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818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反观陈秀玉,对棒槌了解不多,只知道值钱,但在她心里,地位肯定是远不如那一万块的,所以,反应平平。
也正是因此,吕律不得不小心叮嘱一句:“这东西,得小心保管,可千万别弄坏了,不然就不值钱了。”
接下来拆的几样东西,吕律就有些看不明白了。
其中一个油布包拆开,里面包着的是个玉器,看样子,是个鼻烟壶。
玉质细腻温润,光泽明亮,色彩丰富,应该是东北八大玉石中最出名的岫玉。应该是个老物件。
还有个油布包裹的东西则是个橄榄石雕出的佛像挂件。
然后就是几个小瓷器。
吕律对这些东西没啥研究,看不出个所以然,但却知道,这些东西,肯定都是古董。
至于值不值钱,吕律也就说不明白了。
这玩意儿,还得找懂行的人鉴定了才能知道。
他无法判断,那就只能是好好保管了。
对,对于这些老物件,好好摆放着,准没错!
为此,吕律不得不好好叮嘱了陈秀玉一通:“我看不出这些东西是好是坏,但这肯定是些老物件,说不定会很值钱,可一定要保管好了,也万万不能拿出来见人。”
看吕律说得认真,陈秀玉也连连点头,她伸手指指木刻楞顶上:“放上边!”
“改天我专门找左松龄做个厚实的箱子,把它们藏起来。”吕律点点头。
最后就只剩下两个小油布包了。
拿起其中一个,吕律将油布打开,发现里面是一个袋口能收紧的小袋子,吕律解开袋子上的编织细绳,将袋口撑开,陈秀玉手电筒一照,里面泛出黄澄澄的光芒。
两口子看到这东西的时候,都不由看向对方,不约而同地说道:“金子!”
准确地说,这是一块狗头金。
狗头金,是指天然产出的,质地不纯,内含粒度大而形态不规则的沙金类块状明金。一般没啥棱角,表面比较圆润,有着不少蜂窝状的小坑洞。
眼下,这小袋子中有一块像是生姜的狗头金,下面袋子里还有不少细细的金沙。
要知道,狗头金十分难得,产出数量非常稀少,一旦发现狗头金,往往会引起轰动。这玩意儿,可是寻找金矿的重要线索,通过它的发现地,懂行的,沿着河谷逆流而上,就能找到含有黄金的矿脉。
也不知道金志泉这货是从哪里得到这玩意儿的!
第498章 东珠手串
正是因为狗头金的形成比较特殊和稀少的缘故,也让狗头金成了比金子还贵的金子。
吕律现在手中这块狗头金,戥子称不了,吕律只能将陈秀玉她们之前卖山货用的小称拿来称一下,有一斤三两。
这要是放在二三十年后,几百块一克,那也是值了大钱的。
要知道,狗头金产生聚成达到一公斤左右的,就得亿万年的时间,一块狗头金能达到一斤三两,那也是相当难得了。
还有袋子中,零零碎碎的狗头金小块和金沙,这一整袋的金子,足足有一公斤还多一些。
自闯关东开始,来到大荒里的人,主要从事的就是五种职业:种地、打猎、伐木、抬棒槌和淘金。
小兴安岭周边就有不少金矿矿脉,淘金这一行当,更是自古就有。
吕律不知道金志泉这些狗头金究竟是自己找到的还是以手段从别人那里得到,但他知道,发现这狗头金的地方,很有可能就有一个狗头金矿脉。
把金志泉直接打死,是不是有些可惜了?
但转念一想,不打死,这些东西也不可能轮不到自己啊。
真不知道金志泉上辈子是怎么混的,有这么多好东西,上辈子居然会因为种人参亏掉后,选择自挂歪脖子树。
吕律想了半天,再结合金志泉穿着考究,即使逃到桃山那边的山里藏着,也不忘勾搭小寡妇,和生产队长打的火热,经常下馆子的性子,也不难知道,他也是个很懂得享受的主儿。
万一还会赌,那再多的钱也不够抛洒。
吕律也懒得多想,反正东西现在在自己手里,那就是自己的了,管他什么原因。
但也正是这狗头金,让吕律又有了新的想法。
狩猎、抬棒槌之余,也可以碰碰运气。
在有这个念头的时候,吕律几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呼玛那个地方,兴安岭出现狗头金最多的地方。
改革开放,正是急需黄金这种硬通货的时候,早两年,就已经成立了人数过万,极其神秘的黄金部队,就专门从事勘测寻找黄金的事情。
但在现在这个阶段,管控不够严格啊,甚至有人知道黄金部队的存在,就一直跟着,在部队找到矿脉定下坐标的时候,就夸张地在两百米外的地方,架起机器粉碎筛矿。
这种屡禁不止的混乱场面,直到九零年代中后期,配置了专门巡守的武警,才真正进行严格管控。
当然了,在寻找黄金这一块,吕律也只是想想,碰碰运气而已。
毕竟,盯着这玩意儿的人太多,不够实在。
他只是想着,自己有机会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顺道看看。
陈秀玉在看着这些金子的时候,双眼都在放光,喉咙都开始发干,忍不住地接连吞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