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无疆

第84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别理他,那是大成和蒲燕的事儿,不该我管。我早就说过,要想修县委县府大楼可以,得长命,合约签得有付款时间,就得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来办,甭想提前拿到。”陆为民眼皮子都不抬,只顾着看手中的规划图。
丁贵江忍不住笑出声来,当初县里人都知道康明德在双峰是陆为民的铁杆支持者,洼崮联合工业园区的基建项目不少都是民德公司拿下,到阜头这边来之后,民德公司发展也很顺利,丁贵江和对方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觉得这位康总还是挺爽快一个人,也没什么心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康明德民德集团实力雄厚,愿意垫资,这也是要在阜头拿建设项目的首要条件。
但即便是这样,县委县府大楼的项目合同也显得太苛刻了,丁贵江不知道这是不是康明德为了讨好县里拿到其它工程或者是觉得他和路为民之间的特殊关系,能够在合同约定的付款时间之前拿到工程款,总之,丁贵江觉得这个合同的条件苛刻程度,恐怕除了民德集团之外,没有其他人愿意干。
阜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包括地区里边甚至省里不少建筑公司纷至沓来,都想在这个火热的建筑市场上分一勺羹,阜头县里也是来者不拒,但是一个条件就足以让很多资金不足的建筑公司打鼓,那就是苛刻的付款条件,基本上都要求垫资建设,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才会分步骤付款,工程验收合格也要等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拿到后续款项。
丁贵江分管建设这一块工作也有些年成了,在他看来如果是上一届的县委县府,你要搞这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根本想都别想,因为根本就没有哪个建筑公司愿意承建阜头县的政府工程,明知道拿不到钱,谁肯来当傻瓜砸钱打水漂?
但这一切都在陆为民来之后骤然巨变,阜双公路阜头段就是一个典范,之前姜开全和钱书理与他求爹爹告奶奶的请陆海集团续建阜头段,但是遭到断然拒绝,无论县委县府如何承诺,陆海集团都不肯同意,但是在陆为民一出任县委书记之后,陆海集团二话不说,就开足马力动工续建,根本不考虑是否能拿到工程款的问题,这就是信誉,陆为民在双峰建立起来的信誉。
同样在阜头如此苛刻的条件下,仍然有无数建筑公司愿意来承揽项目,正如一些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所说,无他,虽然阜头县的条件苛刻,但是工程款能准时拿到,绝不拖延,绝不违约,不像有的政府,官司打到法院,判决了一样拿不到,在这一点上陆为民和宋大成是公开承诺过的,也正是这一点才赢得了这些承建单位的认可。
拿陆为民经常公开宣称的话来说,政府的信誉高于一切,一级政府可以贫穷落后,也可以犯错,但是绝不能失信于民,丧失了信誉的政府无异于自杀,做人如此,政府更当如此。
第五十三章 愿者上钩
康明德乐呵呵的走到陆为民身旁,也不插话,只是陪着笑脸看着陆为民和丁贵江看着规划图。
陆为民也不理他,倒是丁贵江和康明德打了个招呼。
“老丁,县城大架构已经出来了,现在就是怎么着去描绘这张图了,阜河二桥估计至少还要一年才能建成,但是我们现在就要考虑二桥一旦建成之后,我们整个城区的变化。”陆为民手指在规划图上指点着,“环城路一旦建成,我们老城区和新城区就既合理划分开来,又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工业园区的距离不近不远,也留有余地,同时梅坞那边也能通过阜河大桥和二桥连为一体,整个阜头县成就算是活了起来,我不敢说多了,十年内我们阜头县城大格局就定下来了,就再也不需要东拆西补。”
“陆书记,只是这新城区和工业园区的盘子不小,得多少东西才能填充满呢,我们的城市人口,呃,太少了,就算是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但是我总觉得在我们阜头……”丁贵江摇摇头,他也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眼窝子太浅,还是陆为民格局太大,他估摸着这全地区里边只怕除了丰州市的规划格局比阜头强外,其他任何一个县的规划都不及阜头一半。
陆为民自然清楚丁贵江感慨之余的言外之意,阜头的城市规划看起来有些太超前了,显得有些大而不当,甚至可以说相当浪费,不少土地就可能要荒废多年才能得以开发过去,但陆为民知道这一步必须要走出去,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前瞻性,超前一步的必要性要到那个时候才能见得出来。
“老丁,城镇化和工业化必须要相辅相成,如果只是单纯的城镇化,没有产业支撑,我们阜头现在这个城区规划就有些不切实际了,但是如果我们有产业支撑,那么这就不算什么,老丁,算一算咱们今年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的情况吧,现在建成投产的企业已经多达十九家,嗯,按照老尹所说,这一段时间几乎没一个星期都有一家企业投产,现在工业园区的工人数量已经超过了八百人,而我们当初承诺配套的职工宿舍基本上要告罄,老糜和我说,后续入驻企业对这一点的要求很坚决,希望县里能够继续这个政策,按照已经和我们签约和正在建设的企业数来计算,也许明年工业园区的工人数量就会超过三千甚至四千人。”
陆为民语气里充满了淡淡的骄傲和自信,但是丁贵江却忍不住皱皱眉,“陆书记,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来自我们县里的农村,也有一部分来自外县的农村,他们不可能长期在这些企业里工作,住职工宿舍那也只是暂时的,他们以后可能要结婚成家,年龄大了之后,就会回农村里去,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留在县城里,这些人不太可能变成城镇人口。”
“那老丁,我问你一句,你心目中的城镇人口是哪些人?我是指日后新进入的城镇人口,他们的来源是哪里?”陆为民微笑着反问。
丁贵江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认可陆为民提出的城镇化是大趋势这一判断,但是总觉得像这种在私营企业里打工的工人不太可能变成县城人,而会回到乡里去,但是正如陆为民反问的,那城里人该由哪些人来构成?
