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风流

第33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什么怎么办哪?”秦慕白趁着酒性,醉意惺忪的眯着眼睛,装傻的哼道。
“嘁,你还装!信不信我把你一切的事情,都抖落给武媚娘与高阳知道?到时候,你吃不了兜着走!”李恪忿忿的道,“我最看不惯你这副装傻充愣的死样了!”
“嗬嗬!”秦慕白肆无忌惮的傻笑,“你都威胁了不下八百遍了,失效啦!”
一旁郑安顺也笑了起来:“秦兄,你可是真风流啊!走到哪里,也要带动一片彩裙飞扬。据我所知,襄州上下从豪门到百姓的各种人家,可是有不少女子对你倾心爱慕。”
“才不是。”秦慕白嘿嘿的笑道,“她们哪,顶多是爱屋及乌。你若是跟着殿下混些日子,估计也差不多了。”
李恪又好气又好笑,骂咧道:“人家郑安顺夸你吧,你却连带着损我!你这人,真不厚道!快回答问题,武媚娘若来,你的陈女侠怎么办?难不成你还敢继续金屋藏娇?”
“有何不敢?”酒壮怂人胆,秦慕白张口就叫道,“大不了金屋藏双骄呗!”
“哈哈,这厮,胆儿越来越肥了!你就嘴硬吧,等到武媚娘一来,你就没这等气焰了。”李恪大声嘲笑道,“就算你能应付过武媚娘,我看,到时候如果高阳也来了,你还不死定!”
“啊!”秦慕白这下真是浑身激灵了一下,“你——说什么?”
“哈哈,看到没,他慌了!”李恪与郑安顺一起大笑来。
“殿下,你快将话说清楚,什么‘高阳要来’是什么意思?”秦慕白追问道。
“哼,你听好喽!”李恪一本正经的道,“数日前你不是与齐王聊天时说起过,想要接高阳到襄州来相会吗?李佑可是个急性子,想到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做。这不,他派人去接高阳,人已在半路上了。今日发了一封信来,将此事告知于我。让我约你一起,到时有空就去邓州相聚,并将高阳接来。”
秦慕白瞪大了眼睛咽了一口唾沫:“他还真干了?”
“有什么奇怪的。”李恪兴灾乐祸的冷笑道,“以前,高阳每年至有一半的时间没在长安,多半都呆在她并州舅舅家中。但现在她舅舅阴弘智,已随齐王一起到了邓州为官并迁居于此。高阳要来小住,再正常不过了。”
秦慕白一双眼睛就滴溜溜的转了起来,心道:我的个乖乖,来个武媚娘倒也算了,要想让她与陈妍相安无事却也不难;要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小恶魔玲儿也一起来……三个女人一台戏,说不定还是武戏,而且是他们一起演武生,我来扮炮灰甲龙套乙。
“惨!”秦慕白失声叫了出来,随即露出一脸菜色苦笑。
“哈哈!”李恪与郑安顺一起奸诈又得意的大笑起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才不怕她们!”秦慕白酒劲发作,一巴掌拍在桌几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喝完这一句,又鄙夷的瞪着眼前两人,斥道,“危急时刻,才知世态炎凉,我算是看清你们了!”
“哈哈哈!”李恪与郑安顺却是笑得更加猖獗了,简直要笑出眼泪来。
这时,大厅里急忙走进来一名女子,对三人道:“喂,你们小声点儿,王妃方才安寝,可别将她吵醒!”
三人一看,是新进入府成为王妃贴身侍婢与保镖的苏怜清。
李恪佯怒的一板脸:“没规矩!你就这么跟本王说话吗?王妃睡了很不了起吗,拿两团棉花,赌上她耳朵!”
“别,别。”秦慕白急忙摆手,“殿下,我们还是小声一点的好。苏怜清,你回去好生伺候王妃吧!”
“知道啦!”苏怜清撇了撇嘴,嘴里嘟嚷着‘三个醉鬼’,怏怏的去了。
秦慕白问道:“殿下,我听说王妃重病,究竟怎么样了?”
