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113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就比如历史上许褚的儿子,因为一点小事就被钟会那孙子给砍了,但只要有李易在,只要他那些功臣们的子孙别故意作死,那种事情基本不可能发生。
但是,一个人的感情能维持多久?
李易已经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他的寿命非常悠长,慢慢的,往日功臣们的印记消失,后背们争气也就罢了,要是没本事,很快就会脱离李易的视线,被他遗忘。
与此同时,李易还会不断提拔新的可用之人,给他们发福利,往现在的蛋糕中注水,稀释,等到这个蛋糕维持不下去了,就干脆抛弃,换个新蛋糕,再喂养一批新人,淘汰掉那些无用的,已经废掉的人。
总之,蛋糕和切刀都在李易的手里,能够被他喂养的,永远都是对他有用的人。
在心里暗暗谴责了一下自己的人品,李易对黄月英说道:“你且在这边稍等,我与他们到外面说话。”
吩咐罢,李易又看向那些个被他花大力气搜索,或者干脆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女护卫,让她们好好保护黄月英,然后带着众多官员离开了小院,在外面找了一个凉亭坐下,笑眯眯的看着众人。
过了一会,直到众人都被李易看的有些不自在了,这才缓缓问道:“今日我邀诸位来此,张口钱财,闭口钱财,所谈都与利益相关,你们说说,这算不算是有些太过市侩了?”
众人一愣,本能的就想否认,毕竟哪个活腻味了,敢说李易市侩?
而且,李易虽然经常谈钱,却并不吝啬,他花钱也是哗哗的,将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民生、军队以及工坊上面。
这能算是市侩?
只是,他们一时却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李易否认,因为在钱的方面,李易也确实是贪的狠。
就比如说李易给马家的聘礼,一万斤白纸,看上去很厉害,但知道成本的人都是暗暗吐槽,觉得李易是白捡了个大姑娘。
见没人给自己拍马屁,李易故作不悦的哼了一声,然后继续说道:“亏得我用心良苦,你们可知道,今天看到的这些东西,有多少是给你们准备的?”
一听这话,众人脸上很快就露出喜色,然后有人忍不住问道:“主公难道是说,这些也与之前的一样?”
第749章 矛盾
鹰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易斜了说话那人一眼,没好气道:“之前的那些可是白给的,这般美事只有一次,现在我要说的这些,都是要用功劳来换的。”
末了,李易又补充道:“打完河北,再用功劳来换!”
那人闻言,脸色讪讪,但眼底却透着一抹的喜色,其他人与他反应差不多,因为李易明确的表示了一个意思,打完河北就要称帝,然后大封群臣!
似乎是察觉倒自己的意图有些太明显了,李易忍不住笑了一声,但他的脸皮比较厚,并没有不好意思,眨眨眼就当自己什么都没说过。
轻咳一声,提醒众人回神,然后李易说道:“这是一件大事,关乎江山社稷,关乎尔等将来,同样也关乎天下百姓的将来,虽然还有时日从容布置,但我却不愿马虎,所以,与其将来匆忙,还不如早早提上日程,让大家一起参详参详,寻一个稳妥之策。”
众人齐齐一礼,表示一切都听李易的安排,不过所有人心知肚明,所谓参详,真的只是参详,李易心里的框架肯定已经搭建好了。
对此,众人只是比较好奇,并没有什么担忧,因为看李易的表现,任谁也不觉得李易是个打压功臣,甚至是从功臣身上割肉的人。
“军师!”
果然,李易没有让众人议论,而是直接点了蒯越,说道:“具体谈论之前,我首先有个问题要请教军师。”
“不敢,请主公示下!”
蒯越当即出列,态度恭敬。
李易眯眼做沉吟状,缓缓说道:“以军师博学,可知道,以大汉的广袤疆土,能容纳多少个万户侯?”
蒯越的智谋绝对是上上,也有随机应变之能,可听了李易的问题还是忍不住有些呆愣。
其他人同样一脸奇怪,不知道李易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难不成李易打算封一堆的万户侯出来?
有人下意识的摇头,虽然所有人都想当万户侯,但他们对自己的斤两还是拎得清的,最终也就是那寥寥几人有资格争上一争。
蒯越轻轻蹙着眉,虽然他现在经常都是直言敢谏的形象,可这个问题实在不好直接回答,斟酌了好一会,这才说道:“高祖平定天下,万户侯有三位。”
李易立即摇头,道:“三人太少,三十位如何?军师觉得这江山可能容得下?”
“嘶”
李易话音刚落,人群中就传来了吸冷气的声音。
站在李易对面的蒯越更是愕然抬头,若不是身后不断传来低语,他还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一户四人计算,三十个万户侯就意味着将有百万人脱离了未来王朝的赋税体系,这已经不能说是臭棋了,根本就是乱棋,这样的江山自一开始就是不完整的,根本经不起风浪,任何一场小小变动都可能动摇国本。
然而,在众人或震惊,或慌张的注视中,李易却是神色不变,完全没有说笑的样子,更没有因为众人的反应而有任何的动容。
几个原本想要劝谏的人犹豫了一下,将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去。
那些脑袋正发蒙的人也迅速的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李易是什么人,以布衣之身,凭一己之力成为中原霸主,可谓雄才大略,这样的人纵然会有疏忽,也绝对不会在封侯的大事上昏头。
那么,按照李易以往行事来看,此中必有深意。
蒯越也察觉到李易肯定另有所指,但他却摸不到脉络,想了想,只能如实说道:“自黄巾之后,天下疲敝,民不聊生,幸有主公不计个人生死,挽大厦之将倾,解万民于倒悬!”
先把马屁拍足,然后蒯越话锋一转,继续说道:“然,主公虽有平定天下之能,可百姓毕竟困苦日久,纵然百废待兴,但兴旺却非旦夕之能,于此时节大封有功之臣,我等二三人虽能受益,却是又要苦了天下人,还请主公三思。”
“还请主公三思!”
其他人也纷纷跟上,劝李易别一口气封几十个万户侯出来。
这倒不是他们大度,而是众人都知道,几十个万户侯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与其等着不存在的万户侯,还不如表表忠心来的实在。
李易从善如流,果然开始“三思”,片刻后,悠悠然叹息道:“我爱读史,每每看到过往英杰,都让我神往不已,感慨无缘与其相识,同样的,我也为其遗憾,多少风流人物,都是半生英雄,然后半生落魄,甚至干脆不得善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