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是来挣钱的,而不是来搞斗争的。
再说了白川汽车也是草创,大众来了都得低头,它又凭什么搞特殊。
就这样两个菜鸟协商一番后,广汽白川于羊城正式建厂。
主机厂的建设当然还是需要靠斯巴鲁那里来支援,靠白川控股和广汽都搞不定这些。
按照规划一期工厂预计年产15万辆汽车,生产线先由斯巴鲁建立两条示范生产线。
剩下的产能建设则由广汽负责,至于车型的设计上,也是差不多。
白川汽车研发中心依旧会在羊城落户,并且它比工厂建设的还快,目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办公所在地。
初期的设计人员也全部来自斯巴鲁,广汽这里则找来了很多机械方面的人才。
他们或许没接触过汽车设计,又或者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
但是无一例外每个人学习的劲头,就连随团而来的斯巴鲁员工都感到大吃一惊。
他们那刻苦的劲头以及韧性,让初始有些瞧不上这里的斯巴鲁员工,都开始慢慢被折服。
白川汽车准备推出的第一款车型是原来Subaru 1000的魔改型。
它在发动机及地盘上对比霓虹的原始版做了一定的技术更新,以满足华夏这里的地理特征及使用需求。
而这个魔改版,被命名为星耀,取之斯巴鲁星星之意。
这款车型制造工艺简单,设计起来因为有了以前的基础,也适合用来给大家练手。
按照预计它会在91年在华夏正式上市,那时候正好主机厂也应该已经调教完成。
这一笔近五亿美元的投资,白川枫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想必未来华夏的汽车市场上又会多了一个新的品牌。
在海对岸这里忙的热火朝天之时,霓虹这里再次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
那个被称为“平成之鬼平”的三重野康桑,在十二月份正式成为了日银新一届的总裁。
哗啦~,有闪电在霓虹的天空划过。
第五百零二章 大麻烦
89年老布当选米国总统,尼可松和戈尔巴相继访问天朝,华夏正式打开国门。
同样是在这一年,霓虹的股市达到巅峰,日经指数一度触及38957点,这个数字相比85年上涨了近4倍。
东京证券交易所每天的成交量是8.8万亿日元,高出大洋彼岸纽约证交所的1.8倍。
超过600万亿日元的总市值,大概占据了全球股市30%以上的比例。
换句话说全世界上市企业有三分之一的财富集中在了霓虹,毫无疑问这个数字是虚高的。
霓虹上市企业的市值普遍被高估,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泡沫,这当然也包括白川控股旗下的企业。
最简单的例子,刚刚在北米完成上市的SIC,其市值也不过80亿美元左右。
虽然后面大概率会涨,但是80亿美元折合成日元也不过一万亿日元。
如果把SIC的上市地点放在东京,这个市值至少可以翻个两到三倍。
SIC在霓虹的名声显然比在北米要响亮的多,此时又正值霓虹泡沫的巅峰期。
投资机构及股民们针对SIC这样的知名企业,一定会无脑跟。
搞不好就会上演神股NTT上市的那一幕,因为有着国资背景,加上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
原本的电信电话公社被拆分为NTT后,一上市就遭到了股民的哄抢,单股最高价是318万日元。
是的,一株股票318万日元,这绝对是霓虹股市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记录。
当初大藏省决定把186万株股票投入市场,初始定价30~40万日元。
结果还未正式发行,在承销商认购阶段,就被抄上了119万日元。
等到正式发行后,当天股价就暴涨了40万日元。
在此后的两个月内,NTT的股票一路高涨到了318万日元,甚至推动整个日经指数大涨22.4%。
因为在发行之初申请购买股票的人太多,NTT限定每人限购一股,凭借身份证购买。
结果在上市前,NTT收到的申请是1085万份,大约是霓虹人口的10%左右。
老百姓的算盘很简单,这种有国资背景的新股,中了就稳赚不赔。
按照100多万的新股计算,只要第一天涨了30%,那就能赚几十万日元。
现在这年代,一个家庭的年收入也就350-400万日元附近。一天赚一个月的钱,大家当然蜂拥而入。
人们都觉得NTT是政府专门送给股民的福利,怎么可能下跌呢?
于是只要哪家买到了NTT的一株股票,那都是要请亲朋好友一起吃饭庆祝的。
每天在NTT门口排队填申请表的太太,如果最终没有被选中,甚至很多人都会偷偷躲在一边抹眼泪。
这就是NTT的神股传说,也是仅在泡沫年代才会出现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