“老丁,你不是觉得咱们阜头日后的县城人就是那些大学毕业生或者干部们吧?”陆为民见丁贵江无法回到,忍不住揶揄了一句。
“陆书记,他们这些在城里打工的工人,户口都是农村户口,虽说现在粮食供应不受限制了,但是他们老了怎么办?他们不是国营企业职工,老了之后没有退休工资,老了之后只能回农村里去,养儿防老,他们还得靠儿女养老,怎么可能在城里生活?所以他们不可能变成城镇人口!”丁贵江终于开始反驳。
“这是一个问题,就目前来说似乎还无解,但是随着我们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度进一步加快,我想这个问题中央很快就会提上议事日程,私营企业也好,股份制企业也好,甚至个体工商户雇佣人员也好,以后都会逐渐通过法律的形式来解决养老金问题,这需要一个统筹的社会保障机制。”陆为民略加思索之后很快回答道:“至于户口反而不应该是什么问题,在粮食供应问题不是问题之后,户口的意义也就是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社会资源存在很大区别,但是城镇化会逐步抹平这个差异,当然,这可能要求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投入更大,这也是一个矛盾,但社会本身就是在矛盾中发展。”
“陆书记,你的意思是说这些在外资企业或者私营企业打工的工人日后都会和国营企业职工一样享受退休工资?”丁贵江吃了一惊,有些不敢相信。
“老丁,其实中央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了,社会保障机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养老保障,要推进城镇化,这个问题肯定要解决,诸如医疗保障和低保机制这些都会逐步建立完善起来,所以你认为这些在企业中打工的农民无法变成城镇居民并不正确,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需要将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这是必然过程。”陆为民相当肯定的道。
见丁贵江还是有些将信将疑的神色,陆为民也知道现在自己这个观点未必有多少人相信,九十年代中期城镇户口还是一个相当诱人的东西,除了考大学、干部转业、招工等几种有限的手段,要想从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几乎没有其他渠道,而城镇户口也就意味着在国企招工就业等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同时也可以享受到城市社会资源的保障,所以像陆为民提到的农民进城打工也可以变成城镇户口,甚至还要享受养老保障这种提法,不是没有人提起过,但是要付诸实施似乎还有些不太现实。
“老丁,这是一个大趋势,经济要发展,工业化是必然,那么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劳动力转化也就是大趋势,怎么来解决这一部分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是中央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作为政府你的职责就是要引导发展,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指望着发展经济不解决问题。”陆为民很淡淡的道:“虽然现在我们很多地方的政府还没有这个意识,但社会的发展会迫使我们认真考虑并解决这个问题。”
这种情况下,丁贵江也只能默默地点点头,陆为民说得这样肯定,他纵然有些怀疑,也不可能当面反对。
陆为民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道:“所以随着城镇化提速,越来越多的拥有农村户口,但是已经不太可能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会进入城镇,比如普通生意人,商贩,服务业者,以及那些具有一定技能已经能够通过他们的双手在城镇中牟取到一份维系他们生活的打工者,他们和他们的妻儿会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准城镇人口群落,只要条件合适,他们就会逐渐演变成为城镇人口,这就是我们日后城镇化的主流人群,而作为一级政府,我们的职责就是要帮助这些人群更顺畅更成功的融入到城镇中。”
“我们阜头工业园区不断入驻的企业为阜头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希望,而大量进入的企业又会把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劳动力,而这种相互促进的带动作用就会使得我们阜头城市发展进入一个快车道,具有灵敏嗅觉善于抓住机会的企业家是不会放弃这种机遇的,老康,你说是不是?”
陆为民突然抬起目光,似笑非笑的看着站在一边一直笑嘻嘻听着陆为民和丁贵江对话的康明德。
“啊?是啊,是啊,阜头的确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否则民德集团就不会来阜头发展了。”康明德下意识的迎合着陆为民的话题,突然间觉察到陆为民似乎话里有话,有些狐疑的抬起目光看着陆为民道:“陆书记,我怎么觉得您好像话里有话啊?呃,是不是又有什么事儿需要民德支持?”
