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第427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杜长史早上就去了白登山,王司马则是去了北城巡视新修的箭楼,各位参军暂时脱不开身,便由我来迎一迎各位。”陈宝儿扫了众人一眼,见他们都用端详审视的目光盯着自己,他便坦然拱了拱手道,“我年少不才,杜长史辟为宣抚司判官,兼都督府记室。得知朝中已经选定了都督府的属官之后,杜长史就已经命人腾出了一应屋舍,各位先行安顿,等杜长史回来再拜见不迟。”
陈宝儿说着便唤来了随从,谈笑间干脆利落地便把众人的住处指认了出去。一回头见众人脚下未动,他的目光便落在了苗含液身上,想了想就含笑问道:“敢问这位可是前来云州任宣抚副使的上党苗六郎?”
“正是。”苗含液因记室之名,陡然想起了这看似才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是何人,当即问道,“可是杜长史高足陈小郎君?”
“是,见过苗副使。”陈宝儿不敢怠慢,再次躬身行礼,随即笑道,“杜长史吩咐过,苗副使一行来了之后,便让我带苗副使一行在都督府和云州城四处转转。还请苗副使先行到院子中安顿,我一会儿就来拜访。”
这一路上,苗含液虽然自伤仕途不顺,但和这些刚刚入仕,甚至于不少在流外蹉跎多年,到手的第一个官缺却远在这云州的人相比,却已经算得上少年得志了。所以,他和其他人的交流并不算很多,只有进士及第的兵曹参军宋乃望,以及田曹参军张再水,和他还算略有些话说。此刻随着都督府的从人们分头领人去安顿,张再水便对苗含液低声说道:“杜长史看似周到,可咱们这些人不来,都督府也一样井井有条,未必就缺了咱们不可。”
宋乃望之前在城门口露了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咱们虽则没带家眷,从人也不多,但这都督府才多大,都安顿在这儿,那该有多逼仄?”
苗含液知道两人都是进士及第后经过漫长的守选方才谋到了这第一任官,要是其他的下都督府,这第一任就是各曹参军,算得上是高就了,可云州复置不久,整个云州也就只这一座云中县,百姓还没有军卒多,身为一年才几十个的金贵进士,自然心里有些不平衡。可是,他想到当初杜士仪受命前来云州上任的时候,马贼肆虐,外族虎视眈眈,而云州城口不足两千,田只有数千亩,可人家从正当红的中书省右补阙到这里来就任,却甘之如饴,便不太想和他们搭话。
“杜长史应该自有道理,别光顾着说话,先安顿好了再说。”
见苗含液说着就带了自己的从者和行李随人去了,宋乃望和张再水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兴阑珊。苗含液身为杜士仪的副手,都没计较什么,他们还能怎样?等到了各自的住处,发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己带来的人堪堪容纳得下,而且家具用具都预备好了,他们纵有怨气也稍稍平息了些。等到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外头传话说陈记室有请,众人自是复又来到了都督府的正堂前。
此次来就任的是四曹参军,并一位录事一位参军事,剩下的属官尚未到任,陈宝儿却是带着他们先看了长史集议的正堂,然后却径直到各曹吏房转了一圈。发现吏员都已经配齐了,众人自是面色各异,而陈宝儿敏锐地看出了他们的心思,索性便解释道:“先前朝中委任了前头几位参军的时候,因城中人口渐多,政务繁忙,杜长史就已经吩咐把各曹吏缺补齐,由几位参军每人多领一曹,这就算是暂时度过了难关。如今既有各位前来,都督府方才是真正上了正轨。”
“是啊是啊,如今终于有了帮手,我们也能透一口气了!”随着这个大大咧咧的声音,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正是崔颢。他用挑衅的目光瞅了苗含液一眼,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云州从一穷二白起家,现如今已经度过了最难过的关卡,要说各位来上任正是碰上了好时候。否则碰见围城那当口,那才叫欲哭无泪呢……哎哟,这位不是苗六郎么?你也调任云州了?真巧啊!”
这厮是故意的!
崔颢在两京亦是名声赫赫,然而这名声不是好名声,而是风流薄幸的恶名声。所以,他这一番缠枪夹棒的话固然说得苗含液面色不悦,其他人更是脸上挂不住。而他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又没有自报家门,宋乃望当即发作道:“苗六郎是云州宣抚司副使,我乃是云州都督府新任兵曹参军宋乃望,开元十三年进士,你是何人?”
