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把手中的笔放下,渡边一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讨论白川电器的上市事宜。
至于为什么这么急?废话。
第一劝银砸了几百亿日元,为的不就是白川电器的上市?
如果仅仅是投资,然后等待白川电器的盈利分红。
那第一劝银绝对不会投入580多亿的巨资,哪怕长期来看是盈利的也不行。
因为回报率太低,成本回收太慢。
第一劝银真正在乎的是白川电器上市后的升值,以及承销股票带来的收入。
这才是这笔投资,最值得期待的回报,也是最快收回投入成本的窗口期。
“渡边桑说的没错。各位让我们来谈谈会社的上市流程吧,野村在这一领域是绝对权威的存在。”
不用说野村也是打的一样的主意,柳谷孝把合同收好后,立即开始分发自家的上市操作预案。
显然它比第一劝银的准备,做的还要充分,连预案都有了。
看着手里的预案,白川枫暗自感叹。
这些不差钱的金主,大方是大方,就是太猴急了一些。
不过想想也是,玩金融的不都是这样吗?高风险,高回报。
放下手中的预案,白川枫看向渡边一郎和柳谷孝。
“关于上市,二位有什么建议吗?”
这是他们的专业领域,白川枫不介意听听他们的意见。
“首先白川桑打算让白川电器在东证一部上市,还是东证二部上市?”
“当然是东证一部上市。”
面对渡边一郎的提问,白川枫毫不犹豫给出了回答。
东证一部是霓虹的主板市场,其所代表的是资本市场的融资主体,市值占比高达96.4%。
而东证二部在1960年才成立,类似于天朝的中小板,其服务对象为中型企业,市值占比仅1.14%。
现在霓虹的大型企业,松下、夏普、富士通等,全部是在东证一部上市。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白川枫当然要去东证一部上市,那才是大企业的舞台。
不过作为主板市场,想在这里上市也是有要求的。
那么以目前白川电器的体量,够的着东证一部的上市要求吗?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上市计划
听到白川枫的回答,渡边一郎点点头。他从身边的助理手中接过一份资料,递给了前者。
“东证一部,上市要求股东人数2000人以上,流通股数量2万单位以上。
流通股市值20亿日元以上,流通股比例35%以上。
会社总市值500亿日元以上,持续经营年数3年以上。
净资产额20亿日元以上,利润总额:过去两个财年总额10亿日元以上。
当然如果利润总额达不到,总市值超过1000亿日元或者销售额达250亿日元也可。
不过毫无疑问,以上条件,白川电器全部符合。”
这就是白川枫想让白川电器直接一步到位,在东证一部上市的信心所在。
虽说即使现在东证二部上市,以后再转到东证一部也行。
但是不说逼格凭空降了一个档次,东证二部的市场流通性也比较差。
股市活跃度低,对企业的市值影响很大。
尤其是对新上场的企业来说,股价暴增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那么作为既得利益者,白川枫他们的财富增长也有限。
但东证一部就不存在这个情况,毕竟霓虹所有的上市公司,其96%以上的总市值都在这里。
有这么大的体量,自然不缺少交易。
在后世的印象中,哪怕霓虹有世界前几的体量,但似乎股市一直没什么存在感。
事实也确实如此,千禧年之后的20年代,很多霓虹人买的股票凭证能保存了二三十年之久。
这几乎相当于把股票当作了养老产品在理财,小日子能把股市玩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但归根到底股市活跃度的长期低迷,其实还是因为泡沫破裂的后遗症。
不过现在才80年代初啊,正处于霓虹经济腾飞的档口。
尤其是从70年代开始,大藏省鼓励企业发行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放松发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