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的烈火映红了大半个江面,刘宪策马立在江边,看着四百多艘船只被付之一炬,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可惜、不舍,尤其是这里面还有三百余艘战船。
这火堆里可是不乏艨艟、斗舰啊!
“刘将军,可是舍不得?”诸葛亮清亮的声音在刘宪身后响起。
两匹马,另一个应该就是徐庶吧!刘宪心中暗咐,策马转过半身,果然是他二人。双手一抱拳向诸葛亮、徐庶见了一礼,“自然不舍,三百艘战船,足可组建起一支过万人的水军,我在淮南时,皖口若是有这等水军,丹阳、豫章亦能为我所供。”
“哈哈,将军数年来纵横徐豫,所得粮秣已然多不胜数,便是绕了江东两郡又何妨?”徐庶打马行到江边,“我相信,将军来日定可有一只比这更强大的水军。”
刘宪两肩头一耸,这前世的毛病是真的很难改掉,“我水战外行,再好的水军放我手里也白搭。但想在荆州立足,没一支说得过去的水军,是很难办到的。”
“荆州立足”,闻言,诸葛亮笑了,“将军既也有此意,何不随我共劝主公?”
“我说的立足荆州是败了曹操之后,可不是在此之前。”刘宪用白眼珠子再次瞄了诸葛亮一眼,随后一拱手,打马飞去,只留下身后一脸惊愕的诸葛亮、徐庶。
“败曹操?”诸葛亮、徐庶都是一脸的惊愕。刘宪那不经意的语气中,流露的却是一股信心十足。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九十二章“主公”
“主公,这袭杀城门之将便是那日在阵中纵我的两位将军之一。只晓得姓魏,至于名甚、哪里人氏都是不知。”望着正与文聘争斗的魏延,刘宪低声向刘备说道。
刘备刚止住跃马欲入的张飞,却没想到这突然杀出的一将与自家早已有了因缘。“这人好高的武艺!”见魏延在阵中独斗文聘,不落下风反占了先手,刘备不由的喝了声彩。
“文仲业绝非这将敌手。”对于文聘这个享誉荆襄十余年的首席大将,刘宪向来是带有一份鄙视的,不说老当益壮的黄汉升,就拿眼前的魏延来说,文聘也绝非敌手。
若非这二人都是出身寒门,而文家却是南阳大族,文聘哪里能闯下如此大的名头?“那日我在阵中与这将交过几手,虽然都留了余力,但末将敢言,此人武艺只在我上不在我下。”
“大哥,既然元度与这将军有这等渊源,那见了不救可难说得过去。”张飞退下之后本有些不愿,闻刘宪话后立刻叫道,“再说这将军也是因大哥之事才落下祸事的……”
刘备面色有些复杂,望着襄阳城久是不语。
身后的诸葛亮、徐庶此刻也趁着张飞打下的“大好局势”,滚滚珠语连连向刘备双耳涌去。
打下襄阳城,坐领荆州事,不但能凭此对抗曹操,更能救下二十万百姓和眼前的这员悍将。
刘备心动了,刘宪能明确的感受到刘备双眼中的那股闪烁。然而令诸葛亮、徐庶失望的是,那阵闪烁很快就变成了真的闪烁。
见刘备眼神逐渐变得清澈坚毅,刘宪不由的朝诸葛亮望去——那双深邃的眸子中充满了复杂的神色,有希望,有期待,也有心急,还有一丝的……不确定,那是在眼神深处的一抹诈闪。
咦,那是什么?完全与期望相反的神色,虽然很少,很深,可对人心气机极为敏感的刘宪,还是观察到了这个。
“撤军,令兵马后撤,修要惊住了百姓。”刘备脸色一正,语气斩钉截铁。
诸葛亮眼中的期望化作了失望,而藏在深处的那抹诈闪却也跟着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对刘备的欣赏、满意,又再一次和主观愿望处在了对立面。
这是怎么回事?诸葛亮劝刘备夺荆州,满心期待中,心底却隐藏着一丝诡色;刘备不听他劝,撤军收兵,本该失望的他心底却蕴含着一股满意?
“备既受兄长所托,其有再夺侄儿城池的道理?这等无信之人,羞以为之。”刘备有些抱歉的看着诸葛亮、徐庶。“多谢二位军师为谋,还受刘备一拜。”两手拱抱胸前,刘备在马上遥想二人一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