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

第29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回到水军的旗舰上,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儿岛海岸线,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这场战事,消耗了我和毛利辉元的大量精力和大量物资,也付出了好些伤亡,作为正主的宇喜多直家,却轻轻松松的在上月城作壁上观,实在是太可恨了,也太不公平了……如果说毛利辉元出阵,成功拖住了我方,救援了宇喜多家,最终也攻下了上月城,将死敌尼子家覆灭,在声望和实惠两方面都有极大收获的话,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虽然攻下了一片领地,可是跨海占领极为不便,一旦受到宇喜多家的攻击,无论是联系还是支援都很成问题,估计是很难保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主动放弃。不仅如此,回去之后,我还要给那些表现出色的豪族们奖赏,给自家有了伤亡的家臣抚恤,为受损了的备队补齐兵员,也这简直比举办一场奥运会还亏啊。
“不能这样就算了!”我猛地将折扇往船板上一磕,“必须给宇喜多直家一个教训!”
“兄长,这样不妥吧?”秀景劝谏道,“此刻我们已经撤军了,各国军势也都急着返回领内组织秋收,所以等待下次机会如何?”
“他们需要秋收,宇喜多直家需要秋收,我的直属备队可不必!”我冷笑了一声。
“可是,才经过一场大战,直属备队也需要休整啊!”秀景道。
“这能够叫做大战?”我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点着宫田光次的名道,“喜八,你来说说看,需不需要休整?”
“禀主公,休整倒不必,就是太憋屈了!整天看着那些豪族拙劣的表演,很有些有力使不出的意思!”宫田光次将长枪在甲板上重重的顿了几下,“跟随主公征战这几年,还从来没有这么憋屈过!”
我忍不住莞尔。这的确是宫田光次的性格,从小就是这样,“豪勇”一词形容极切。不过,他并非一味逞勇,同时还是粗中有细的人,毕竟在我身边当了好几年近侍,长进还是很大的。
“辉太郎,你怎么认为?”我继续问城户一辉道。
“臣下觉得,可以占领備前的部分地方,”他努力思索了一下,继续说了下去,“例如说儿岛郡……如果有水军帮忙,完全可以守住。”
“儿岛郡?唔……你这个建议不错!”我赞同点了点头。儿岛郡,顾名思义,是位于儿岛半岛的那块区域,只有西部和備前主体区域相连,中部被儿岛湖隔开,东部则是从濑户内海伸入儿岛湖的儿岛湾。如今毛利家已经撤离儿岛郡常山城,郡内正是空虚的时候,很容易就能攻下来。然后紧守西部通道,以部分水军控制儿岛湖和儿岛湾,确实不难坚守。
“既然是你提起的,那么,你有守住儿岛的把握吗?需要多少兵力?”我决定考一考他。
“如果主公让我和喜八负责,宇喜多家所部的战力和毛利家差不多的话,那么凭现领的三重备,就完全可以挡住宇喜多家的一万军势,”城户一辉很有把握的回答,“而且,毛利家和我方对阵时,在儿岛一带构筑了大量防御,这些也能被我方利用起来。”
“能有这么具体的想法,证明你考虑的很深很周全啊!”我欣慰的点了点头,转向秀景道,“秀景,我决定了。你现在立刻发出旗语命令,让我方直属备队返回備前,重新占领常山城。然后,我方一面攻击宇喜多直家,一面抢收他领内的粮食……至少要把这次对峙半个月的花费收回来!”