“老康,你觉得我是那种人么?该付给你们民德集团的款项,阜头县政府不会少一分钱,也不会耽搁一天时间,我的作风你不是不清楚,也许条件不那么令人满意,但是承诺的东西从来不会食言,否则民德集团也不会这么大方替阜头县政府垫资了。”陆为民淡淡的瞥了一眼康明德,这家伙的确感觉的确够灵敏的,自己刚刚有点儿意思,这家伙就嗅出味道来了,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看这家伙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不,陆书记,我不是说这个,我知道阜头县政府该付给我民德集团的钱不会有问题,我是说您刚才的话语里好像在提醒我什么,嗯,机遇,陆书记,你是不是在暗示我民德集团在阜头又面临着一些机遇?”康明德盯着陆为民道:“能不能说出来听听?”
第五十四章 对手
陆为民很大气的一挥手,让旁边的何明坤来把图纸展开,目光中洋溢着激情和自信。
“老康,我不信你看不到。刚才我的话你也听到了,如果你认同我的观点,那么你看一看,环城线让我们的老城区和新城区以及工业园区联系起来,而阜河大桥和阜河二桥又让梅坞镇和日后的文化旅游影视产业基地与河这边儿联系起来,在未来,或许还会有三桥和四桥建成,也就是说我们阜头县城的整个规划就在这里,到明年年中,我们的工业园区至少会有接近五十家企业,拥有工人超过四千人,文化旅游影视产业基地的阜天荡水寨马上就会动工兴建,而伴随着企业数量的猛增,影视基地的启动,阜头将会成为一个投资热土,城市人口将会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呈现出暴增的态势,那么我们阜头县城对商业和服务业的需求将会是无比巨大的,而现在我们的阜头县城显然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
丁贵江和康明德以及何明坤都听出了陆为民话语中显而易见的意思,商业和服务业,也就意味着商业区。
“我们阜头的县城比较特殊,大家都知道阜城镇老街道具有悠久的了历史和浓郁的明清和民国风情,这是一份宝贵资源,四大古镇的风情旅游源于此,所以按照我们和中昌旅游影视基地股份公司的约定,在阜城我们会尽可能保持原有格局,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在老城区内进行大规模建设,也就意味着我们县城日后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都会在新城区,但是由于我们老县城日后的发展的需要,我们规划的商业区将不会离老城区太远,嗯,老康,县政府在环城线和阜河大桥交汇处立起的县城中远期规划图恐怕你也看到了,商业区将会在新城区靠近老城区这一线,而现在这一线还是一片空白地带,怎么样?”
陆为民扬起下颌,微微一笑,“佰达公司那边我已经发出了邀请函,陆海集团那边我也放了信儿,包括远东实业,他们都有些兴趣,老康,民德集团有没有兴趣?”
康明德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郁闷,他本身就是为此而来,看来自己早就在对方设计之中了,佰达公司、陆海集团,这些都是以往在双峰时合作过的了,只不过那时候民德还是纯粹的建筑商,现在民德已经在丰州打开了局面,已经不满足于只做建筑商,对方显然也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挑逗”自己,只不过这一次还多了一家远东实业。
“陆书记,我听说了县里有统一建设阜城商业城的意图,民德集团对于为阜头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很感兴趣,只是我想了解一下,阜城商业城的规模和运作模式……”康明德眼睛中闪耀着熠熠光芒,忍不住舔了一下嘴唇。
陆为民心中暗笑,佰达公司那边他的确放了信儿,那边也的确有些兴趣,但是佰达公司主要是从事参股运营,本身资金实力有限,而陆海集团更多的从事基础建设,像这种商业项目的投入,未必有多大兴趣,只是提了一提,远东实业近期投资了几个项目,资金投入很大,恐怕要缓一缓才行,他的目的就是要吊起康明德的胃口,让民德集团和佰达公司来搭档,承担起开发阜城商业城的重任。
康明德的民德集团这两年发展很快,不能不说这个文化不高的家伙在商场上的运作能力和嗅觉,经开区和丰州市那边民德集团拿下了不少建设项目,尤其是在丰州市那边的市政项目民德集团接下不少,而和金融系统的良好关系也使得民德集团不像其他私营企业那样在融资贷款上饱受限制,当然这也和民德集团比较严格的遵循了信誉至上这一原则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当初陆为民还在洼崮时给康明德的建议,一个私营企业要想突出重围,关键一点就是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让自己的品牌信誉成为金字招牌,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和国营企业竞争,尤其是在于金融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
对陆为民的建议康明德很重视,这几年中也坚持了这一点,也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民德集团发展相当顺利,在私营企业中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现在康明德已经是双峰县人大代表,在九十年代中期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老康,这个情况你需要和县政府具体谈,我只是给你一个提醒罢了,阜城商业城规模不小,所需资金庞大,民德集团要想扛起,要有充分思想准备,我不希望看到烂尾。”陆为民轻轻一笑。
“陆书记,我老康什么时候怂过?资金问题我心里有数,没有把握的事儿老康也不敢在您面前来充场面,老康的性格陆书记您是了解的。”康明德被陆为民的激将法激起了雄心壮志,“民德一直在建筑行业发展,现在就是需要一个机会来突破,当然民德也会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合适的合作伙伴。”
陆为民满意的点点头,他很欣赏康明德的这种性格,自信但不狂妄,很善于寻找合作伙伴借势,这一点上康明德文化不高,但是却比很多企业家更聪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