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路卡全丢了,家族兄弟死了四十多人,盛龙被手雷炸断了两只手,躺在医馆里。”上水寥氏一名族人走进祠堂,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哭嚎:“家里死了好多人。”
“好多人!”
廖长青坐在椅子上,心里痛的在滴血,脸上却正色道:“向杨会长报告!”
杨光坐在大堂中间,面色阴沉如水:“我已经命令兄弟们先撤回来,暂时不再与港府产生正面冲突,各姓村庄安排好岗哨。”
莫景胜道:“杨会长,你不是说警队华人不会出力吗?据兄弟所言,进攻路卡的警员中有华人面孔。”
“港府华人确实没有大规模加入战斗,只是,港府抽掉了一些精英警员,由英籍指挥官带领行动。”杨光叹出口气:“只要何sir没有下命令,大部分华警都不会动。”
“但港岛两千多名华人警员,有一些受制于鬼佬很正常。”
民兵团溃败的速度超出预料,总督有多开心,他就多难受。
陆翰明在旁提议道:“我们的装备不如警队,能否前往北方购置一些。”
“我去争取。”
杨光觉得可能性不小。
陆翰涛带人在医馆里,协助师傅帮忙伤员包扎,见到医馆内躺满哀嚎,惨叫的族人,又看见许多人被安放在道路两边,心里隐隐有些动摇,开始质疑“反暴抗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死这么多人,毁这么多家庭,为的就是十大姓的新界?
第二天,陆陆续续有港府派来的医疗人员进入新界,为交火中受伤的乡民做手术。但斗委会并不领情,重振旗鼓之后,从正面暴动,转为地下的暗杀、恐怖行动。
其实到这一步斗委会的正义性就已经出现污点,不过正面暴动仅影响港府,地下暗杀却影响到全港市民。中环、九龙、陆续出现多个真假炸弹,安置在弥敦道、湾仔、尖东、维港码头等地,上面贴着“同胞勿进”的汉字。
警队拆弹组疲于奔命,其中一枚炸弹造成三名警员,六名市民受伤。港岛市民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街头行人肉眼可见的悉数起来,先前夜晚繁华的弥敦道,现在也是一片冷清,给予经济重大打击。
多名新界事务处负责人被刺杀身亡,警务处长昆先的别墅甚至被人隔墙投掷炸药,转入地下的斗委势力,行动愈加疯狂,大有一步步演化为KB组织的特征。
五月十一日。
港岛宣布九龙区宵禁,港岛进入紧急状态,五月十二日,港岛区宵禁,五月十三日,一支反应部队趁夜潜入荃湾,有水警配合,试图实施斩首行动杨屋村外发生交火。
反应部队指挥官见民团岗哨森严,许多持枪民兵正快速聚集,不得已下令撤回。同时,一支反应部队在大埔得手,将文景胜在内的十三人逮捕,斗委会转移办公地址,民团开始上山游击。
第450章 警队集体告假
五月十五日。
京外部向英代办提出抗议,为新界事件发声,发动群众在英代办大门示威。当晚,上百名群众冲入英代办驻址,在代办领事办公室内,贴上“支持同胞,反英抗暴”的大字报。
老家力量正式登场,给损伤惨重的新界市民打了一针强心剂。
由此,新界骚乱发展为国际事件,多方怀疑幕后有大国博弈。老家通过本次事件,再次宣告收回港岛之决心,支持同胞之勇气。人日报、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刊登该消息,由爱国学校之学生,上街向市民发放报纸,国家银行中环总部在楼顶安装扬声器,进行鼓励宣传。
十七日,中环三百余名佐派人士聚集,开始向太平山总督府游行,在总督府门外张贴大字报,要求总督尊重新界人民主权,总督一度成为市民游行示威的主要目标。
佰立基临时转移办公地址至太平山警署,派出三百名军装警员维持秩序,当夜,总督府发生投掷炸药事件,造成两名公职人员死亡,港岛首次宣布九龙、港岛两区共同实施宵禁。
但总督并未提高紧急状态等级,依旧维持在“戒备”状态,谨慎的使用武力。
东方银行。
司马祥穿着灰色西装,戴着眼镜,站在一块电子屏前,回头道:“九龙仓股价大跌,英资外逃,开始逐步买进。”
“买进九龙仓。”
黄世同猛的大吼。
五十余名股票经纪坐在工位上,仿佛机器人接受到指令,纷纷拿起电话,拨打出去,大声喊道:“帮我买进九龙仓。”
“全要。”
“有没有九龙仓的股票?”
“叮叮叮。”
“刚有人挂售两千股?”
办公室里。
电话声吵成一片,像是销售公司一般,其实股票市场最早期的样子,就是菜市场买菜,吵吵嚷嚷。当“恒生指数”发布之后,各证公司才有一个认可的“公价”。
按照恒生指数涨跌,港股都会进行一定比例的跌涨,只不过,个别公司业务优秀,市值坚挺,偶尔会呈现逆势上涨。上千号人扎堆在证公司里,有人挂牌卖,有人掏钱买,场面极其热闹。
现在港股已经有一定的规范,可以采用电话买卖的制度,但依旧要有人在证公司接消息,上柜台进行买卖手续。别看东方银行里坐着五十几号人,证公司里还有六十多号人在帮手。
“买进五千股。”
“买进三万股。”
“刚有意大利卖家挂牌两万股!”
一名业务员大喊。
“全收!”
司马祥大手一挥。
陈占表情紧张,上前劝道:“祥哥,收的太急小心砸底,要不要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