“哎,别提了!”李恪有点愠恼的敲了一下桌几,说道,“自从嫁过门来的那天起,她的身体就没好过。一年四季,没离过药罐子。我就想不通,她这身子骨怎么就能这么弱?去年年初时我不是被贬回了长安吗,那时她正值临盆不堪旅途颠簸,于是留在了安州静养没有随行。不久后她生下了女儿,身体越发的弱了。前不久又被水鬼掳去,受了一些惊吓与刺激。回府之后,一天十二个时辰,有十一个时辰就窝在榻上,形如废人一般。你们可别骂我负心,为了她的病,我求医问药拜神求佛,可真是没少折腾。偏却一点也没有起色。由于她身体不好,一直以后我都没有纳娶孺人怕刺激她到。”
“没纳妾,可不代表你没有别的女人。”秦慕白说道,“殿下,常言道糟糠之妻不可弃。你可别没有耐心。”
“那倒不是,只是心里有点烦。不知如何才能医好她的病。”李恪拧了一下眉头,说道,“风流归风流,感情归感情。这个,我一向分得极为清楚。”
“看来,你已经风流到一定境界了。”秦慕白促狭的笑道,“我听说王妃与你母妃还是族亲,身负前隋皇室血统。这门婚事也算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吧!”
李恪淡然的笑了一笑,说道:“说实话,我与她只是奉旨成婚,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一直以来顶多只能算是相敬如宾。但是一夜夫妻百日恩,我是绝对不会弃之于不顾的。”
“那便好。重情笃义有始有终,方是男儿本色。”秦慕白点了点头。
李恪知道秦慕白话里有话,却也不作挑明,含糊了点了点头。他的心中,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远在长安的秦霜儿,心里不禁泛起一丝莫名的酸楚。这么多年了,二人互慕倾心却从来没有在一起过。眼看武媚娘、高阳都要来长安了,李恪的心中,多少有一丝妒意,也有一些念头,在蠢蠢欲动。但一想到卧病在床的王妃,只得将此般念头生生的按捺在心里,不敢说出。
郑安顺是个心思机巧之人,眼见秦慕白与李恪都若有所思的陷入了沉寂,知他二人都在想心事,于是主动挑起话题转移了二人的注意力,打破了一时的冷场。
“二位,这酒要冷了。”
“哦?”李恪回了神,唤道,“来人,换酒馔!”
更换了酒水菜肴,三人依旧坐着吃喝。李恪突然想起一事,说道:“对了,一时高兴我差点忘记!慕白,你还记得死牢中的赵冲吗?”
“记得啊,怎么了?”秦慕白问道。
“他托牢子传话,说要在临走之前再见你一次。”李恪撇了撇嘴,说道,“狱中人惯例,凡是死囚,都可以吃一顿丰盛的断头饭,达成一个‘面会家人’之类的刑愿。可是赵冲的刑愿不是见什么家人,而是要见你。真奇怪!”
“是不是我不去,就表示对死者不敬,他死不瞑目?”秦慕白问道。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吧!一般来说,就算是再穷凶极恶的死囚,只要他的刑愿不太过份,都会予以满足。”李恪说道,“再者说了,你会不去吗?”
“当然会去。”秦慕白挑了挑嘴角,笑道,“如你所知,我的好奇心,一向很强。”
死囚都是秋后处斩,赵冲在死囚中还有一段日子得熬。而且贞观大唐一向主张“慎刑”,就是,被判了死刑的死囚,都要统一押往长安,由皇帝钦批方才能够在秋后执行。而且在行刑之前,李世民都要亲自巡牢的。如果有死囚喊冤,则案情将要重审。
正因如此,数年前李世民的一次巡囚,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话说那一次他照例在秋刑之前巡囚,满牢死囚390名,居然无一人喊冤。李世民突发奇想,放这些人回家过年,来年秋收之后再回监牢来受刑。
这听来是天方夜谭,但李世民的确是这么做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高科技的追踪技术,更谈不上网上追逃海捕。
可是真为天方夜谭的是,这390名死囚在来年秋收之后,还当真都回来了,而且一个不少!其中还有几名青壮,回家之后让媳妇怀了孕让家族有了后续香火,最后还是在自家老家子的监督之下,带着一颗感恩之心来的长安赴死!
李世民君臣等人都被感动了,当即将这390名死囚死罪释放,归家做了良民。
只是可惜,这样的事情,在中华历史上可能都只有一例,而且只会出现一次。就连李世民,也不会再干第二次。否则,法将不法。
当晚宴席散后,李恪就留秦慕白与郑安顺睡在刺史府。秦慕白看着天色尚早了没什么睡意,捎了一壶酒叫上了府吏带路,到了监牢之中,探望赵冲。
赵冲身为死囚重犯,被单独关押在此前秦慕白见过的那一间铁牢房中。
铁门打开,赵冲坐在靠墙的草堆上,仰头看着秦慕白笑:“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