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中可用之兵并不多,如果刘宪还留在北岸不渡渭水,那军心必然有所起伏,士气也会跟着大跌。所以,为了保证尽最大的努力,让南下之军发挥出最大的战力,刘宪必须亲自督军南下,这样才会让跟随渡水的一众将士心定意坚。
“上将军乃万金之躯,如何能亲屡险地?末将愿立下军令状,代军出征,战场上但有后退一步,可取我首级!”马忠心里头急的都已经能燃起熊熊大火了。
“上将军,你要渡水南下???”刑茂失声问道。
“上将军,此事不可啊,那是夏侯渊设下的圈套。”阳群顿足惊叫。
“上将军……”
“上将军……”
刘宪与马忠寥寥几句对话却是引得中军大帐内差点翻了天,刑茂、韩德、阳群、马玉、胡遵、丁立、邓铜等,凡是坐到了中军大帐的将校,无不是唉声苦求。
“这一次我是必去无疑的。我军倾师二十万步骑东伐长安,为的就是能够夺回故都。但曹军有水军襄助,可在渭水南北来去自如,我军兵力虽多却无法将曹军主力围困一地悉数歼灭。这些你们心中都是清楚的。所以,必须南下,必须过河,只有抢在西线曹军回师长安之前堵住他们的去路,才有可能把数万曹军主力尽数歼灭,也才有可能出现拔克长安的机会。否则……”渡水南下,其危险性刘宪如何会不知道,但为了能攻克长安,这个险他就必须去冒。就算明知道渡河之后面对的是夏侯渊设出的一个局,也一样。
过河的刘备军数量不会太多,所以就必须给他们一个坚定地信念。马忠声明虽然有,可放到这个关头却显得有些单薄,只有刘宪!
只有他才能给这些士兵必胜的勇气和坚不可摧的信念。
第四卷征伐天下三百七十三章长安攻略(二)地道
三百七十三章长安攻略(二)地道
八千刘备军步卒,两千民丁再加一千乡兵,这就是刘宪南渡渭水所携带的全部军力。与即将面对的曹军兵力相比,实在有些上不得台面。
镐县城池低矮,也有些残破,靠这样的城防真的就能顶住五倍于己军的曹军的猛攻?
八千刘备军将士无不担忧。
两天的时间都没有,刘宪很清楚,最迟到明天下午,曹军就会赶来。
“上将军……”胡遵的声音在背后响起。
刘宪回头一看,胡遵以及其身后的五百士卒已经全部换下了铁甲,仅着布衣,手中各持有铁橛一柄。“小心点,这一带水泊众多,地质也疏松,务必要谨慎再谨慎!”
“上将军放心,末将明白。”胡遵拱手退下,招呼手下五百掘子军喝呼而去。
邓艾地道袭姜维,不知道这一次自己能不能也来个地道袭敌?望着渐渐远去的胡遵所部,刘宪心中暗暗自问道。
明天曹军即便赶到了镐县城下,那也是一支疲军,想在湖泊河流众多,山川高陵不断地渭水南岸行军,可是要费大工夫的。所以,明天应该会很轻松的就能应付过去,张郃、徐晃最多也就是虚应一下,他们肯定要好好地休息一晚,等到后天清晨再开始全力进攻。
必须要先挫一挫曹军的锐气,否则守起城池来必然会吃力很多。刘宪从军沙场十多年,如何会不知道军心士气的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
可怎样才能挫一把曹军士气呢?袭营是最好的办法。但无论是张郃、徐晃还是路招,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军中老将,如何会不防备这一点?如果刘宪真的大举出兵偷袭,反倒可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千百个杂念在心头闪过,‘邓艾地道袭姜维’一事终于恍现在了刘宪心头,或许可以拿来一试。
对此计,刘宪没有必胜的把握,可总归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权当是急病乱投医了。刘宪拿定主意当即就打马出了镐县,花上了不少时间去勘探地形,终于找到了一处引军下寨的绝佳之地,回城之后便立刻下令胡遵引可靠之士五百人,出城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