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瘪瘪的一点水都没。”
“这样的话,想要上调利息,就得找到更高收益的投资项目,港岛虽然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不错,但最高收益的无非就是地产项目。可地产项目的风险很高,银行必须做好风控。”
“目前我们给出的利息已经可控范围内的最高,华资银行比我们高,并非是他们有多厉害的项目,而是他们更加不顾风险。”
祁耀霖笑着道:“按华人的话讲,一口就想要吃成胖子,也不怕撑死!他们越是不顾风险,就越给我们机会。其实从五年前,地产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我们三间洋行就看见机会。”
“不过,我们一直在等,等华资银行彻底暴露的一天,根据我们的测算,百分之三十的小型华资银行,储蓄资金池已经到危险级别,十分之二的中大型华资银行,储蓄资金池也已经达到预警,再加上地产价格经历几年高涨,去年已经开始回调,重仓投资地产的华资银行资产锐减,现金池即将见底。”
“这个风险程度已经够。”
马登、查理德、宣沙都齐齐点头。
因为,华资内部也有风险控制,不可能全部银行都极端盲目,可自己控自己,控得住吗?他们上面是有母行、祖家大臣在控,华资可是没人管的。
同样,也不会有人兜底。
所以,期待所有华资银行资金危险不现实,以资金规模来看,现在的程度就已经是个火药桶。一旦引发信任危机,华资银行将一连串的破产、倒闭、成为英资洋行又一道美味的盘中餐。
只有那些舆论、骂名、法律责任也将全由华资银行承担。
当华资银行倒下之后,让出来的市场,不就给了英资洋行机会?这也是马登为什么会站在三位洋行大班身边的原因,他要借此机会,成为和汇丰、渣打、太古一样,涉及银行业金融的国际洋行。
并且是唯一能够家族传承的洋行!
这个野心不可谓不大,但野心家最易被人利用。
“九龙仓集团有大量货主在明德银号有存单,并且会用明德银号的支票交易,九龙仓可以先拒绝货主用明德银号的支票付货款,再暗中散布明德银号即将破产的消息。”
“这样货主和客户就会纷纷前往明德银号取钱,以我们对明德银号的了解,他们绝对无力兑付大批支票,到时华资银行的泡沫就会被戳破。”马登端着酒杯,慢条斯理的道:“港岛就将掀起一场针对华资银行的挤提风潮,再随便请几个笔杆子,金融专家,在商业报纸上写几篇文章。不用动刀动枪,用金融踩踏都将把华资银行踩死!”
“广安、道亨、恒生、东方。”
“一个个都脱不了身。”
英资。
正发起二战后对华资的首次金融战!
第423章 总督专员
“东方银行怎么处理?”雷恩作为在场地位最低的打工仔,却问出最关键的问题:“何定贤是东方银行的老板,银行股东多为警队高层,从英籍警官到华人警官。”
“他们不会坐视银行业发生危机不管。”
“而且,警队贪污的黑钱都流向东方银行,谁也不知道东方银行的金库里有多少钱。”
宣沙作为也被何sir教育过的洋大班,深以为然的点头道:“东方银行不仅有钱,还有枪,何定贤不仅是粤省联合商会的大老板,还是警队高层。”
“东方银行又投资地产业最早,早已经赚到钱,投资风格较为保守。”
“资金池恐怕很厚。”
祁耀霖颔首道:“是,针对华资银行业的金融战,打到最后,其实打的就是恒生、东方两间银行。”
“东方银行作为华资银行的翘楚,肯定不会坐视不理,但是金融战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于金钱流转中悄无声息的爆发,何定贤就算想找人报复。”
“又找得到谁?”
这是实实在在的商业战争,靠武力只能进一步放大储户的恐慌。
“政治上,高层也会给我们打掩护。”
“我与金管局长沟通过。”
雷恩松了口气:“既然这样九龙仓随时可以发起挤提。”
“既然这样,我就等着恒生指数暴跌,华资银行全线危机的市场行情了。”马登举起酒杯笑了笑,朝着四人敬道:“干杯,各位先生。”
他准备抄底了。
“干杯。”
“干杯!”
……
大馆。
“叮叮叮。”
电话响起。
何定贤穿着制服,手持钢笔,正在处理公文,突然听见电话铃声,随手接起问道:“边位?”
“阿贤。”
“有一位总督府委派的专员前来反贪室,要求抽调十名探员前去做事。”陈立手持电话,隔着一扇玻璃,眼神不时瞟向办公区的一位鬼佬。他虽然躲在大馆反贪警司的办公室里,但作为反贪室的前三号人物,部门内的风声不可能瞒得过他。
一身黑色西装,皮鞋澄亮,神态干练的白皮鬼佬,正在与反贪室总警司郝德夫沟通。
郝德夫阅读完文件,打电话确认是总督府的文件编号,满脸笑容,十分专心的在跟总督专员一起挑选探员。陈立对于总督府的动态十分敏感,一出事就打电话给何sir。
何定贤也是心头一跳,感觉事情不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