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黄金时代

第931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大丸,这点薪水可算不上多哦。
或许你确实该去市场部见识一番了,在那里你能见到现在霓虹最不可思议的一面。
不过这样的好光景也实属难得,好好珍惜吧,再过几年说不定就看不到喽。”
“诶?”大丸下意识的想追问两句,不过见白川枫不想多说,他又克制住没有问出声。
“先去忙吧,过段时间我带你去参加经团联的内部会议,在那里你又会见到和现在截然不同的一面。”
“哈伊!”大丸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才悄悄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白川枫无声的笑了笑。
四十万日元的薪水在以前或许很多,但现在真不算什么。
面对人才市场的抢人大战,白川电器也只能跟。
否则今年的四月份,能不能招到人都两说。
因为日元升值,以及政府一系列的刺激手段。
股市和房地产的过热,现在也渐渐蔓延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钱来得太快太容易,花起来也就不心疼了。
要说霓虹政府一系列的刺激手段,有没有拉动消费内需呢?
有肯定是有,不过方向有些歪了。
除了不动产,内需增长最快的就是餐饮及服装业。
尤其是前者,根据经济学研究机构的统计,87年霓虹饮食行业的总产值很可能会超过20万亿日元!
知道去年霓虹实体制造业的总出口额是多少吗?不到30万亿!
这里的实体制造包含了汽车、家电、半导体等等,一系列的热销商品。
但是现在这一数字,已经快要被霓虹餐饮的内需追平了。
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又多么的反常。
1.5万日元一根的金箔冰淇淋,那只是毛毛雨。
3万日元的「北乃路」金箔惠方寿司卷,1Kg 10万日元的松阪特极牛肉,它们在餐厅里都卖断货!
这已经不是奢侈了,这是虚高到了荒唐的地步。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夸张到不可思议价格,餐饮业才能占据现在霓虹国内实体业第一的宝座。
然而这还很可能不是顶点,转过头再看看用心做产品的各家知名企业……
当真是讽刺啊~
第四百五十章 打工人翻身做主人
87年刚开年两个月,日元汇率就再次疯涨,这可给了刚刚喘了口气的实体制造业当头一棒。
不,也不能说是所有的实体制造业,真正受重创的而是出口型制造业。
瞧瞧国内的餐饮及建筑业,它们也算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但现在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作为严重依赖出口的汽车及电子业,大企业都已经反应过来在及时转身了。
丰田、日产、松下、日立等都开始大规模的往东南亚迁移产能,华夏、夷洲、李家坡是相关产业落地的首要目标地。
大型企业可以把产能外迁,但是那些为它们供货的本土中小型零件商,那就爱莫能助了。
于是在繁华的外表之下,有一些中小企业慢慢消失。
并且随着产能的转移,有一些产业工人也开始失业。
是的,步入全民黄金时代的霓虹,也依然避免不了失业问题。
不过好在现在经济景气,内需旺盛。那些失业的产业工人,也可以改行去做服务业。
虽然做的工作不同了,但是到手的薪资可一点也不低哦。
于是在泡沫的掩盖之下,拥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就这样转行去做了服务业。
这虽然是劳动资源上的浪费,但至少就业问题是解决了。
还好当初白川枫有先见之明,在85年下半年就停止了白川控股之下,所有实体业的产能扩张。
现在逐步迁移出去的随身听、CD机、游戏机等工厂,确实也释放了本土很大一批的劳动力。
不过白川枫并没有裁退他们,白川电器新建的液晶电视机、笔记本电脑生产线正好需要熟练的工人。
于是无缝衔接,白川控股内部就完成了人力资源的再循环。
在内部的计划中,这样的交替更新会一直持续到90年初。
之所以不直接辞退一些多余的劳动力,那是因为白川电器也不想冒天下之大不讳。
现在霓虹都是众生雇佣制,工人把企业当家一样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