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萧书记可能要接替常书记的工作?”关恒话题转移到地委那边。
常春礼年龄虽然还差一点儿,但是他的性格和丰州地区对他的反应使得省里边对他的安排一直有些犹豫,照理说上一次苟治良离开,本来他是最理所应当接替苟治良位置的人,但是省委显然没有考虑这个安排,这大概也让常春礼死了心,所以工作上也没有那么积极了,加上年龄优势不再,所以也在考虑寻找一个更合适的位置。
“常书记往哪里走还不清楚,但是应该是基本敲定他要离开丰州了,听说他想回黎阳去,他家都一直还安在黎阳没有搬回来,黎阳地区人大工委书记年龄到了,他大概是想去接任黎阳地区人大工委的位置吧。”
照理说常春礼现在是副厅,黎阳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是正厅,他这要去担任黎阳地区人大工委主任是升一级,但是常春礼距离退二线下来还有两年,如果主动把地委副书记这个位置腾出来,省里边也许会考虑这一点,给他解决这个正厅职位。
常春礼要走,分管经济副书记这个位置就空出来了,萧明瞻接任是顺理成章,萧明瞻本来就是从古庆县县长、县委书记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后来有担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副专员,所以对经济工作很熟悉,也算是回归本行。
加上已经确定要到省供销社担任副主任的蔺春生,地委里边顿时就会空缺两个位置出来,王自荣接任蔺春生的地委秘书长一职基本上是铁板钉钉,没什么变化,但是纪委书记这一职位空出来又引起无数人的瞩目,毕竟纪委书记是担任地委委员是必须的,而且如果稍微打磨一下熬熬资历,日后兼任地委副书记也不是不可能,萧明瞻就是典型范例。
“常书记回黎阳?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黎阳条件的确要比我们这边好多了。”关恒言不由衷,“王专员担任地委秘书长,我听说韩专员有意想争取纪委书记的位置呢,如果是这样,副专员位置一下子空缺两个出来,陆书记,您就没有一点想法?”
“我?”陆为民微微一愣,若是说半点没想过,那也是假话,但是陆为民知道至少现在自己还是浅了一点,一年多一点的县委书记晋位副专员的不是没有,那起码也是在县长这个位置上熬炼相当资历了的,像自己这种担任县长也只有一年多时间就担任书记已经很惹人眼目了,担任书记又只有一年多时间,要想骤然再跳上一个台阶,只怕就真的要引起轩然大波了,上边不会不考虑这一点,他有这个自知之明,“如果是明年这个时候呢,也许我可以搏一搏,现在,我还差了一些,我估计魏宜康大概有希望吧。”
第七十七章 要有想法才行
听得陆为民这么说,关恒摇摇头:“陆书记,我不赞成您这种观点。”
“哦?怎么说?”陆为民知道关恒怕是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他也想听听这位在官场上浸淫很深的老手意见。
“副专员由各县县委书记或者地直机关重要部门一把手升任已经是一个惯例,但近年来由县委书记升任的几率明显大于地直机关重要部门一把手,这证明上边对县委书记的重要性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关恒慢条斯理的梳理自己的观点,他知道陆为民内心怕还是有些犹豫的。
面对这样一个机会谁也无法放下,但陆为民说的也有一定道理,那就是他的资历实在太浅,不仅仅是在县长和县委书记位置上,而且前面他在副处级职位上的时间也太短。
这是陆为民最大短板。
但陆为民也有强项,经济工作的突出表现让人无法忽视。
而现在之所以上边对县委书记这个岗位越来越重视,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县委书记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魏宜康和陆为民都是明证,一个县委书记的变化足以给一地发展带来巨大变化。
上边对副厅级干部的选拔提拔越来越重视从县一级干部成长起来的人选,尤其是县委书记这个岗位上表现突出者,这是不争的事实。
王自荣就是其中典型,他担任淮山县委书记也不过两年多时间就提拔为副专员,而且是众望所归,毫无悬念,足以证明这一点。
这也意味着,上边提拔干部,并非很注重你在县委书记岗位上干了多久,而是要看你在这个岗位上是否干出了成绩,当然资历也是一个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
关恒之所以觉得陆为民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因为他觉得陆为民在双峰和阜头搞经济工作表现出来的才能已经获得了一致认可,即便是陶行驹这种对陆为民很不待见的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这是一块巨大砝码,极有分量。
诚然,魏宜康对陆为民构成了很大挑战,在于魏宜康的竞争中,陆为民不占上风。
魏宜康在古庆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至少表面上并不逊色陆为民太多,而他在资历上要比陆为民强太多,加之陶行驹肯定希望能够有一个对他工作加以支持的角色进入行署班子,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帮魏宜康下大力气,所以明面上看陆为民不占优。
但目前的局面是一旦王自荣担任地委秘书长已经成定局,而韩德凯是否能接任萧明瞻的纪委书记还存有悬念。
如果只有一个副专员职位,的确有很大可能会是魏宜康,但如果有两个空缺,那么从平衡的角度考虑,未尝不会有陆为民的机会。
即便是退一万步说,韩德凯未能接任纪委书记,或者在第二个副专员人选问题上省里另有考虑,你陆为民去争取过,努力过,但是失败了,也会给省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而且这种弥补心态人皆共有,那么只要有下一次机会,那么也许就该是陆为民了。
所以关恒认为无论成败与否,陆为民都要去争一争,而且要以全力以赴的力度去争取。
听得关恒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陆为民沉默不语。
他也想过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副专员职位的情况下自己要争,难度的确很大,不说省里会不会派人来,面对魏宜康,他的胜算不大。
资历这块短板是需要经历和时间来沉淀的,毕竟他现在工作时间也不过六年,面对魏宜康这种已经工作二十余年的老资格,上边儿无论是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会考虑魏宜康。
一句话,你年轻,你还有的是机会,就足以堵住任何人的嘴。
而且说实话,从内心深处来说,他现在不是很想离开阜头。
阜头的大局面已经打开,可以说未来一两年里将会是阜头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而是最关键的一段时期。
他会让无数人见证阜头在这两年时间里的崛起,他有很大把握让阜头在未来两年里成为丰州老大,让大家见识一下什么叫超越丰州巨变的奇迹。
而有了这份资历,他可以傲视群雄,有足够的实力理直气壮的去踏上更高一级的岗位。
日后无论是谁来接掌阜头,都无法抹去自己在阜头留下的深刻印记,谈到阜头,都会下意识的提到他陆为民,就像他在丰州在洼崮留下的深刻烙印一样。
他喜欢这种感觉,很享受这种感觉,所以他更想多在阜头干一两年。
但关恒的话的确也有些道理,早上一步,那就意味着你在一个台阶上多积累一两年的资历。
越是往上走,就越是重视各个职位上锻炼资历。
你先上一步,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节约一两年,甚至可以在另外一个岗位的锻炼,这种锻炼在日后自己档案中会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
而正如关恒所说,退一万步,自己竞争未能获胜,但是可以在组织心目中留下一个深刻印象。
这份印象非比寻常。
在下一次机会出现时,这不是指在丰州范围内的机会,而是面向全省的机会,也许组织就会首先考虑自己,这很关键。
跳出丰州就是另外一个天地,树挪死,人挪活,一直在丰州地区工作未必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陆为民很清楚。
想到这里,陆为民微微笑了笑,“老关,其实如果我这一次真的上了,对你未必是好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