第二百一十一章:海上风云(上)
山阴、山阳地方多山,土地大多十分贫瘠,两道十六国中,只有播磨、備前两国稍稍丰饶点,庆长检地时的石高超过了三十万,而毛利家目前所控制的十一国,没有哪一国的石高能超过二十万石的。由此可见,毛利家召集的近十万豪族军势,人员质量和战斗力到底是处于什么水平了。
这次和毛利辉元的四万七千人对阵,我也实地见识了这些豪族的战力,不客气的说,如果我愿意承受一定的伤亡,有相当大的把握能够击败他。只不过,本来就是一场错误的战事,坚持下去不仅毫无必要,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算努力击败了毛利辉元,除了付出相当的伤亡外,我无法占领任何领地,也不能获得额外的奖赏,反而有可能受命继续攻略上月城,甚至引来信长的戒心和同僚的嫉妒。
目前的毛利家,是日本仅次于信长的霸主级大名,击败毛利家督主力军势的荣誉,实在是太大了,在织田家中,只有信长和作为家督的信忠才能够承受得来。
然而,对手是宇喜多家的话,只取儿岛郡,还是可以放心施为的。虽然山阳道的总大将是秀吉,宇喜多家的備前国照理应该由他负责,但以我和他之间的情分,这样稍稍捞过界一点,他还不会怎么介意。而且他目前正忙着稳定播磨国,着手讨伐别所长治,我在儿岛这边牵制宇喜多直家,也算是减轻了他西面的威胁。
和四国国人众军势分开不久,我们再次踏上了備前国的土地。考虑到兵贵神速,我让井伊宣直的井伊备和宫田、城户的三重备稍事休整片刻,就立刻向常山城进发。其余的津岛、蟹江、淡路三备,不多时也在我的带领下离开了下津井凑。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明智了。井伊宣直的井伊备到达常山城时,常山城主户川通安也正要进入城池。他在不久之前,向回到冈山城的宇喜多直家交卸了冈山城代的职务,率本部的一千军势护送着家眷回驻本城,没想到就碰见了井伊宣直的五百骑兵。井伊宣直当机立断,率部对户川家军势发起了冲击,成功的驱散了这毫无防备的一千足轻,俘虏了户川通安的正室鹰取夫人、侧室石川夫人和九岁的独子户川平助,并且将牢牢的控制住了城门附近。户川通安原本还不肯放弃,想和井伊宣直周旋一番,可是看到宫田光次、城户一辉两人的三重备也赶了上来,他无奈的放弃了救援,率聚拢起来的八百余人转往冈山城求助。
等到我的本部军势到达,城户一辉已经完全占据了城池,井伊宣直也向北派出了几支哨探,严密监视着冈山城方面的动静。这番周到的处置,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他们这批年轻人,算是初步成长起来了,而本家的兴旺,也因此有了极大的保证。
“你们做得不错!……稍后的军议,你们三人也和景胜一起参加吧!”我吩咐道。
“是。”三人纷纷领命,脸上现出一些喜悦和激动的神色。能够参加军议,这是极大的荣誉,也标志着他们成为了吉良家的重要将领。
正在这时,井伊宣直派出去的一支哨探回来了。他们带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先前败退的户川通安,另一个是和户川通安年龄相仿的中年人,看其神态举止,地位应该和户川通安差不多。
或许是因为才吃了我方的败战,而且丢掉了居城和妻小,户川通安面沉似水,进入大厅之后,稍稍施了一礼,然后就一言不发的端坐着。很显然,这次来见我,如果说有什么使命的话,话事人也不会是他,而是另外一个。
那么,能够越过他担任话事人的,就只有同为宇喜多三老的长船贞亲、冈家利,或者就是宇喜多直家的弟弟宇喜多忠家了……
然后另外一人朗声报上了姓名,证实了我的猜测:“外臣宇喜多家家老长船贞亲,拜见吉良金吾殿下!”
“长船殿下吗?倒是闻名久矣,”我点了点头,“听说长船殿下乃是宇喜多家数一数二的重臣,尤其擅长辞令,上次请来毛利家援军,即是长船殿下之功……是不是这样呢?”
“实在不敢当吉良金吾谬赞,”长船贞亲显得非常的谦虚,“毛利家愿意施以援手,乃是典厩公的好意,同时也有赖于家主的名望,外臣何敢居功?”
“是这样啊,”听了他这番软中有硬的回答,我心中明白,宇喜多直家似乎是颇有底气,也就停止了试探举动,“那么,长船殿下此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外臣奉家主之命,特来赎回被金吾殿下家臣掳去的户川家家眷,顺便和金吾殿下达成合约。”长船贞亲躬身道。
“顺便和我达成合约?顺便?”我忍不住笑了。
不仅是我,连陪同接见的秀景也笑了起来:“难道长船殿下觉得,这件事就那么无足轻重吗?”
