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旧事

第70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这一百万人口正在用洗碗、搬货、做苦力等方式积累生活资本,有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出频频失火的棚户区,“上楼”住新房。
港岛楼市潜力巨大,稍一刺激,立即止跌回升……一群做房地产的银号、老板们又重新活跃起来,热钱重新进入地产,东方银行则拿着地产公司还来的钱,重新投进电器工厂,大力发展电器行业。
地产老板可以只看地产行业。
何定贤是银行业老板,掌握着华资经济命脉,自然不能什么火热买什么,用房地产赚市民钱,再投入电器、制造等新兴行业,把产业链培养起来,让市民赚到钱,再用房地产及零售赚市民钱,才是一个健康的经济循环。
每一个人都有工上,每一个人都有饭吃。
若只用房地产抽血,不养出新兴行业,最后,泡沫迟早会爆,吃进去的得要吐出来……而一个城市的产业收入,居民平均收入,其实一直对标着楼市上限……
某些时候,一个地区强不强,看楼价真的就能看出来。
一个地区管理方有没有良心,看看买楼的事谁也能看出来,有时,有地,不要抱怨买不起楼,楼价高,只不过,是你买不起而已!
“这一次想要发售楼花,城建署的鬼佬还不同意。”
立信置业。
霍官泰将一份丢到桌面,出声道:“我花了一大笔钱,最后拉上东方银行才谈成,获得预售牌照,能够发放楼花。”
之前,霍官泰一直就有发放楼花的想法,但却被何定贤压了下来,渡过金融战之后,自然就可以顺应时代,发售楼花,刺激一下楼市复苏,于全港经济都有好处。
但“楼花”制度一看就是具有投资风险的,最大风险就是开发商挪用楼资,不做开发,携款跑路,留下一堆烂尾楼。可在鬼佬与华资的博弈之下,却催生出一个对市民较公正的消费环境。
例如,港岛楼花制度从一开始,就需要银行担保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如果没有一间银行愿意,置业公司是拿不到楼花权力的。这也是,为什么港岛早期唯有霍官泰想做楼花、敢做楼花、因为,他之前抱着汇丰的大腿,现在有东方银行作靠山。一个资本要是没有一家强大的金融机构来运作,很多时候都会遭遇掣肘。
如果操盘手与地产商是一伙人,银行只承担监管责任,而不负真正的连带责任时……想不到吧,很多时候人破口大骂“楼花”的发明者,实则,金融工具,只是工具,用工具的人才关键!
港岛作为楼花的诞生地,烂尾楼其实并不多见……
何定贤打开桌面的销售报告,见到楼花发布一个月时间就卖出两百多套房子,心里也不禁暗喜,笑着道:“泰哥,你出了楼花,别人想学都难学。”
“大家现在都称你做楼王了。”
霍官泰叼着香烟,摇摇头:“不打垮四大洋行,华人谁敢称王?”
“行。”
“那就加快点脚步。”
他手上还捏着“分期”一种金融手段,即是“新鸿基”起家的神之一笔,将来择机而用,留给新鸿基是完全没必要的,不过,金融手段有利有弊,不能一下刺激的太过火。
起码要等楼市消化个十年八载再说,至于“公摊”,那可不是金融手段,完全是为了配合鬼佬政府而提出的“税收政策”,除了多卖地之外,一点用处都无。
港岛后来废除公摊也证明了最初政策的错误。
仅限港岛,请勿多度解读。
第439章 新界火药桶
这段时间“华人置地”,“兴城置地”等多间地产公司,有样学样,前来找东方银行担保,希望能够加入“楼花”大军。何定贤出于金融风险的考虑,不敢给太多地产公司作担保,一律拒绝,“华人置地”,“兴城置地”也转投恒生、东亚的怀抱,郑裕同名下的新世界置业也成为恒生的重要客户。
怡和置地、太古置地、会德丰置地也纷纷拥抱洋行。
两三年内,楼花必会开满香江。
一个回款快,高周转,捧高楼市的金融方案可不好找,楼花的成功完全可以预见。
半年后。
一则新闻引起华人社会巨大震动,港府宣布正式开发新界,推出《新界发展方案》,拟在新界蓝田、屯门、荃湾征用多个地块,修建徒置大厦用来安置乡民。
地块拍卖以后,将来用来修建港口,设置仓库,兴建工厂。
自港府拿到《展拓港岛界址专条》,拥有对新界的管辖权后,一直都对新界的开发慎之又慎。因为,新界距离宝安实在太近,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投入新界的资金都将打水漂。
而且,大英自恃拥有港岛及九龙半岛的合法管治权,敢于对港岛及九龙半岛开发,却害怕内地不承认《展拓港岛界址专条》。
前二十年还好说,无论是安置移民,还是木材、铁矿、石材。
新界都对港岛发展提供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知道,在城市建设初期,港岛开埠时,别说高楼大厦,砖房石屋都少见,最需要的东西不是石油、电力、自来水等……是需要木材、铁矿、大理石、粘土。
这些资源在海岛与半岛上极度匮乏,必须到新界开采,至于从东南亚等人运来,费用极不划算。
鬼佬从一开始抢夺新界,便是为了补足港口城市的缺点,加快港岛经济开发。事实上,鬼佬是十分有远见的,拥有新界的港岛,和没有新界的港岛绝对是两个样子。
可现在港岛在采用完新界的资源后,并没有给新界带来什么建设。
目前,新界连一条连通的主干道都没有,大多是通泥土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屋村,没有通水、通电、还是使用水井、煤灯、砍柴烧火。一度将大帽山、莲花山砍的七零八落,远看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山。
新界乡民在与鬼佬的抗争中,每一代都要付诸鲜血。
鬼佬正式宣布开发新界,无疑是在触碰最敏感的那一根神经。
“阿更,新界发展方案看完没有?你觉得鬼佬是想在新界干什么。”何定贤在东方银行内将一份方案丢在桌面,双手搭在沙发扶手上,依着椅背,翘起二郎腿。
邱德更穿着灰色西装在办公桌后站起身,笑着来到饮水机旁,打开茶叶罐抖了抖,出声道:“佰立基是看中维多利亚港赚钱,想下手在新界再修一个大型港口。”
“荃湾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荃湾有一大条海岸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