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

第21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刘将军与我江东渊源颇深,瑜更曾在将军手上一败涂地,但却始终未能亲见一面,一直引为终身大憾,今日是得偿所愿了。”或许是刘宪纵了江东二乔的缘故,反正周瑜对刘宪表现得是极为客气,说道当年合肥那一战时,语气中竟是全然不在意。
“宪也久仰大都督之名,往日两家交兵,未得一会,今日亦心愿得偿也。”好话谁不会说,又不会少了我二两肉去,再加上这周瑜留下的偌大声名,刘宪往日当还真的想见上一见,“这位该是子敬先生吧,刘宪有礼了。”
与周瑜见过后,刘宪再转首拜向了他身边的文士行礼道。
鲁肃鲁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早年袁术闻其名,请为东城长,鲁肃看袁术定不能成就霸业,便经周瑜的推荐,投入江东为孙权参军。早在建安五年,便献策孙权“鼎立江东”,言道:“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而最令刘宪记忆犹新的是,演义之中此人敦厚方严,常与周瑜的“小肚鸡肠”形成反比。而周瑜死后,此人能接任周瑜之职,统领江东军务,名列东吴四英将之二,也足以看出此人实为三国时代集智慧、忠厚等于一身的卓越之才。
“鲁肃见过将军。”这鲁肃一脸的敦厚,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厚道人。
“得知二位前来,宪成为欣喜,今已在帐中备下酒宴,二位请随我来。”侧身一引,众人由营门而至中军帐中。
把酒相言,先祝贺赤壁鏖兵终破曹功成,再大赞江东兵精将勇,名帅风liu,几番酒后终是到了正题。
“刘将军月前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周瑜却是临门一脚时终是放心不下刘宪,此次就是特意前来探查的。
“哈哈哈,大都督说什笑话,宪手中仅有一万兵马,如何能取荆襄?奉命到此,便是为了加固江防,以作荆南四郡屏障罢了。”刘宪口中这般说话,面上却暗中皱了几下眉头,好特意让周瑜、鲁肃瞧见,已好表示出自己心中的不甘。“闻探骑回报大都督引军五万欲取南郡,不知是否当真?如果大都督不欲取之,宪也正好禀明主上,以早日引军北渡。”
”哈哈哈“,周瑜一阵大笑。“将军说笑,我江东久欲吞并汉江,今南郡已在掌中,如何会不取?”
“都督就如此笃定?岂不知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胜负不可预定。我闻那曹操临归前,特令曹仁、曹洪驻守南郡等处,想必是留有奇计后手;更兼守将曹仁勇不可当,曹军长马擅步,宪实恐都督不能胜耳。”曹军长马擅步,言外之意自然是有所指,双方都是心知肚明。隐隐的刘宪小激了周瑜一把。
“北军善马马,然我江东却也不怯他。公等勿要忘了,那项藉也是我江东子弟。”周瑜言语一落,取酒一尊尽饮了下去,“江陵之地,曹仁小儿,吾若取不得,那时任从公去取。”
”哈哈,都督之言,宪铭记在心。子敬先生在此为证,都督休悔。”刘宪似乎是在开玩笑一般,接着周瑜的话头继续说了下去。
“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就在鲁肃踌躇未应之时,周瑜已然吐口而出。
众人酒宴喝的痛快,送别周瑜、鲁肃时,刘辟、龚都都隐有了几分醉意。
”公瑾,如何许那刘宪去取南郡?”鲁肃见已经离寨,当即急问周瑜。
“我弹指可得南郡,落得虚做人情也好。子敬勿忧!”周瑜摇头一笑,回望油江口,“刘宪似乎心有不甘,不过这才正常,江陵近在眼前,他若不动心反倒是怪了。”
“然刘宪只有一万兵马,想取江陵谈何容易?再说,谅他不敢违了刘备军令,我军胜券定亦!”
隔江相对的油江口,刘宪目送周瑜、鲁肃离去,心中暗咐:“这一场戏下来,周瑜怕已经信了五六成,以后只需小心一点,就可让他放心与曹仁一战!”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三十一章跨江北上
自从周瑜拜营之后,油江口的探骑飞舟往来的就更加频繁了,孙曹两家大小交兵,进军路途等等,无论是大事小,但有察觉悉数送到了刘宪帐下。
“周瑜中箭坠马?”挥退了探报,刘宪脸上现出了一股凝重之色。来到这个世界,晃眼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年,《三国演义》的情节他虽然时不时的在脑子里温习,还记得很多,但多是大致情节和一些事件,这其中的许多细节却是记不得了。
就好比眼前的这场南郡之战,刘宪只知道诸葛亮是趁孙曹交兵,趁虚夺得了江陵,之后有没有夺取襄阳却是不知。他感觉的应该是有的,可偏偏又记得关羽北伐之时,襄阳是被曹军占据的。这两个相冲抵的情节让他是一阵头疼。
而除去这些之外,刘宪唯一能确定的救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第一气便是再江陵城头,惹得周公瑾箭创复发,之后就一直没再好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