“外臣并没有这样认为,”长船贞亲欠了欠身,“外臣是觉得,这件事情虽然重要,却是非常容易办到的。以吉良金吾殿下的明智,应该明白并不适合跨海和本家纠缠。”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饶有兴致的问道。
“外臣来时,家主是这样交待的……家主说,从和毛利家对峙的过程、以及事后放弃所占领地的举动来看,吉良金吾殿下是知道进退的人,不愿意虚耗军力,并且对形势有非常清晰的判断。所以,这次金吾殿下去而复返,目的并不是和本家争斗,只不过是想找回出阵的损失、同时也找回一些尊严罢了。”长船贞亲转述宇喜多直家的话道。
这还真是老狐狸,已经把我的心理把握的非常透彻。我不得不点了点头。确实,我并没有和宇喜多直家争斗的意思,只是想让他付出代价。就在刚才,我还在想怎么能够在夺取补偿的同时,尽量避免本方的伤亡。毕竟宇喜多直家也不是易于之辈,虽然秋收在即,军势召集不便,可是他手下还有一些刺杀好手,曾经成功刺杀过一方大名三村家亲、一城之主穝所元常等人。如今他们处于本乡本地,行动起来更加方便,真要把宇喜多直家逼急了,宁愿和我鱼死网破,那么无论是伤了军中已经成器的哪个年轻人(井伊宣直历史上即是死于铁炮狙杀),我都会得不偿失。
既然他明白我的来意,也许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件事情,以避免交战之后两方的更大损失。
我拿出了四国总大将的气势:“也就是说,宇喜多泉州殿下是有所觉悟了啰?那么,泉州殿下准备付出多少代价补偿我呢?四万五千军势,不仅是威力巨大,消耗也同样是非常巨大的啊!”
“关于这个,家主已经有了准备。”长船贞亲说着,向户川通安点了点头。后者脸色更加阴沉,却依然从怀中拿出两本折帖,放在了长船贞亲的面前。
“这是儿岛郡假名目录(武士名录)和领地分限帐(领地划分),一共是武士一百七十八人,领地总石高为两万五千六百石……如果吉良金吾殿下愿意放回户川家的家眷,这些领地和今年的收成就作为户川家交付的赎金吧!”长船贞亲说道。
“只是赎金?”我有些惊讶。拿全家的领地换两个妻妾和一个儿子,还真是够大方的。
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刚刚得到的一则情报。据说,小早川隆景为了和我的水军对抗,似乎是准备向宇喜多家要求儿岛,将之建成坚固的水寨,用来威胁对岸的宇多津港和海上通路。以目前的情形,以及这次出兵救援的好意,宇喜多家是无法拒绝小早川隆景这个要求的。到了那时,被绑上小早川隆景的水军,即使宇喜多直家不愿意,也要跟着小早川隆景在海上和我对抗了。如今他将儿岛廉价抛给我,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是不是因为不想跟着毛利家和我发生争斗?
我同样不知道,宇喜多直家会给户川通安这位重臣什么补偿,那不是我需要关心的事情。总之,得到儿岛一郡看来是没有问题的。
我点了点头:“那么,我就同意和议吧。只不过,退兵的补偿又该怎么算呢?”
“这一项请恕我方无法答应,”长船贞亲坚决的摇了摇头,“金吾殿下若真有心达成和议,就不应当要求我方奉钱,那和投降有什么区别?……而且,我方认为,赎回户川家眷的赎金,已经可以补偿吉良金吾殿下的损失。”
他说得确实有道理,实际上就是以交纳赎金为幌子,避免担上纳钱退敌的名声。可是,这样一来,我方在名誉上就不太好听了,似乎是专程来備前国绑架人家的家眷勒索赎金的。而且,考虑到毛利家对他的要求,儿岛郡应该卖不了这么贵,如果宇喜多直家真的不愿和我对抗的话,甚至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