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1155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校场上鸦雀无声,可士兵们心里却是惊得不轻,这些话语传魏延耳朵里并不奇怪,可魏延当众自己说出来算是怎么回事?
一时间,众士兵的眼中充满了疑惑。
“我还知道,你们有人对我不满,向我进言,我不理会,然后胆子大的就去找了陈刺史,甚至还有能人,拐弯抹角的竟然联系上了主公亲卫营的典韦将军,准备直接向主公告状。”
说着,魏延往典韦那边看了一眼,后者面无表情,魏延心中却是感慨的厉害,他虽然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挺混蛋的,但也没想到这帮士兵这么能折腾,为了干倒他,真是能告的地方都去告了一遍。
深吸口气,魏延继续道:“然而,多次状告弹劾,我魏延始终安然无恙,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
“狼狈为奸!”
忽然,队列中传出了一声大吼,显得极为刺耳,所有人都像那声音看去,原来是个一脸义愤填膺的屯长。
魏延没有恼火,也没有纠正军纪,而是对着骂他那人问道:“我与陈刺史狼狈为奸还能说得过去,可是,有人都告到了主公那里,以主公英明神武,为何一直未对此事发声,你说说,这又是为什么?”
刚刚喊话的屯长不出声了,继续对魏延怒目而视,但他心里倒是真的想不通,李易为何如此放纵魏延?
不仅是他,其他士兵同样想不通。
这里的一千五百人都是跟着李易打过仗,见过李易,甚至在一个大锅里面吃过饭,无论魏延的表现怎么糟糕,他们从未怀疑过李易的问题。
或者说,他们对魏延不满,根本矛盾就是认为魏延对李易不忠。
不然他们只是一个小兵,魏延虽然胡来,但也没去欺负他们,他们犯得着去和魏延过不去?
在众人正疑惑的时候,魏延转身,对着典韦拱了拱手,道:“请典将军,宣读主公军令!”
说罢,魏延当即俯身下拜,紧接着,徐盛、徐琨,还有台下的一千多士兵,也都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典韦走上最前,从怀中取出军令,朗声说道:“黄河凶险,征战不易,强行攻取,纵然得胜,兵马也必然死伤惨重,故,命魏延在高唐,以轻佻之举,使袁谭等人放松警惕,魏延忍辱负重,暗中经营半年,收获斐然,今日时机已至,命魏延为东路讨逆大军先锋,节制青州各营兵马,青州大小武官员,一切依其军令行事,若有不从,斩!”
典韦宣读完毕,本就安静的校场更是落针可闻,只有呼吸声不断起伏,军令中只是短短的几句话,可信息量却是太大了。
魏延这半年多的胡闹,竟然全都是李易的命令,为的只是让袁谭轻敌,难后方便渡河,一击破敌?
咪咪阅读app
“魏延接令!”
一声大吼,让众人回过神来。
魏延起身,双手从典韦手中接过军令,然后右手持令,左手按剑,端立于点将台前方,面容冷峻的看着面前的一千多军士,众军士下意识的站直身子,目光也不自觉的从之前的愤懑不满,变回了原本的对上官的敬畏,还有,跃跃欲试。
“抬进来!”
随着魏延法令,只见百十个军士从校场外进入,四人一组,用木杆抬着二十口大木箱子走了进来。
这些人来到点将台,有几口箱子被搬了上去,更多的却是堆在了点将台下面。
魏延也不言语,噌的抽出腰间长剑,猛的斩在了一口箱子上,然后用力一踹,箱子裂开,只听哗啦啊一阵响,从箱子里掉落出来的,竟然是一块块的金饼。
军士们见状,目光中不禁多了一抹灼热。
魏延如法泡制,又劈开了其他几个箱子,其中赫然也是满满的金饼,被魏延将箱子踹倒之后,干脆直接铺满了小半个点将台!
“你们都看到了,这是什么,这是金饼,只这么一块,就能让你们一辈子衣食无忧,而这些,都是为魏某按照主公的吩咐,从对面赚来的。”
魏延捡起了两块金饼,拿在手中示意了一下,然后仍在地上,大声道:“但是,这些钱财虽多,魏延却不敢擅取分毫,因为主公说了,这些钱财都是给你们准备的,只要你们有胆量跟着魏某杀过黄河,这些钱财就是你们的,纵然你们战死,这些钱财也会送到你们的父母妻儿手中,原本的抚恤,也会翻倍!”
“现在,我问你们,谁愿意为主公效死,跟着我杀过黄河,争取主公北伐河北的首功!”
魏延高举军令,手中长剑斜斜指向黄河对岸,目光灼热的看着台下的一千多将士,他知道,这些人肯定不会让他失望。
“小将愿为主公效死!”
几乎是魏延话音刚落,就有人做出了回应,正是之前唯一敢出声质疑魏延的那个屯长。
魏延正要嘉奖其几句,下面众军士的声音就接连想起,并很快连城一片。
“愿为主公效死!”
“愿为主公效死!”
“愿为主公效死!”
虽然只有千余人,但此时气势却是堪比万人。
能被李易跳出来留在高唐的,本来就是对李易最为忠心的人,为李易卖命不在话下,更何况,魏延又开出了那么高的赏金,乱世人命不值钱,对许多穷苦人来说,真死了也不亏。
魏延自己也是热血沸腾,两眼放着精光,有这千余精锐,莫说杀过黄河,便是会一会袁谭主力,又有何妨?
用力一挥手,让士兵们安静,然后魏延下令道:“所有屯长以上,速来见我,其余将士,解下外甲,换上内甲,一人领一柄连弩,一刻钟之后,同我登船渡河,记住,大丈夫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喏!”
很快,随着魏延军令的下达,高唐的军营被封闭了起来,那些曾经被魏延视作亲信狗腿,其实就是当做车夫苦力来用的青州本地兵马,全都被勒令留在营中,不许外出。
如此举动自然是为了保密,魏延在亲身体验了一把腐败之后,深知财帛对兵马的腐蚀是多么严重,于是,在开战之前,这一千多的青州兵直接就被魏延以不信任的理由给放弃了,无缘了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战。
不过,更多的青州兵,却是已经踏在了支援高唐的路上。
就在魏延宣读军令的两天前,周瑜与霍峻各自率领一万青州军,先是以调防为由,离开各自的防区,半日之后,忽然开始向高唐疾行,如果不出意外,他们这支人马将会在魏延登岸的当天下午到达高唐渡口,为魏延提供后续支援。
至于袁谭是否会提前得到消息,进行针对布防,这点他们完全不担心,因为在行动之前周瑜等人已经实地走了五六遍,在时间上做到了万无一失,哪怕袁谭的细作是第一时间发现他们得行军异常,并做出正确判断,但等到消息传入袁谭耳中,也必然是在魏延登岸的半日之后。
而那时,数万大军开始渡河,袁谭再行调兵遣将已是回天乏术。
这还是对袁谭最有利的情况,事实上,袁谭得到的消息时间只会推后,不可能提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