“小崔,别老是出口不饶人!”此刻出言喝止打算反唇相讥的崔颢,稳步上前的正是王泠然。他随眼一瞟面色各异的众人,这才含笑说道,“在下云州功曹参军王泠然,开元五年进士,见过各位同僚。小崔是云州户曹参军,开元十一年进士。”
开元五年和十一年的进士!这应该算是前辈吧?
相比崔颢的出言不逊,王泠然这一句话顿时把其他人一下子噎住了。而紧随其后,又有一个约摸四十面相豪爽的中年人大步而来。
“这是咱们云州城的属官都到齐了?小崔和仲清既然都报了家门,那便轮到我了。我是云州司马王翰王子羽,景云二年进士。”
这时候,方才有人陡然记起,云州这些属官之中,除却杜士仪征辟过一位处士,其他都是至少进士登科,甚至还登过制科的风流人物?
第591章 当头一棒
王翰,景云二年进士,开元九年制科极言直谏科再次登科。
郭荃,开元三年进士。
王泠然,开元五年进士。
崔颢,开元十年进士。
加上杜士仪自己三头及第,小小一个刚刚复置的云州,竟是在眼下这些新属官上任之前,就有五人乃是进士登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外人看来,他们都是在朝中不得志,于是被左迁的典型。而随着苗含液等人的到来,再加上宋乃望张再水,进士的行列立时被扩充到了八人。这样一个空前绝后的豪华阵容,就是在那些大州也颇为罕见,就不要说云州这种边陲之地了。
所以,杜士仪还没回来,早一步回来的王翰便会同其他人,给了这帮心不甘情不愿到云州上任的新属官们一个下马威。苗含液见宋乃望和张再水一路上自矜进士金贵,瞧不起明经的两人,更瞧不起那些流外吏员出身的同僚,眼下却被王翰崔颢和王泠然等人噎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虽觉得他们尚未弄清楚状况便自取其辱,却还不得不为他们打圆场。
“我们尚未抵达,都督府中的屋舍便都已经安排好了,实在是多谢各位周到。”
“这是杜长史吩咐的,一来如今云中县廨尚未完工,县廨从县令以下都还没个影子,什么事都要都督府来出面,倘若住在别处,有什么事传信不方便。”郭荃不比崔颢攻击性强大,终究圆滑一些,此刻便担当起了解说的责任,“只不过都督府尚未完全完工,所以要委屈各位暂时住得逼仄一些。等到市易司和缉私署完全落成,吏舍就会全部迁过去,届时就算各位的家眷过来,也能住得宽敞了。”
这话说得很委婉,宋乃望心气稍平,然而,张再水瞟了一眼陈宝儿,想到刚刚苗含液叫破了其人身份是杜士仪的弟子,而且看年纪不过十五六,杜士仪竟然征辟其为判官,和他们这些正经科场出身的同列,他不禁生出了深深的不忿,一时忘了刚刚才被人狠狠打击过,竟是又反唇相讥了一句。
“这位陈小郎君听说是杜长史的弟子,瞧年纪尚不到弱冠,如此也可以征辟为判官,杜长史未免有些儿戏了吧?”
他一面说,一面去看王翰等人,暗想这些人也和自己一样,千辛万苦方才进士及第,如今却要和一乡野小儿同列,必然是敢怒不敢言,自己一句话必然能引来众人共鸣。然而,陈宝儿的表情变化他还没看清楚,他自己却立刻成了众矢之的。
“季珍是年不到弱冠,可他自从到了云州之后,整理文书,宣告政令,围城之日更是不辞辛苦,挨家挨户劝告出青壮,预备守城所需的沙袋,安抚民心,功不可没。张参军乍一到云州,寸功未立,却好意思自恃科场之能傲视于他,不嫌丢了我等身为进士金榜题名的脸!”
说这话的不是崔颢也不是王翰,而是当年最最傲气,曾经在玉真公主别馆的饮宴上挑衅杜士仪的王泠然!
见张再水登时脸上挂不下来,他却也不理会其人,冷冷地说道:“我从前年少轻狂时,也自以为做得好诗文,有些被人赞颂的名声,就有什么了不得,可入仕之后方才知道,些许文名在自荐时都未必能让人看得上,更不要说治理一地!季珍有过目不忘之能,可他小小年纪最让人敬服的,却是肯踏踏实实做事做人!”
陈宝儿往日和王泠然交道固然打了不少,可总觉得对方淡淡的话很少,却没想到今日第一个为自己说话的竟然是他,一时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惶恐。可不等他开口,素来练达的郭荃竟也出言说道:“不错,若非杜长史不肯,我倒觉得,就是辟署季珍为一曹参军也尽可使得!”
