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到刘备帐下,张翼、卓鹰各受了封赏,前者被表了折冲将军,后者也升做了偏将,各提了两个等级。
“你可愿降?”刘备可不知道眼前这人与自己的“甚多”关联,只是吴懿身份特殊,由不得他不重视。
“既已被捉,如何不降!”吴懿很是无奈的说道,他是不得不降啊,不然的话来日成都城内的吴班又该如何自处?莫不是整个吴家还要给快垮台的刘璋陪葬?
吴懿是刘璋的姻亲,身份非同一般,宣传作用远比张翼、卓鹰来得强,便是比之严颜也不逊色。刘备听他愿降,当即大喜,亲自为吴懿松绑,赐酒压惊。
正所谓“双喜临门”,刘备这边刚打下雒县,收降了一万多川兵,那边关平的先头部队已经在吴兰的接引下到了近前,与张飞部仅隔了一日时间。
关平随在关老二身边伺候了十几年,一身武艺在小一辈武将中绝对是出类拔萃,武力值便是到不了九十六七也能是上九十四五的料。这一次单独领军作为先锋,一路上连战连克,加之路途顺利竟不比张飞来得慢。
刘备见了自家侄子,高兴地直夸“后继有人”,当晚待到诸葛亮引军大军入城,刘备军短短两日间人马骤然增至过十万,声势滔天,川蜀为之震惊。(原本雒县三万,葭萌关万余,各地守军四五千,加上雒县降兵一万四五以及诸葛亮、张飞两部五万人。)
却说刘循逃回见父,说刘璝身死,吴懿受擒,雒城已陷,刘璋慌聚众官商议。从事郑度献策道:“今刘备虽攻城夺地,兵马过十万,然地方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其仓鹰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彼兵自走。主公当可保也。”
刘璋听了大摇其头,“不然,不然。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备敌也。此言非保全之计。”
可眼下除了成都的两万人马,外地已然是无兵马可调,汉中诱来的援军也被刘宪杀得大败,内无兵马,外无亲援,刘璋两眼一闭,脑子里想到了两个字——投降。
正踌躇间,就见一飞骑打扮的军士被外面的卫士引入,“禀主公,小的乃巴西信使,特来通报:吴懿降敌,与张翼引黄忠抚外水江阳、犍为等处所属州郡;严颜、卓膺引张飞抚巴西德阳所属州郡,就委官按治平靖。我家太守庞使君(庞羲)抵挡不住,求主公速遣兵进援。”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七十章图谋汉中
张飞抚巴西、德阳,黄忠江阳、犍为,左右两翼已然展开,可屯兵雒县的刘备军主力却迟迟不见动作,盖因这刘备面对诸葛、庞统、法正三人之请犹豫了。
雒县失落,成都门户通开,大军进取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刘备就是这样打算的,准备在张飞、黄忠二将出兵后便引着手下大军尽赴成都。但这个提议遭到了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谋士的齐齐反对。
进取汉中。在诸葛亮三人看来,取成都根本就用不着如此多的兵马,三万主力耀武于成都城下,足以让刘璋胆寒,届时一封书信便可让其受缚出城而降。
余下的近五万兵马与其跟着进成都,还不如趁汉中军新败损失惨重之际,一鼓作气荡平张鲁。
刘备下不定决心,一口吞下西川就已经让他有点“消化不良了”,再取汉中刘备怕自己顾不暇。且那汉中张鲁还有六七万兵马,地势又极是险峻,他若固险死守,岂不是要……
但不可否认,诸葛亮三人说的不无道理。汉中军新败,损失惨重,此刻大举攻伐当可竟全功,且有事倍功半之优。
就在刘备还在犹豫不决之际,远在葭萌关的刘宪却在得到一批军粮辎重的同时也迎来了诸葛亮手书的一封信函。
取汉中,这个时候自然是最好,而且也只有取了汉中之后才可能夺取雍州,而东图中原。
刘宪当即写了一道上表奏报刘备,其中并无花花言辞,而是颇为全面的给刘备分析了一下天下地势地利。
这道奏表的主要内容源自于后世他曾经看过的一个帖子,刘宪当年认为写的极好,还翻阅过不少资料加以应证,是以再转生到这个世界之后,这篇帖子也成了他时常回忆的内容,虽然忘掉了一些,可大体上的主要内容他还是记得住的,挑出一些竟也凑够了一万多字。
关中(雍凉)、河北、江东和蜀地为四角,并州、青州、荆州和汉中为四边,中原则为腹地。
这其中,刘宪对雍凉着力分析,并举出秦、汉(东汉)为依据,来证实雍凉之地对天下争霸的重要性。
而雍凉如此重要,那夹杂在雍凉与蜀地之间的汉中,其重要性由如何起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