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旧事

第616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何定贤点点头:“对。”
在李家城敢在工厂升起大英国旗之后,便不能再对其抱有幻想。如李家城这种人对他越好,他越会得寸进尺,只要有利益的事,不管冒多大风险,多昧良心都敢干。
这人的经商风格远没后世自传中夸耀的那么保守,命里偏爱火中取栗,只不过,善于英逢鬼佬而已。他以前是看过李老板的自传,接触过李老板之后,发现自传里的人,更像是李老板想象中的自己,十分的理想化。
何定贤思来想去,想要合情合理干掉李家城的最好办法,便是一层层撕去其伪装,让他彻底丧失华人那层皮的保护,让人白心给露出来,自然就能拿下。
“这样也好。”
楚伟南微微颔首,他也发现李家城有点手段,为免把李家城养成心腹大患,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早干掉。
“那就这样定了。”
郑裕同也表示同意。
说到底只是一个商会理事的位置而已,对有乡情的而言,价值千金,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没什么价值。李家城要在商会里扑腾出几个水花,真的很难……
同一天。
夜晚。
宁波会馆。
邵毅夫在会馆中堂摆了一张圆桌,请商会副会长董郝云、李惠利、以及名誉会长邵醉翁、理事邵人、王传霖、陈廷华、曹光标一起食夜宵。只见圆桌中间摆着一碗虾米粥,还有一圈各色宁波菜。
邵毅夫在回到港岛之后,小有起色之后,便迅速接手了宁波商会会长的位置,让兄长邵醉翁坐冷板凳去了。
邵醉翁连邵氏电影公司都交给出去了,再交一个商会会长的位置算什么?宁波商帮虽然历来名气不小,是华人海外商帮中较为有名的一个,但是与潮汕商帮、八闽商帮、客家商帮还是差了些。作为二战前即在上沪电影界称雄的邵毅夫,要接管商会其实很容易,上上下下也没人不服气。
这时邵毅夫站起身用汤勺盛出一碗碗粥,一一交给参会者,当舀完坐下后,尝了一口,笑道:“宁波有句老话叫作‘宁波熟,一碗粥’,古意是讲宁波的土地贫瘠,熟一季分到每人头上,每天也就只够喝一碗粥。”
“我们宁波人不得不被迫走四海,闯天下。”
“现在呢,也指出门在外的宁波人,坐在一起喝一碗粥就熟了。我先前一直在南洋发展,回港岛之后才发现,我们宁波人快要被潮汕人打的抬不起头了。”
董郝云、李惠利、王传霖、陈廷华等一干宁波商人,脸色骤变,在场都是港岛宁波帮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特别是船王董生、钟表大王李生。
这一句话是在骂他们没照顾同乡?
“邵先生。”
“你什么意思?”董郝云辈分、人脉不如邵老六,但产业之庞大,可一点都不怵会长。
第382章 上沪帮立旗
“很简单。”
邵毅夫道:“宁波人要求变。”
李惠利皱起眉头。
“怎么变?”
邵毅夫道:“潮汕佬会有枪,宁波仔也要有枪,潮汕佬有人才。”
“宁波仔也要出人才。”
董郝云、王传霖、陈廷华等人都收敛起表情,神态逐渐变得郑重,邵毅夫继续道:“论钱,没人输给潮汕佬,但是潮汕佬手中有警队,上克总督,下制江湖。”
“依靠警队势力生意什么生意都敢做,大到航运贸易,细到粮食油品,黑的鸦片军火,白的银行金店……当年潮汕佬没握住枪的时候,宁波商会一点都不怕潮汕人。现在潮汕商会制霸警队,宁波帮、八闽帮、客属商会,一个个都得在潮汕佬面前收声。”
“我们宁波人不是没有当差的,也不是没有社团,但没人重视底下的人,导致商会生意都受到影响。”
董郝云、王传霖、陈廷华皆端正姿态,知道邵毅夫不是在开玩笑,而是有了一个很成熟的方案。
“邵生。”
“你的意思是……”陈廷华出声道。
“支持警队的宁波人,培养宁波仔当差,花钱捧宁波社团的坐馆,联系南洋,台岛,日韩的宁波商会,壮大社团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邵毅夫道:“出资让学生仔到英国留学,进修,不管是当警察,还是律师,医生。”
“创建慈善基金,救助宁波籍的小孩读书,花二十年苦功,换一百年利益。”
董郝云、王传霖、陈廷华面色都显得震惊。
这一套打法在潮汕商会、八闽商会中不稀奇,是早年商会一直在做的事,但宁波商会到港岛发展的时间更晚,至今不到二十年,一直都没有转换过心态,将港岛当成真正的家乡。
这也是宁波商会一直不如潮汕、八闽商会的原因……现在邵毅夫的宏图伟业不止于此,还道:“另外,宁波商会的旗号太少,整个宁波才多少人?”
“在港岛的又有多少?”
“整个港岛有五十万潮汕人,一百万广东人,有没有十万宁波人?没有吧!”
邵毅夫伸出一只手,振声道:“却有五十万上沪人!”
“大多数宁波人早年都在上沪淘金,同样是十里洋场,宁波人能在上沪打下一片天,一样能在港岛打出一片天。最早一批逃港的人许多都是上沪富商,江湖大佬,有些人不是上沪人,也不是宁波人,但父辈在上沪工作,自然也亲上沪。”
“我们要打出上沪旗,成立上沪商会,团结全部上沪逃港者,才有可能在港岛扎下根同潮汕佬拼一拼。”
董郝云一帮人都面露思索,可却无人反对,看来邵毅夫的话深得人心。
虽然,这些人里有亲华派,有英资派,但政治立场不能改变家乡冲突,在矛盾还没爆发的时候,他们是愿意一致发力,把宁波社团的蛋糕做大。
邵毅夫又端起碗,舀了口粥,感叹道:“我们出来闯,不是为了只喝口粥的,回报家乡,捐资助学,也不仅仅是为了与人争,是为人生奋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