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世纪老人的话•任继愈卷》,陈明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5、6]庄尚严《彦老从事甲骨文研究之始》,载《殷商史的解迷者——董作宾百年冥诞特辑》,台湾艺术家出版社1994年出版。
[7、8、11]《安阳》,李济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9]《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史语所1931年出版。
[10]《殷历谱》,上编,卷一,董作宾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J〕,1945年出版。
[12]董作宾《为书道全集评论卜辞时期之区分》,载《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13]刘一曼《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载《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14]《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著,科学出版社1956年出版。
[15]《傅斯年、董作宾先生百岁纪念专刊》,转引吴兴文《吾受吾师,吾更爱真理——董作宾、李济与张光直之间的师生情》,载《温故》之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16]《天壤阁甲骨文存•自序》,唐兰著,北京,辅仁大学出版社1939年出版。
[17]《回忆傅先生在台大的往事》,屈万里,载《传记文学》,第28卷第1期,1976年。
[18]李敖《从李济的悲剧看中央研究院的几个黑暗面》,载《李敖作品精选》,中国友谊出版社2001年出版。
[19]《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0]《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出版。
[21]《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张岂之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2、23]《卜辞通纂》,郭沫若,科学出版社1978年出版。
[24]疑古玄同,即钱玄同,钱氏为表示自己对古代历史记载的怀疑态度和决心,自号“疑古玄同”。是当年促使蜗居在绍兴会馆抄古碑的周豫才以鲁迅笔名写出《狂人日记》成名作的北大教授、国学大师,也是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的强力支持者与鼓吹者。后钱玄同与鲁迅交恶。有一次鲁迅由上海到北京,二人在某教授家中偶然碰面,钱玄同看到鲁迅放到桌子上的名片,带着和好的意思,主动问:“你还是两个字呵?”鲁迅对此不屑一顾地答:“我从来不用四个字。”说罢扬长而去,弄得钱大师张嘴瞪眼一时说不出话来。鲁迅不愧世间少有的讽刺大师,一语双关地讽刺了钱玄同疑古过头的“怪癖”。
[25、29]《董作宾全集》,乙编,第五册,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出版。
[26]《傅斯年全集》,第七卷,欧阳哲生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27]《甲骨学通论》,王宇信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28]《甲骨学一百年》,王宇信等五人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30、31]《致董作宾》,载《陈寅恪集•书信集》,陈美延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32]董作宾《殷历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1945年4月出版。
[33、34]吴兴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董作宾、李济与张光直之间的师生情》,载《温故》之七,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出版。
[35]董作宾《〈殷历谱〉的自我检讨》,载《董作宾全集》,甲编,第一册,台北艺文出版社197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