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定贤望着简奥伟脚上破旧的布鞋,突然间觉得做慈善真的有意义,拍拍小男孩的肩膀:“眼镜碎了怎么用?”
“越用视力越差,我给你换一副新眼镜怎么样。”
简奥伟沉入沉默,季正明在旁莞尔,胡杰英忙道:“小简,快点谢谢何先生,你不是一直想要一副新眼镜吗?”
简奥伟开口道:“谢谢何先生。”
何定贤欢笑的站起身:“下一次,不用这么谦让,该争的就争。”
“这回,要不是胡校长特意向我介绍你,我是不会来这件宿舍的……”
胡杰英调侃道:“那样你可就没有新眼镜了。”
简奥伟显得有些局促。
何定贤扭头问道:“季叔,有没有办法加一个奖学金项目,专门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补贴学生们的生活。”
季正雄当即允诺:“没问题的,何生。”
“那好,就这样办。”何定贤没有在宿舍里久留,免得给学生们太大压力,在校长、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继续走向下一间宿舍。
学生仔“韩志邦”早早收到消息,穿着一件白衬衫,站在门口,满脸期盼着校长的到来。
简奥伟则注视着何先生的身影在窗边闪过,深深把好心人的脸庞记在心底。
季正雄不愧是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就连助学基金都投入到东华三院旗下的“义学”。
这座东华三院第一中学,是面向贫困华人子弟的全免费义学,始建于1912年,后来获得政府资助,扩办为中小学两部,本该在1961年获太平绅士黄笏南资助,更名为“黄笏南中学”,但在此刻,东方慈善基金与学校签订长达十年的捐助协议后,学校已经将要更名为“何定贤中学”,三天后就会正式挂牌。
不仅有效达到大老板目的,还再度增加大老板在东华三院的资助额,再收获一波善名,真正的名利兼收。
季正雄也将以“何定贤中学”作为一个向社会公开募捐的项目,好好把大老板搞教育的决定贯彻下去。
何定贤在见完十几个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后,决定全部资助,再给学生们购置了一批文具、校服和食物。
最后,在校领导的送别下走出校门,当他还没上车,就见到邱德更带着一位地阔方圆,长相憨实的青年人守在校门口:“何先生,何先生。”
邱德更带着包钰刚一起迎上。
第165章 船王扬帆
何定贤没有上车,关上车门,走到两人面前与包钰刚握手,目光投向邱德更,邱德更立即介绍道:“何生,这位是之前同你讲过的包先生。”
“包生,你好。”何定贤满脸笑容,话语亲切,开着玩笑:“怎么找到学校来了?害怕我跑了吗,哈哈哈!”
邱德更忙道:“包先生听闻你来做慈善助学,心中仰慕,特意来校门口恭候。”
包钰刚三十余岁,正值壮年,握着手:“何生,久仰大名!”
其实他就是害怕何定贤做慈善活动,做到很晚,取消二人的见面,干脆就来校门口堵人。
这在商业上只是普通操作,但看得出包钰刚状态积极,何定贤也在意,笑着送开手,拍拍他肩:“包先生,到茶楼慢慢聊。”
“好好。”包钰刚连忙答应,亲自送何老板登车,然后才回到一辆宝马车前,请邱德更一起上车。
何定贤望着背后有一辆轿车缓缓跟上,心里一点都不诧异,因为,包钰刚自始至终就不是混在底层的人。
他父亲包兆龙二十年前就在汉口经营手工业,十年前在上沪开设银庄,涉足金融业。
包钰刚在家族支持下,入读上沪中兴学堂,考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当时全国海事专业的高等学府,因抗战开打而辍学,进入前朝银行局工作,任衡阳分行副经理,随后任重庆分行经理,二战结束,改任上沪银行业务部经理,后升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三年前举家迁至港岛,在多间航运公司都有投股,主要经营进口贸易,为内地运输棉花、钢材、药品等……
自小就是泡在金融圈子里长大,已经在国内金融业浸淫十五年,是位彻彻底底的“银行家”。
九龙。
瑞兴茶楼。
何定贤请两位客人坐下,叫来服务员,出声问道:“二位喝什么?”
包钰刚回答得体:“何先生,我客随主便就好。”
何定贤便合上菜单,交给服务员:“上一壶菊谱,再上几笼小食。”
“好的,何生。”服务员拿走菜单,马上就端来茶壶,分别给三位客人斟好。
何定贤手指轻敲桌面,和煦的道:“包先生,我没记错,你是做银行业的吧?是来港岛后同阿更结识的吗?”
邱德更现在作为银号大掌柜,也算是银行业里的一份子,会认识包钰刚不算很奇怪。
包钰刚知无不言,当即笑道:“我同邱生是同乡,在上沪的时候便有幸结识,来港之后也慢慢熟络起来。”
何定贤眼神望向邱德更,没想到,这位大掌柜还有如此人脉,但考虑二人都是宁波人,互相认识倒很正常,如果邱德更愿意的话,已经有资格加入宁波商会,能认识的同乡老板更多,但邱德更显然不想再跟宁波商会有交集,可乡籍是改不了的。
邱德更解释道:“大老板,我在上沪的时候,租过一间影厅,试图做点生意,但可惜没做起来。”
“当初包先生正式上沪银号的业务部经理,出于同乡情面,给我贷了些低息的款子。”
何定贤当即明了,朗声笑道:“哈哈哈,包先生,多谢!”
“要不是你,我可就没那么厉害的大掌柜了。”他拱手承情,一下给足两人面子,邱德更、包钰刚都大为受用,包钰刚忙道:“何先生,别这样说,同乡间本该互帮互助。”
“何况,邱先生有志有才,迟早都会出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