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

第81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焉耆王白英一脸沮丧的呆坐在王座之上,其下是除了却胡侯乌溪以及左右都尉之外的焉耆国所有重臣。
“大王——”,看白英呆坐那儿半天无响动,辅国侯忍不住叫出声来。“如今势不可为,再与汉军厮杀下去,咱焉耆就真的要灭国了啊!”
“是啊,大王。事到如今还当是先顾国本为重。老臣恳请大王,立刻上表向汉家将军请罪。”焉耆国左且渠这时也跟着言道。
白英无奈的睹瞥了一眼坐下的这些重臣,这群家伙不是明显再拿自己当替罪羊么?上表汉家将军,说得轻松,只要这请罪表一递上,不等战事彻底了解,自己这大王的位子就会被废黜。
继承王位的会是谁呢?白英想到了自己那两个弟弟,两个被自己压的死死的弟弟。
自己走错了一步棋,丢掉王位而抱拳焉耆国本,本也是应该接受的惩处。自己作为焉耆的大王也不是没有这个责任心去承担这份责任。可白英一想到自己的家人……多少年的荣华富贵,一早化为乌有,甚至还要遭受更严厉的惩处,娇妻爱儿如何受得了?
挥退王宫重臣,白英起身到了一间偏殿中,在那里有真正忠诚于他的臣子。“告诉汉家的上将军,本王自知罪孽深重不可饶恕,情愿一死谢罪。但请上国心存恻隐之情,且留下焉耆国脉,并且恳求他能赦免本王的家眷,迁居中原内地生活。”
白英心中很清楚,再撑下去南河城除了飞灰湮灭之外别无他途。他的心腹大将左右都尉自从天亮之后就一直坚守在城头,每隔两刻钟就会有一封战报秘密送达到他的手中,所以白英是很了解南河城的困境的。而且作为将焉耆国待到今日这个地步的大王,他自身是难辞其咎,被废黜王位也是理所应当。但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这就是白英提出的两个条件:1、保留焉耆国脉,焉耆国不能亡;2、赦免他的家人,并迁居中原内地。
“只要汉家的上将军能够答应下这两个条件,本王就会立刻下令开城投降。我焉耆今后也将会世代忠诚于大汉。”
——————————————————————————————————————
“条件倒也不为过,反正我也没想过把焉耆连根拔起。留下焉耆国脉,为我大汉西域一助力倒也划算。”白英所提的第二个条件刘宪根本就没放在眼中,罪不及妻儿,这点肚量他还是有的,虽然感觉白英要求家眷妻儿迁居中原生活有些怪异。
抬眼看着帐中恭立的焉耆使臣,刘宪朗声说道:“回去转告白英,本侯答应了。”焉耆使臣是从没有发生战事的北门绕道出来的,作为白英的心腹,焉耆国的使臣他很清楚自己所担负的使命。猛然见自己的任务竟是如此顺利的完成,这名使臣当真是大喜过望。慌忙答谢后,一刻都不愿停留的快速返回了南河城。
“上将军,白英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白奎,另一个叫白木,您以为那个可担当焉耆国大位?”黎涸见到焉耆使臣退去,便立刻向刘宪问道。这事情对于鄯善来说可不是一件小事。
乌孙、于阗的随军重臣对这个问题也是急于在心,看到黎涸问出,当即无不侧耳恭听。
“白奎,白木——”刘宪撇了撇嘴,他根本就没听说过这两个人,如何能轻易做得出判断。“诸位,本侯从来就没听说过此二人声明,实是一时难以做出定论。不知诸位可否先为本侯介绍一二?”
焉耆必须选一个听话的人当国王,不需要太野心勃勃,可也必要要有一定的威望,能够压制住焉耆国内部的反对派。
此次大战焉耆损失惨重,折损士卒的亲属,阵亡将领的家人,等等即便是焉耆归附了。暗地里也必然会有不小的反汉潮流,新任焉耆王必须能压制得住这股潮流,所以不能选一个中庸之才,他必须要有些手腕才行。
白奎、白木那个更适合呢?不深入了解之后,刘宪绝不会轻下结论的。至于时间倒是拖得起,刘宪虽然有权选立谁为国王,可册封的旨意还需要刘备亲自下达,这样西域、长安一来一回时间是充足的很。
黎涸等人面色一呆,继而众人中相继交换起了眼神,最后还是由黎涸出面回述刘宪。“上将军,白奎、白木虽贵为焉耆国小王,可在焉耆国内二人并无实权。焉耆王白英自从登上王位之后就一直对两个兄弟‘严加照顾’,不仅剥夺了二人手中的兵权,还限制二人出席王宫朝议,打压的很是厉害。是以,这么多年来小臣等也实在没听说过二人有什么出色的功绩。但是想来能在白英如此打压之下依旧活的好好地,倒也不会是什么无能之辈。”
黎涸最后一句话倒是说进刘宪心坎了,忍辱偷生的活着远比引刀一块来的难。“怪不得白英要我赦免他的家眷,并且明言说道要迁居中原内地生活,看来是怕自己走后家人遭受新王的报复。”刘宪心中微叹,这白英倒也是个恋家之人。而十多年的怨恨之气一朝爆发,那种暴虐之感着实能让旁人浑身发颤。
这事情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就做出决断的,黎涸等西域将领退出之后。刘宪把目光投向了邓芝,“伯苗,对此二人你可有所了解?”
邓芝摇了摇头,“属下一无所知。”他所接触到的资料要么是过时了几十年的,要么就是市井商家所能探听到的,怎么可能涉及到焉耆国的宫廷内事。“不过末将倒是感觉着,这二人都不甚适合。”
“白奎、白木已经被白英压制了多年,可以说在焉耆国内部是一点实力都没有。猛然上位能不能顺利接掌大权都是问题,就更别说压制焉耆国内部的反汉派了。”
“有理。伯苗言之有理。”刘宪细细揣摩了一会儿,邓芝说的却是在理。
“上将军,以我之见。咱们到不如网开一面,依旧让白英坐这焉耆国大王的宝座。以他的手段和多年树下的威望,弹压焉耆国内部纷争还不是小菜一碟。而且我方如此大度,也能赢得白英的感激之情,更能让整个西域看到我大汉的包容之胸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