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河砂开采权,坐收全港楼市之厚利,则是霍氏名列港澳顶级权贵之基础,至于钦点一代话事人什么的,那就是风光一瞬,与实实在在的好处相比不值一提。
而港岛九龙中心地段的好地,基本上都给人圈的差不多了。
不是握在洋行,鬼佬手里,便是握在许艾周,利氏家族等老一代大佬手中,他们上岸上的更早,地盘自然圈的更多,绝对不会让地盘给新人。
就连何定贤打着电影公司的名号,多多少少也在九龙、新界圈了一些地。
当然,布一条院线才能要多少地啊?
除了位置好一些外,圈地面积与大佬们相比差距甚远。以港岛目前的土地政策,唯有承接“旧房改造工程”,以及竞标填海造陆项目,才能把改造以及填出来的地握在手里。
圈地的难度比二战前高很多,但比七十年代又容易很多,但门槛已经很高,需要雄厚资本。
“股份的事情,我会委派钱庄大掌柜去谈,之后公司融资也由大掌柜负责,不过,盖楼的新公司,必须有我一份。”何定贤对于泰哥圈地的本事自叹不如,全权交由对方管理是最好的选择,圈完地之后,等“楼花”就行。
“没问题。”霍官泰答应的很爽快,他旗下公司本来就不是独资,而且特别喜欢合股。
他有一句名言:“我这人最不好的就是出名。”
基本上与“我最后悔创建阿里啦啦”是一个等级的。
这种说话艺术也不知同谁学的,而下他一句话倒是很诚恳:“冠军才是我的心头爱。”
“成交!”何定贤举起咖啡杯,轻笑着朝好友示意,对于拿到地产行业的入场卷已经心满意足,至于去找内地要什么好处之类的?呵呵,利益不是求来的,他现在也没脸皮去求,将来撞上机会,在内地不见的会比霍赚得少。
至于“楼花”的方案,其实已经在霍官泰心里有腹稿,只是他没有同任何人讲。
在这个时代而言,“楼花”绝对一个大大有利的方案,不仅能拉动楼市,盘活经济,最关键是可以盘活金融,将地区的经济潜力彻底引爆。
因为,港岛目前不分中西银行,大部分银行是不对小储户开户的,最少也得以公司名义开户,并且每个户头还需要收“开户费”。
港岛华人除了把钱存在钱庄之外,也有很多人选择藏在家里。
这样除了导致华人钱庄业的昌盛之外,也会导致港岛金融业的低迷,因为,钱庄没有联合体,各干各的,激活不了市场。
许多华人身上都存够买楼的钱,一旦释放出来,楼价必定大涨。
“楼花”在上涨期可以让市民提前买到合适的房,也促使港岛银行将钱贷给市民,振兴金融,虽然利息没有少收,但是,现阶段对港府、市民、地产商、银行四方都是有利的,否则怎么可能一面世就大受热捧?
地产与“楼花”结合之后,好处之多,也使得各国都爱利用地产作为经济引擎。不得不承认,地产业在高新科技产业不足振兴的情况下,拉升经济的最好办法……与之相比,另一位还在开塑胶厂的地产大亨,所推动政府成立的“摊摊”制度,呵呵呵。
大晒呀!
何定贤愿意与霍先生合作开发地产,却绝不愿意搭李先生的车,不是看不起钱,是他上辈子也遭过秧,记仇了!
之后,他又与包钰刚见过一面,询问“金安”公司的发展计划。毕竟,金安船运与立信置业,现在是东方银号的两大融资客户,基本何定贤的腰包全掏给他们了。
他们的成败,直接影响东方银号的兴衰,毕竟,除了维持集团各公司发展、运营的钱财之外,集团账面上只剩不到五百万,储户的钱则不算。
包钰刚给出的答案,却是要继续经营航务,将坐海收租进行到底。他包钰刚要包打天下!
何先生十分欣赏他的坚定,并决定由他为晚饭买单,而与霍、包二人一海一陆的发展方向相比,老丈人的星洲商号在战后却决定,继续在粤省养猪!加大养猪力度!
加大进口粮食的力度,管什么外界风云变幻,养猪就对了!
一周后。
葛白来到重案组办公室,在桌面放上一盒茶叶,笑着说道:“何sir,上次一个华人商号的老板,送了一盒茶叶给我。”
“特意带给你尝尝。”
第204章 竞选理事
何定贤坐在椅子上,打开铁盒子,用鼻尖轻嗅一股清香:“上好的铁观音啊!”
葛白站在面前,大力夸赞道:“何sir果然是懂茶之人,好眼力啊。”
“盖子上写着呢。”
何定贤将铁盒盖好,收进柜子里,笑着起身道:“葛sir,今天特意来办公室找我有什么事吗?”
他请葛白坐到沙发上,再冲上杯热茶,弯腰放在葛白身前,葛白竟然入乡随俗,点了三下桌面,行了一通叩手礼,再饮茶叹道:“何sir,伊辅sir约你晚上去看夜马。”
“有兴趣吗?”
何定翘起二郎腿点上一支雪茄,朗声答应:“有,我好钟意看夜马的,紧张,刺激!”
“那晚上一起去。”
葛白笑了两声。
何定贤还是照往常的规矩,在柜子里取出一小袋钱,用黄皮纸袋装着递上前去:“葛sir……”
“诶!”
葛白头一次拒绝他的钱,出声叫道:“我家里的特产还没吃完呢,上次既然给了,这回就不用啦。”
“大家都是朋友嘛。”
葛白笑着站起身:“财务科还有笔账没算清,我先走啦。”
何定贤略微有些诧异,将钱袋收起,连忙起身:“葛sir,我送你。”
“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