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庇护所的发现,顿时让这些被无聊折磨的远征学者们,仿佛嗅到鲜血的恶狼,看见粪便的屎壳郎,不论身处死亡旋涡陷阱的哪里,都第一时间兴奋的赶了过来。
然而。
当数十名从各个方向驱使金属战争兵器军团的远征学着赶到庇护所坐标后,他们却愕然发现,庇护所内仅有的几十名隐藏血衍,竟在庇护所大门被发现这里的远征学者强行打开后,伴随着高达230度风力的死亡风暴呼啸,里面大部分血衍都在短短几秒钟内,便被涌进庇护所的死亡风暴撕碎了。
碎肉血迹散漫了庇护所。
仅剩下九个较为强壮的血衍,则随着远征学者们赶忙关闭庇护所大门,才在重伤垂危的勉强存活,死亡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而已。
原来这里还是一群尚处于儿童时期的血衍!
它们空有一级生物的能量磁场性质,却根本没有与之匹配的行动力和智力,因此在灾难来临的第一时间,它们便被送至了血巢最深处的避难所,这原本是为了抵御其他部落血衍入侵而建造的庇护所,却没想到成为了灾难来临时,部落唯一的生存希望。
面对四面八方赶来的学者,血淋淋的庇护所内,只剩下六名重伤垂危的小血衍,又有三个重伤小血衍在此期间不治身亡。
众多学者面面相觑。
他们原本听到庇护所消息赶来时的兴奋,顿时一扫而空。
才六个血衍。
平均每十个学者,才能分到一个。
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发动的不对称战争,竟然让低等文明物种在仅仅出动不到三百人的高等文明面前,成为了稀有生物。
“希望这样的事,永远不会落在我们的身上。”
竟是【嘲讽鸟】赫兰有感而发,失落喃喃道。
……
此次出征,天空堡垒的灾变武器储备数量,可以说相当充足。
就在这个远征学者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按动按钮完成灾变打击,然后宣布战争胜利的模式下,终于,这天的侦查员,发现了这个这一年多来前所未见的大型风眼。
“报告:两点钟方向28千米处,发现了一个直径超过1000千米风眼。”
“报告:数据更新,风眼直面测量超过1100千米!”
“报告:数据更新,风眼直面测量超过1200千米!”
“报告:数据更新,风眼直面测量超过1300千米!”
“报告:数据更新,风眼直面测量超过1400千米!”
“报告:数据更新,风眼直面测量超过1500千米……”
风眼的探测面积数据不断更新着,但似乎已经到达探测器的极限,无法再继续更新了。
然而即使只有1500千米直径面积,也差不多等于二分之一格兰公国的面积了,也许还要更多一些。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控制室内所有人都不禁精神一震,纷纷聚集在光目前。
西西里面色凝重道:“怎么如此庞大,难道里面诞生了一位高等神明吗!又或者说,里面已经演化出神殿群落,正在朝神系文明发展?”
原本在众人的计划中,认为能够遭遇到一个直径超过1000千米的风眼就算不错了,毕竟随着夜幕之地在黑死瘟疫灾变下信仰体系崩塌,恐惧蝎母的永恒沉眠,夜幕之地神系体系已经彻底支离破碎。
区区三四十年,即使全力恢复,又能恢复到哪去。
然而让众人实在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竟然出现了一个直径超过1500千米,探测器甚至还无法完全探明的大型风眼。
高空俯视,风眼呈圆形。
因此风眼直径每增加一倍,面积就扩大四倍。
也就是说这个风眼内的面积,至少是之前那个发现血衍庇护所的500千米直径风眼的16倍以上面积!
塞拉托斯关心道:“怎么样,阿尔法生态灭绝灾变武器,能够用来对付这种规模的风眼吗?”
这也同样是黑尓文和所有学者同样关切的问题。
西西里闻言,哼了一声,理所当然道:“当然可以!”
正当众人松了口气,以为又是一次再寻常不过的灾变打击时候,西西里却又道:“只是需要的阿尔法武器数量,至少要达到3000枚以上才行!”
“3000枚……”
“以上?”
众人闻言,愕然之色。
即使是黑尓文和塞拉托斯,在灾变武器领域的研究也仅限于理论性知识皮毛而已,术业有专攻。
3000个以上阿尔法狂暴粒子灾变武器……
要知道此次出征,携带的阿尔法粒子武器数量,总共也只有不到两百个啊!
“之前的500千米直径风眼,已经是阿尔发狂暴粒子灾变武器的极限,风眼面积再向上提升的话,每增加一点,想要破坏其物理结构,所需的阿尔法狂暴混粒子灾变武器威力就必须成倍增加,当直径达到600千米后,选择用阿尔法狂暴粒子破坏凤眼结构的战争模式性价比,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辐射灾变武器,更不要说这个超过1500千米的大型风眼了。”
西西里稍稍解释了一下后,又冷冷道:“只要这个风眼直径没有超过2000千米,最多三颗裂变级灾变武器,便能够在一个星期内造成25左右的生物灭绝,当时间推移至辐射武器灾变打击的三个月后,伴随着辐射污染的大面积扩散深入,这个数值将会达到巅峰,大约50左右,这将是我们发动战争的最好机会,再之后伴随着辐射衰变,以及受到辐射污染影响细胞畸变适应性进化的全新物种,生物数量将会渐渐开始恢复。”
关于辐射武器的种种数据,在经历了废土灾变后,再加上和雷洛的资料互换,西西里也已经有了十分深入的了解。
……
一个大型血衍部落风眼。
在灾变打击前,自然是需要留下灾变前物种生态资料,作为未来学习的相关样本,因此派遣考察学者的任务过程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