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开了三十米左右,我取下腰间的火绳,截取了一尺左右长的三段,然后用通条装填火药和弹丸。秀景和小夏站在旁边,认真的看着我的动作。不过,从他们的表情来看,显然对我的枪术十分怀疑。
我点燃一根火绳,固定在火绳夹上,扣动了扳机……十枪过后,他们两人服气了。除了开始两枪外,其余八枪全部打在圆内,第六枪和第九枪几乎就打中了圆心。树身被弹丸打中的地方木屑飞溅,已经形成了八个小洞。
“主公真厉害!”小夏惊叹。
“这威力……比弓箭可怕多了。”秀景摸着树身上的弹痕说。
“你俩也来试试?”我心情大好。练习的效果不错,从此以后,我至少有了自保之力。而且说不定我还会成为一位铁炮名人呢。
两人兴致勃勃的学着我的样子填充弹药,用通条压紧,然后挂上点燃的火绳。我选了另外一棵大树,帮着划好标靶。
“好了,用肩膀抵着枪托……射击!”
“砰!砰!”
射击之后,小夏忍不住后退了两步,铁炮差点掉在了地上。她揉了揉肩膀,懊恼的放下了铁炮。秀景比她的表现好一点,但是也没有射中。
“第一次是很难打中的,再试试吧!”我安慰说。
“算了……小夏还是用弓箭好了!已经习惯了的。”小夏飞快的摇头。
我很想和她仔细的讲解射击要领,可是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我放弃了努力。那些名词和知识一时很难说清楚,也很难传授明白。这个时代的人,在射箭和射击上更多的都是凭着个人的经验,很多东西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所谓的“秘技”和“奥义”。
秀景在脱靶了四次之后,终于找到了一点感觉。最后,十枪中有四枪射在圆内,第一枪没打中大树,接下来的三枪全打在上方,还有一枪在下方,但是离圆心都还远,而最后一枪也不知飞哪去了。
“兄长的能耐,我秀景实在赶不上啊。”他揉着肩膀苦笑。
“没事,多练习就好了。弹药和火绳都还充足的。”我理解的点了点头,“现在就回去吧。”
第十一章:小六之邀
离开京都,就是琵琶湖了。在琵琶湖的东岸的近江石清水八幡宫,被尊为王城镇护神,是日本第二宗庙,仅次于祭祀皇室、保存皇室谱系和作为日本皇权三神器之一八咫镜的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同时也是武家的守护神庙,而八幡大明神正是源氏的家族守护神。尽管源赖朝已经把八幡神迎请去了镰仓,供奉在鹤冈八幡宫,但仍然有不少武士前来这里参拜。既然到了这里,我们三人也就顺势去了一趟。
继续前行,就到了美浓国。而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初。我们沿着日本现代东海道新干线的路线一路前行,经过大垣城,再渡过揖斐川和长良川,隔着木曾川的对岸就是尾张国了,那是我的最终目标。现在我现在努力思考着,怎么加入信长的麾下。
武士起源于庄园时代,本身是各个庄园的大小地头,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豪族。之后,有些豪族失去了领地,就服务于本地的大豪族,成为对方的家臣,或者成为流浪的野武士;小一些的豪族或者被兼并,或者臣服于大豪族,成为对方的寄子,然后向对方承担义务;而大豪族则给予家臣俸禄,并作为寄亲向臣服于自己的小豪族提供保护。之后,大豪族之间也互相争斗兼并,胜者就成了郡代或者一国守护。
在这个时代,武士基本上都会在本国出仕,郡代或守护也主要的依靠本国的武士和豪族。德川家的三河武士团,武田信玄的甲斐众,上杉谦信手下的越后众都是这个样子。即使是最爱打破传统的织田信长,手下势力最大的还是尾张的诸将。所以我要加入他的麾下并不容易,得需要一个不错的契机……
我一边想着,一边跟着秀景。走着走着,我忽然发现有点不对头了。
