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鸠话音未落,那些跃跃欲试的秃头怪鸟们并没有惯着他,当即二话不说地又对斑鸠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而斑鸠呢,他自觉是看穿了独眼秃鹫的弱点,干脆就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准备用“无视幻象”这种办法来击败独眼秃鹫。
可惜斑鸠想得是挺好,实际一来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
“嗨呀!好疼!”
一大群秃头怪鸟对着斑鸠的身体就是一阵凶猛的攻击,斑鸠本以为自己之要无视这些就行了,然而秃头怪鸟们或许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它们带给斑鸠的疼痛感却没有半点的掺假。
狼狈地从秃头怪鸟们的包围圈中闯了出来,斑鸠疼得嘴唇都变了色,惨白惨白的,一点血色都没有。
“怎么会这样?”
斑鸠有点想不明白了。
……
事实上人类的大脑是人体内很有意思的一个器官,它分辨“真”与“假”的方式和逻辑思维相关,很多时候,大脑非常容易被外界的信息所迷惑,催眠术就是基于此而存在的。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人类的身上,比如大象,当它还处在幼年期的时候,驯象人往往会有一条铁链将其拴在桩子上,这样任凭年幼的小象如何挣扎都不可能挣脱。
因此,铁链在小象的印象中逐渐就与“不可能挣脱”这几个字划上了等号,进而升级为“所有的绳状物都是自己无法挣脱的”,当这个念头在小象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以后,即使当它长大成年,变成了体重数吨的成年大象,驯象人仍旧可以随便用一根绳子就将它拴在树桩上。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绳子的材质,独眼秃鹫就像是个“驯象人”,他对于疼痛的了解,让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别人感受到疼痛,€€€€关键就在于大脑中根深蒂固的印象。
第458章 聪明的脑袋
独眼秃鹫驯服的不是象,他所驯服的是人类的大脑。
这种说法可能会显得很怪异,但绝对是最贴切于目前这种状况的,“疼痛感”已经成为了独眼秃鹫的武器,并且是一件可以直刺对手灵魂的武器,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身为“献祭者”的独眼秃鹫要比“捕手”舒尔茨更厉害一些。
所以斑鸠才会如此狼狈。
……
“呸。”
斑鸠恨恨地往地上啐了一口,他本来还以为自己找到了击败独眼秃鹫的办法呢,结果事实证明他还是太年轻了,€€€€如果独眼秃鹫的弱点真的被人一找就找到的话,恐怕他早就被别人给干掉了。
虽然表面上看着并没有受什么伤,实际上斑鸠觉得自己现在浑身哪儿哪儿都疼得厉害,简直有种“遍体鳞伤”的感觉,偏偏看还看不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斑鸠矫情得可以呢。
不是斑鸠矫情,而是独眼秃鹫的手段太阴毒了。
这边斑鸠在琢磨着新一轮的对策,思考着自己究竟该如何才能够战胜独眼秃鹫,那边独眼秃鹫也没有闲着,本来在发现第一轮精神攻击对斑鸠没有效果之后,独眼秃鹫心里有点慌,后面附带着“疼痛”的精神攻击也只是在试探斑鸠。
谁知附带“疼痛”的精神攻击效果拔群,独眼秃鹫当然不会再给斑以喘息之机,他接下来就要一举击溃斑鸠的精神防线,然后再腾出手来去解决其他人。
独眼秃鹫目前还不知道绿洲里面的状况,不过想来这边是抵抗军的地盘,格雷迪也不是什么好对付的角色,能趁早解决的还是趁早解决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