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旧事

第649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是真的。”
吴有栋苦笑一声:“我作为行动阵线秘书,时常要帮李先生筹措竞选资金,联系商界华人,少不了与那些人打交道,以前收了钱,现在得还了。”
“实不相瞒,那个人便是邵氏公司的老板,如果何先生不想见的话,我可以帮忙回绝。”
这番话就可以看得出来吴有栋确实是以前收的钱,而不是刚刚收的钱,如果是刚刚收钱,肯定要尽力促成相见,买主要见到效果。何定贤却爽朗的道:“吴先生太客气,我们是朋友,就算不冲你的面子,也得冲李先生的面子,毕竟,我将来还要在星洲做生意的嘛……”
“行。”
“我叫邵先生过来。”吴有栋回头打了一个手势,一直站在门口的助理当即转身离开,不到片刻就带着一身黑西装,戴着眼镜的邵毅夫出场。邵逸夫见到桌上投来的各色目光,调整好心态,鞠躬点头道:“何先生、吴先生、蒋生。”
“邵先生,请坐。”何定贤抬起手指向一张椅子,邵逸夫在拉开椅子后,却没有立即坐下,而是抱歉道:“唔好意思,何先生,在港岛经商,我人生地不熟,多有冒犯。”
“请何先生谅解。”
邵毅夫本以为付出二哥一条命的代价,上一回的事情就算过去,没想到,一转头南洋生意又遭重创,三块游乐场的地皮给政府抄没,直接损失一千多万港币,更是打断邵氏企业进军地产的一条腿。
要知道,这三块地皮都是二战时期低价购买来的,现在早已涨了数倍,政府就算原价退回土地金,邵氏也无力再购置新的地皮,而最让他害怕的是何定贤竟然已经对新加坡政务有影响力。
今天能抄他的地皮,明天是不是就能抄院线?虽然,这个可能性客观来说极低,但是,生意人最在乎的就是风险,有一丝一毫的风险都会在资金作用下无限放大。
对邵逸夫而言港岛是一个新市场,南洋才是他的根基,连根子都给人挖了,在港岛电影拍的再好有什么用?根本没有市场可以盈利,上沪商会与粤省商会的竞争就像一个笑话。
因为,他成立上沪商会的初衷,就是为了抢占市场。
何定贤却笑着答道:“邵先生何出此言?你到港岛做生意,只要是正行,合理合法都是自由的,如同我来新加坡做生意一样,互相间谈不上冒犯。”
“只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公事上有一些摩擦罢了。”
邵毅夫却苦笑道:“何先生,港岛的电影市场大家可以一起赚,如果东方集团有兴趣的话,完全也可以来新加坡上映电影,邵氏院线可以对东方集团开放。”
邵毅夫在得到游乐场地皮出事的消息之后,立即就快马加鞭,赶回南洋,试图中止政务的调查计划,但偏偏调查组十分坚决,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经过多方调查才摸清楚来龙去脉,知道家给人偷了,不得不辗转托关系来求和,既然是求和就必须拿出利益,对东方集团开放南洋的邵氏院线是为数不多的筹码。
也是最具诚意,最有价值的筹码。
“我在南洋有合作的院线呀。”何定贤端着酒杯,惊讶的道:“邵氏院线有什么特殊吗?大不了等你关门歇业,我再来收购好了,生意人嘛,办事要讲成本的。”
邵毅夫表情霎时变得十分难看,吴有栋立即站出来朝邵毅夫道:“邵先生,何先生既然答应见你,其实就是打算给你一个机会,认认真真的给何先生道歉。”
“对唔住。”
“何生。”
邵毅夫再度鞠躬弯腰,低头做小道:“邵氏做错了,不该带着上沪商会与何生作对,将来上沪商会的决策会更加谨慎。”
何定贤拿起毛巾,擦了擦嘴角,冷声道:“更加谨慎?往后上沪商会理事会的会议记录,当天都要抄送一份给我,有没有问题?”
邵毅夫道:“没问题。”
“好了。”
“坐下来吃饭。”何定贤出声话道,邵毅夫才在椅子上坐好,但何定贤又立即起身,笑着道:“吴生、阿养、我们一起洗脚。”
“何先生慢走。”
邵毅夫一屁股又弹起来。
蒋天养跟着大佬出门,笑脸吟吟,十分瑟,蒋天生则是斯斯文文,低调含蓄,手中夹着一支雪茄,出门时回头望了邵毅夫一眼:“以后懂事一点。”
何定贤则是一个很不喜欢虚情假意的人,没心情同衰佬吃饭就不吃,至于上沪商会的会议记录,实则就是要暗中操控上沪商会的决策。
第403章 下一个目标:处长!
虽然,上沪商会作为一个组织,不受个人意志所左右,但是,通过压服会长的方式,起码保证十年之内对上沪商会的优势,甚至有能力干涉上沪商会之决定。
这就能保证在十年之内,压得上沪商会抬不起头。
一周后。
何定贤回到港岛,邱德更带人奔赴星洲,成立星洲义群集团,年内即拿到三幅地块,最大一幅有三千多亩,最小一幅不过百亩,其中两幅地块改为住宅,剩下一幅可盖商业大厦。
政府同时颁布最新城建计划,预计在大型地块旁边,开发一条电车快线……第二年,星洲义群拿到大宗商品服务牌照,成为星洲唯一的货物交割服务公司。
五年后。
“何sir,这是最新一批毕业警员名单。”大馆,行动部总警司办公室,颜雄将一份文件放到桌面。何定贤穿着制服,仪态从容,常居上位培养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
“嗯……”只见他表情随意的出声答应,便接过名单翻阅,排名第一的就是本届银笛奖章获得者,优秀学员李文彬。
而后有陈家驹、陆启昌、黄志诚等人的名字。
这五年来,警队不断拓编,不仅把训练学校的毕业生照单全收,还在社会上招募了一批警员,将警队人数扩张到了三千多人,并且开通了快速上升通道。
警校毕业即可授警长衔,第一名银笛奖授见习督察衔。
港府高层显然是想用吸收新力量的方式,将警队里的老一派人物慢慢边缘化。这是一种软刀子割肉的方式,就算警队华人看得懂,也不好做什么过激行为。
因为,新生代警员也是以华人为主,要是新老矛盾变得剧烈,只会让鬼佬开心。
何定贤打开文件,翻了翻书页,名字落在李鹰身上时,心里便没了兴趣,信手把文件放下:“把李文彬调入重案组,其它人照常安排。”
“yes,sir!”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