崔颢眨了眨眼睛,仿佛没反应过来自己竟是连续被两个人抢了先,好一会儿才嘿然笑道:“仲清兄和郭兄说得好!季珍虽年少,却比那些夸夸其谈的家伙可靠多了!谁要是敢欺负他,我崔颢第一个不答应!”
作为原本云州都督府在杜士仪之下的第一人,王翰最后做了陈词总结:“各位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之际,还请不要大放厥词评判云州人事。要知道,这云州都督府从无到有,可都是别人的一番心血!各位既没有见识过马贼肆虐,也没见识过粮荒之危,更没有见识过兵马围城。云州城便是区区一个童子,在最危难的时候都曾经帮大人去装过沙土,更不要说鞍前马后勤勤恳恳的季珍!好了,还有的事情要做,别在这儿多耽误了,走走。”
陈宝儿原本还惦记着杜士仪交托给自己的职责,可被王翰和崔颢一人抓了一只手,竟是无可奈何地被拖走了。至于王泠然和郭荃,也无心陪着有个二愣子的这些新同僚说话,一时间,众人竟是被干晾在了那儿。尤其是挑起了这一场事端的张再水,那脸色比最初吃瘪的宋乃望还要更难看。
好半晌,张再水才憋出了几个字来:“欺人……欺人太甚,这官我当不下去了,大不了我辞官回长安!”
话音刚落,苗含液便淡淡地说道:“当年杜长史任成都令的时候,曾有县尉王铭刁难未果后挂冠而去,此后回京候选却杳无音信。如果张兄想要仿效那位王少府,敬请自便。我初到云州,还想四处看看,就不奉陪了。”
张再水见苗含液略一拱手便拂袖而去,面色一时更加难看。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路上和他还算谈得来的宋乃望也立刻溜之大吉,更不要说他此前根本瞧不上的其他几个人了。须臾,他就被孤零零地撂在了那儿,进进出出的吏员们也都对他避若蛇蝎。那一刻,他赫然进退两难,欲哭无泪。
等杜士仪从白登山上把玉真公主金仙公主和司马承祯接到了固安公主的公主府,然后回到都督府的时候,便得知了今日新到任的那些人吃了个下马威的事,不禁又好气又好笑。他到云州上任,调来了郭荃,王翰和崔颢送上了门,而王泠然是此前就跟固安公主到云州的,有这些品行能力都不错的属官,他压根就没指望吏部还能再给自己派些能力出众的帮手来。毕竟,好事不可能他一个人占全了,候选官员的素质本来就是良莠不齐的。
所以,崔颢添油加醋说是苗含液指使人和陈宝儿过不去,他压根没往心里去,换了一身便服进了书斋后,便命陈宝儿去请了苗含液来。甫一见面,看着这个曾经在省试、关试、制科上都交手过的老对手,他便笑了笑说:“苗六郎,久违了。”
多少恩怨情仇,都仿佛融入了这“久违了”三字。苗含液想起自己当初曲江论战时自以为是的意气风发,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他很快回过神来,举手深深一揖道:“拜见杜长史。”
“你我故交,不必多礼。”杜士仪可还清清楚楚记得自己当初受命跟着河南尹王怡到长安断那桩谋逆大案,结果因王怡铁了心要穷究,他让韦礼说动苗含液,假传苗延嗣口信,暂时缓住了王怡的往事。那次要不是苗含液识大体同意了,恐怕还有得麻烦。所以,他一边说一边伸手将苗含液搀扶了起来,因笑道,“此次能得苗六郎拾遗补缺,我何其有幸。”
“我从未出外为官,见识浅薄,来云州本只是受命一一禀报,何来拾遗补缺之能。”苗含液索性当着明人不说暗话,直接把自己这个副使的职责给挑明了。见杜士仪面色如常,他把心一横,便直截了当地说道,“此前那位王户曹曾经说过,空有满腹经纶,根本治理不好一地,我惭愧得很,亦是只有纸上谈兵之能。只希望杜长史看在我们同年登科的份上,如有我力所能及的事,尽管吩咐。我不想蹉跎此行,浪费了大好机会!”
这话若能让苗延嗣那老狐狸听听就好了!
杜士仪暗自腹诽,却很高兴苗含液摆出的态度。脑筋一转,他便直言不讳地说道:“你既然如此说,那我与你看一物。”
见杜士仪从架子上取下来一卷地图,随即到案上摊开,苗含液不禁好奇地站起身去打量,却发现是一卷详尽的云州地理图,除却邻近各州之外,而且还囊括了河北道的幽州和河东道太原,其中,几条河道上赫然画了重重的红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