“为什么一直沿着河岸走,没看见渡口吗?”我问秀景。
“兄长,的确是没看见渡口。而且由于天气很冷,也不适合涉水过河。”秀景摇头道。
是了,木曾川是尾张和美浓两国的界河。这条河发源于南信浓国钵盛山,在犬山城往上全是山地,往下将浓尾平野一分为二,然后相继和长良川、揖斐川合流,最后注入伊势湾。自从去年斋藤道三死后,两国之间经常打仗,大部分渡口想必都被人为地破坏掉了。
日本大一些的河流水流一般很急,所以不少渡口都是在河的两岸牵上粗绳索,然后在船上或者木筏上攀沿着绳索渡过河去。这样的渡口,破坏起来实在容易。
“继续向上游走走,看有没有渡口或者木筏船只。大不了走到犬山城,那里总会有渡口的。”我只好说。
“主公,前面有渡口!”小夏忽然嚷道。由于从小打猎,她的眼力是我们中最好的。
“那是最好不过了!快走吧。”我招呼他们两人加快脚步。
等到了渡口时,我们发现这与其说是渡口,不如说是个小型的内河港口。港口停着好几条船,十多个伙计正在往船上装货。在岸边的一个小坡上,一个面目粗豪的壮汉正指挥着众人加快进度。尽管天气很凉了,他仍然穿着单衣,两只粗壮的胳膊露在外面。
我径直找上了他:“冒昧打扰一下。我们三人需要过河去,您是否可以帮忙?我们会支付酬劳的。”
壮汉还没有回答,岸边的武士倒动了。他招呼着五六个足轻围了上来,几支竹枪对准了我们。
“织田家的奸细,还不束手就擒!”武士大喝道。
“这位大人,我们只是野武士,从四国来的。听口音就应该清楚了吧。”我制止了秀景和小夏拔刀的动作,镇定的解释道。
“不管从哪来的,现在是战争时期,须防备你们传递军情!有我多芸平助在此,绝不让你们过去!”这个武士非常固执。
多芸平助?没听说过。真是的,无名小卒还这么嚣张!我决定不理会他,继续问土坡上的壮汉:“……大人意下如何?”
“在下只是川并众的头领,这次负责给斋藤家运送一批军粮。几位大人之间的事情,在下怎么能贸然干预呢?”壮汉状似无奈的说。
“喂!混蛋,没听到我的话吗?”多芸平助觉得自己受到了轻视,大声咆哮着,招呼手下的足轻们准备动手,“不管是不是奸细,都给我拿下!”
“过分了吧!”秀景愤怒了。他什么时候被这样一个最低级的、连足轻头都算不上的武士欺侮过?
“既然这样……”我拔出了海月,“武士的尊严,不能受到如此的挑衅!”
看到我的动作,秀景也随之拔出了太刀,而小夏取下了背上的弓箭,按箭拉弓瞄准了那个多芸平助。我相信,真要打起来的话,只要多芸平助躺下,其余的五个足轻不够秀景和小夏杀的,就算跑都跑不脱小夏的弓箭。
“混蛋!今天就见识我平助的勇武吧!”多芸平助抽出太刀,浑身发抖,不知道是气的还是吓的。
“各位大人!容在下说两句,”壮汉忍不住发话了,“既然三位是在游历,那么停留几天也没关系吧。在下有个提议,请三位前往寒舍逗留几天,在下一定竭诚招待!等战事结束后,三位再继续游历如何?这样的话,多芸大人也不用担心了。”
“小六头领的话,在下是信得过的。”多芸平助收起了太刀。
小六?川并众?我知道他是谁了,阿波一国17万石大名,丰臣秀吉家的重臣蜂须贺正胜!名人啊,这可是我来到战国以后,遇见的第一个在《太阁立志传》中拥有卡片的人物。我收起海月,郑重的向他低头一礼:“如此就打扰了。在下是土佐吉良家的吉良宣景,那边是舍弟吉良秀景和义妹上川小夏。”
“吉良大人客气了。”蜂须贺小六回礼道。
“秀景,小夏,收起武器吧。”我招呼着。看在小六的份上,我也向多芸平助赔了一礼:“多芸殿下,刚才多有得罪。”
“……算了。”多芸平助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显然还是心有芥蒂,“小六头领,军粮已经装好,这就动身吧。”
“请大人上船。”小六引着多芸平助上了最后一条乌篷船,然后回头吩咐一个伙计,“正次,带三位大人回寨,要好好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