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事实证明直接进入芯片领域,多少有点莽撞了。
只针对一种产品而开发对应的芯片,这种做法太过奢侈。
搞不好最后的芯片成品,可能比买的还贵。
后来经过正利的阐述,白川枫才对芯片领域有了大概的认知。
既然设计芯片确实已经成为可能,那么他索性准备再开拓一条赛道。
不过这条赛道有点特殊,因为它的前景不明。
无论是随身听还是掌机,亦或者以后的CD机,白川枫都有相当大的把握。
唯独芯片,白川枫自己也有点掐不准。
不是说芯片没有未来,没有市场。
恰恰相反它太有未来,太有市场。
甚至某些政府为此,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来维护它的权益。
是的,未来几年后的美日半导体之战就是最好的佐证。
不过这里面不仅仅涉及芯片,还有政治因素、经济力量各种层面上的较量。
芯片也仅仅是这种较量的某种具象化表现之一。
虽然明知道未来的前景不明,但是白川枫依旧选择进军芯片领域。
为何?
因为他必须为以后的白川集团留下有足够有竞争力的东西,作为它生存发展下去的核心动力或者说护城河。
这必须是高精尖的技术,而且也必须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最好未来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又有一定的门槛。
搞房地产?
某段时间内确实会暴利,但又能持续多久。
而且房地产谁不会搞?那些财阀巨头哪个没有插足这一块?
搞能源?
老实说这部分市场,还挨不到白川枫插手。
日本的能源市场,基本被政治家族垄断,一般人根本进不去。
而且日本能源稀缺,没点背景的人去搞能源。
怕是很快就能在东京湾底,有一套海景房。
搞消费电子产品?
还是那句话,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切都是白搭。
而且做这一行的太多了,可替代性很强,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生存下去。
搞金融?
这个他完全门外汉,所谓的「高风险高回报」,对他来说可能高风险居多。
思来想去,或许也只有芯片是他目前最适合插足的。
一是因为此刻芯片技术刚刚发展,这时候进入赛道完全能能追赶前面的对手。
二是因为白川枫也不是一股脑的往前莽。
他是有选择的参与芯片,有选择的进行市场竞争。
到目前为止,白川枫对SIC的定位一直都是芯片设计公司,而不是芯片设计制造公司。
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意义却完全不同。
所谓的芯片设计公司,顾名思义只设计,不制造。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无厂半导体公司。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是根据目前环境及未来预期作出的选择。
通常集成电路制造所需的设备、原料成本十分巨大,一般的公司根本无力承受。
而且一旦发生工艺节点的改变,公司可能需要花费相当高的成本来更换现有工艺设备,这些都需要高昂的成本。
以SIC目前的体量来说,冒然进入芯片制造领域,很可能直接被拖垮。
而且目前日本有五家半导体制造公司,个个都是巨无霸,SIC拿头去和他们竞争。
技术技术没有,人才人才没有,SIC基本绝了半导体制造之路。
另外一个让白川枫避开实体制造的原因,就在于未来几年以后的美日半导体之争。
从那之后日本半导体制造公司不是死了一大片,就是正在死的路上。
工厂关闭,设备废弃,制造工艺作废无用,这些都是巨大的成本损失。
动不动几百亿的资金打水漂,白川枫出不起那个钱,也怕自己的心脏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