺是真的要背叛袁谭,做的事情也是对李易有利,但李易本就稳操胜算,让孔顺卖一座随时能到手的城池,虽然有利,但还不至于让李易眼馋。
一番衡量之后,李易笑道:“孔主簿所言,我心甚慰,只是如此大功,不知孔主簿有何要求,呵呵,你尽管直言,我素来赏罚分明,绝对不会委屈你的。”
孔顺松了口气,对于要求,他自然是有的,但他也不傻,这种事情肯定不能明着说。
“大将军宽厚,真是折煞孔某了,能为大将军效力,本就是莫大的恩赐,孔某安能贪得无厌?”
孔顺又一次对着李易下拜,现在他几乎是每次说话都要拜一拜李易,可谓是恭顺到了极致。
李易目光瞥向自家的几个谋士,蒯越面露笑容,鲁肃脸上无悲无喜,虞翻眼里明显透着鄙夷,三人神色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的对李易点了点头。
孔顺的表现实在太到位,所有人都不认为其中有诈。
李易颔首表示了解,但他却没有应下孔顺的计策,反而问道:“如今城内情况如何?”
孔顺一怔,然后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大将军是说城中兵马,还是袁大公子本身?”
李易笑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你都与我说说。”
“大将军如今谨慎,果然名将,顺拜服!”
先顺手送了李易一个马屁,孔顺这才一边想一边说道:“因为袁大公子不许败兵进城,如今城内兵马满是抱怨之声,而且不止兵马,将官们同样心有不满,顺来见大将军之前,韩猛还因此与袁大公子发生了争吵,甚至是公然指责!”
将韩猛与袁谭争吵的详细过程说了一遍,孔顺继续道:“如今城内人心惶惶,兵马将校皆敬畏大将军威名,根本不敢言战,若不是有城池拦着,怕是早就逃了!”
“这些情形袁大公子也都清楚,但没有解决之法,虽然袁家素有威望,但也只能压着兵马不生变乱,官吏勉强维持城内秩序,至于鼓舞军心,振作士气,却是完全不能,所以,今次袁大公子让顺连夜出城来见大将军,想要赎回田丰与颜良二人,并未是爱惜其性命,而是希望有人为他主持大局,而且将来败退河北,也方便有人为他顶罪受罚!”
孔顺虽然是个小人,但行动上也算是果断,既然决定投靠李易,直接就把袁谭给卖了个干干净净,一点不带隐瞒的。
李易点了点头,对于韩猛与袁谭之间的事情,颇为感兴趣。
白天两军交战的时候,李易是打算将韩猛一并留下的,哪想到最后韩猛居然小宇宙爆发,愣是带着人将他的包围圈给扯出一个口子跑了出去,让李易很是遗憾。
不过现在看来,韩猛与袁谭之间出现了矛盾,那么韩猛的脱身就未必是祸事了。
“你说,如果叫韩猛投靠与我,这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以大将军威名,韩猛必然也是仰慕大将军的,只是韩家根基在冀州,而且韩猛叔父韩琼,同样在袁将军手下为将,且很是被重用,有此顾虑,让韩猛倒戈怕是有些不容易。”
孔顺见李易对韩猛感兴趣,虽然是如实回答,可心中也在掂量,他跟韩猛不是一路人,如果韩猛也投了李易,对他不见得是好事。
李易自然不知道孔顺的小九九,又问道:“原来如此,不过,若是只让韩猛反了袁谭呢?”
“大将军是说……”
孔顺心中有些不太确定李易所指,思考了一会方才说道:“韩猛顶撞让袁大公子不喜,只是大公子手下无人可用,轻易也不会在此时为难韩猛,不过顺私下里猜测,大公子虽然喜怒不外露,但内心必然是对韩猛极为不满的,回到河北之后,多半要对韩猛发难。”
孔顺的话让李易很满意,他又问道:“既然这些事情你知道,想来韩猛自己也明白,是也不是?”
“大将军慧眼如炬!”
李易呵呵笑了笑,道:“假如韩猛听说袁谭要害他性命,你说,韩猛是束手待毙,还是怒而反抗?”
“这个……多半是要反抗的。”
孔顺语气犹豫,很害怕韩猛成为这件事情的关键,进而少了他的功劳,那可就坏菜了。
李易并不知道孔顺的心眼那么小,但做了这么久的上位者,自然明白叫人办事,必要要有利益引诱才行,确定了韩猛可以利用之后,李易心中便有了一个更大,获利也更为丰厚的计划。
起身,李易在孔顺面前踱了几步,忽然问道:“你今生志向为何?”
孔顺一愣,虽然反应不古来,但还是本能的说道:“能为大将军牵马坠蹬,孔顺死而无憾!”
李易张了张嘴,他感觉有些心塞,周遭其他几人也面露鄙夷之色,虽然他们都经常拍李易马屁,但马屁只是工作中的调剂,拍一拍其乐融融,有益身心健康,但孔顺这家伙却是见缝就插针,直接把拍马屁当做主业去做了。
李易忍不住在孔顺身上轻踢了一脚,冷声道:“好好说话,牵马坠蹬的人有的是,你志向如果只有如此,城破之后我就叫你回家种地!”
“大将军教训的是,大将军教训的是!”
孔顺连连作揖,他已经听出来李易有点不高兴了,赶忙试探道:“为大将军冲锋陷阵,攻城拔寨?”
李易不禁伸手捂了一下额头,暗骂小人果然就是小人,不能共谋大事。
见李易情绪不好,孔顺无奈讪笑,他是真的领会不到李易的想法,这种情况自然是拍马屁最安全了。
吐出口浊气,李易指着孔顺,直接问道:“建功封侯,福泽子孙万代,你想不想!”
孔顺吓了一跳,他能一直安稳的待在袁谭身边,却没有谋求更进一步,是因为他有着自知之明,知道太大的事情自己罩不住,所以李易问志向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往大了说,却不料李易更狠,直接问他封侯的事情。
孔顺不安的看了一下李易的眼神,确认李易不是开玩笑,这才小心应道:“自然是想的,只是顺才疏学浅……”
李易挥手打断了孔顺的话,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想要封侯拜相,一半是凭的真本事,一半是机会,甚至机会更加重要,现在,我这里就有一个机会,只要你能让我满意,你,还有你那位朋友,待天下大定,我就让你二人一起封侯!”
孔顺心里砰砰乱跳,李易这话透露的信息实在太大,给他封侯就算了,更要命的是李易那改朝换代的意思,实在叫人害怕。
但比害怕更多的,还有激动。
咽了咽口水,孔顺咬牙道:“大将军尽管吩咐,孔顺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易呵呵笑了一声,然后亲手将孔顺伏了起来,微笑道:“放心,既然你投效于我,我自然不会让你去趟那刀山火海,相反,我还会送你一件大功劳,只要你……”
李易将要做的事情给孔顺交代了一遍,孔顺脸色一阵变换,他原本的打算就是一锤子买卖,将袁谭卖个好价钱,之后纵然在李易手下不得重用,但也能混个半生富贵,反正李易为了收买人心,不可能对他们这些“有功之人”不利。
可现在李易瞧不上这一锤子买卖,而是给了他一个大任务,这就很危险了,一旦出了差错,肯定是人头落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