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

第27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总的来说,刘封之死原因多多,不能逐一而论。可归根结底,是他没认识到自己存身的隐患,以至于对关羽的态度耿耿于怀。
而现在,刘宪的这一片长篇大论,有道理有论证,声色并茂应该足以让刘封认识到自己隐患的巨大危害。
“大公子想要净善己身,首先要与关君侯(关羽)修复叔侄情谊,此乃第一要务。关君侯与主公情谊极为深厚,有了君侯的爱护,大公子便会稳如泰山。”因为关羽的态度,张飞对刘封也不怎么待见,三兄弟中只有刘备是极为喜爱他的。刘封若能主动去解释自己,去修复自己同关羽的叔侄情谊,那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关羽的爱护,还有张飞的爱护,进而便是刘关张三兄弟的共同爱护。“往日军候待大公子如何,是何原因才使得这般,宪不能论言,而大公子心中却是自明。所以,大公子该知道,这怨不得关君侯。”
“对于关君侯,大公子不可去继续愤恨,刘宪相也信大公子绝无窥窃大位的意思。所以大公子表明心意后,关君侯就算一时不能安怀,却也能让他态度松动,不在如以往一般。”想凭一封信就让关羽释怀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却也能减轻他对刘封暗中的敌意。这五年来,刘封、刘备父子情谊如何,刘宪不相信关羽看不出,所以为了刘备着想,不到非挑明不可的情况下关羽是绝对不会敞开的。
隐隐的,关羽态度的转变,对刘封就是一种保护。
而且,荆州有徐庶在,关羽大举北伐的情况就绝对不可能再现。同样有刘宪在,孟达也没机会再去攻伐上庸三郡。
掐断刘封之死的源头,就等于消除了刘封一半的威胁。他自己接下去若再能小心点,表现得好一些,保下小命定然不成问题,就算日后建功立业也未尝不可能。
“知道曹遵与朱赞么?”望着有所领悟的刘封,刘宪轻笑问道,“此二人早年与曹真并侍曹操,三人既是同乡,又是同臣,关系极为亲密。如今那二人早逝,曹真却官至中坚将军,享灵寿亭侯,知道他怎么做的么?乞表曹操,分所自己的食邑以封遵、赞子。”刘宪端起书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说了这么多口都有些干了,润了下嗓子他接着说道:“罗候寇氏虽还有余泽,却已经衰落甚多,其根基又有在襄樊一代,大公子是否该学一学曹真的变动,不忘自己本姓呢?”
“如此可是表明心计的好手段啊!”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七十七章(续)
“如此可是表明心计的好手段啊!”看着眼前对自己感激涕零的刘封,刘宪温温一笑,道:“大公子,事在人为,此四字切记在心哦。”
赤壁前后的自己,情形比之如今的刘封恶劣的何止十倍、百倍,但两年的时间过去,一切不都摆平了!
两年前,提到刘宪大名,天下间人士的第一反应是——淮南,是一方诸侯。而现如今,再提到刘宪的大名,人们想到的第一反应是——“刘营首将”,是天下名将,这一切可不是平白来的。
自己用了两年的时间,斩断了与淮南兵马的联系,昔日的淮南精锐全盘完成了荆州化,对外都是荆州兵。
淮南雄兵,这个往日的称号现在不过是军中精锐的另一种代名词。
依为肱骨的甘宁、丁奉成了现下的荆州水师正副都督,刘备的恩厚待遇和真心的信任让本还有些郁结的二人放开的心胸。而早就同刘备方面(赵云)有所接触的丁封更是在关羽手下混的如鱼得水。
陈兰、雷薄这两员被拉上贼船的老将如今也有了栖身之地,总领一郡兵马,可比刘辟、龚都,这也算是对这两个老朋友的交代了。
军中的势力,刘宪用了两年的时间完全打碎消零,成功的消除了一方诸侯这个危险地标记。对气机极为敏感的他,在与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交往中,已经受到了付出说换来的成果。
汉中宗亲,显贵的家世,一方雄主,天下名将,想一想自己在赤壁战前那一段时间的份量,是何等的显耀。
这可比那时空有仁义名声,皇叔头衔却血脉遥远、实力弱小的刘备强的不以道里计算了。主若从强,又有大敌压进,能在那种情况下让刘备等人对自己完全放心,刘宪私底下认为——这不比打一场赤壁大战轻松了。虽然能有如此完美过渡,很大的原因在于他在长坂那一战中的忠勇表现。
但刘宪还是坚信,自己日常的行为处事占得比分更大!
“将军,将军。”见刘宪出了神,刘封也没打搅径直出了大帐。是以等到刘廉从外面进来,刘宪这才回过神来。“何事?”
“主公来信,成都的府邸已经改建完毕。”
府邸,刘宪一愣继而明白了过来,这是要搬家了。“也好,你亲自去公安走一趟,让夫人他们尽快遣蜀。”这一遣,刘氏算是正式分家了,因为刘基三兄弟并没被待到益州,而是继续在荆州当差。从南昌城开始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刘宪与刘基三兄弟一直同院而居,便是各自娶妻成亲也是如此。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现在到底是要分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