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

第42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仲德所言颇有道理,只是——”坐在他上首的钟繇微微晃动着脑袋。有些不同意,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夏侯将军率孤军深入湟中,持兵虽可威慑诸羌,却挡不住马腾主力。若马腾引军折回,其该如何脱身?”
“呵呵,这并不难。只要我军主力后撤时,遣出骑军接应便可。”曹操手中还有三万骑兵,这还是因为路远难行,不然的话西来的骑兵还会更多。有这三万骑兵在,在配合上夏侯渊部两万多兵马,足可以轻松脱身。这一点,司马懿已经想到了。
而还有一个原因,让司马懿十分确信,自己的进言必会被曹操采纳。
阳平关一战已经该到结束的时候了,曹军死伤如此惨重,还消耗完了所有的攻城器械,再打下去只会“死”的更难堪!
这两日停战空隙,司马懿多次见到曹操用复杂的眼神凝望着对面,而并无再出兵强攻一较高下的意思。他心里面能感觉得到,至少是有七成把握——曹操不想打了,损失太大!
只是如此后撤脸面上显然不好看,曹操偏偏又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是以算是僵持住了。而今日,自己的进言那是“正确有利选择”的同时又给曹操一个舒服的台阶下,怎么可能还会不被接受!
“丞相,只怕这时候夏侯将军已经出兵湟中了。”开头没说话的贾诩这时候突然冒出了一句来,却是恰恰点在了要害上。
夏侯渊的脾气曹操是知道的,听贾诩这么一说似乎还真有可能是这样。而又正如司马懿猜测的那样,曹操心中确实不远再在阳平关这个尸山血海地耗下去了。
“文和所言极是。”一排桌案,曹操眉头立刻随之蹙起,“妙才性情刚毅,老夫又授了他军前全权,此刻怕已经是引兵上路了。”
焦急之色在曹操脸上涌出,“仲德,速传我军令:全军立刻收拾行装,连夜撤军——”
“是,丞相。”低头掩住两眼中的笑意,司马懿退走三步这才转身大步迈出。与来时的“不顾礼节”相比,此刻的司马懿一片世家子弟之风,礼数周全的很。偶露轻狂可用喜极来掩饰,可要这个时候还那样的话,就太与自己往日的形象不符了。
“今后似乎该多笑多乐一点。”大步迈出时司马懿心中暗咐道。
被曹操这样的人物猜忌着,那滋味简直是太难受了!司马懿无时无刻不在期望着能让曹操完全相信自己,这几年做事情尽心尽力,可却总是有那么一丝不自在。他多加分析,得出了好几个“因由”,然后找到机会一一试来,前三次无一成功,这第四个“因由”总算是对了!对于自己的之前堪称犯忌的表现,曹操竟然没有丁点的责罚——
…………
阳平关内。
停战已经两天了,几万将士尽心竭力总算是把石头和被焚烧的一堆堆废墟给清理一空,倒也大致上恢复了关前这一段的本来面目。
四天多的攻城战,其时间之长之激烈完全出乎了刘宪等人的预料,自从第二天起,刘宪、张飞、黄忠、魏延四将就开始轮番上阵,刘备军中诸将是再也没有调教新兵的念头了。
厚实的瓮城城门在第二日夜晚被破,战火一举烧到了阳平关正门,前突的瓮城在随后的两个日夜中成了阳平关搏杀最激烈的地方。
而从第三日开始,这个重要的位子就有刘宪四将轮番督守,持续不断的搏杀中——瓮城这短短的一段城池,至少倒下了两万人马。
在第三日急迫之时,刘宪甚至一度想把已经到了南岸的天荡山的严颜部给抽调过来。还在紧跟着刘备就督率两万生力军赶到。
“报——”
阳平关后段的官署中,一名斥候从衙门前冲出,沿着中间一条丈余宽的青石铺成的石路急奔向大堂。沿途之中,声嘶力竭的嘶嚎声早已经穿过了二道门传进了大堂。
“主公,曹操撤军了——”
大堂中,刘备高居首位,法正、黄忠二人各列左右首位,其下还有文武十余人。
“什么?曹操撤军了?”正在细声相谈的刘备失声叫道,声音中一股掩不住也不加掩饰的惊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