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得好好收拾一下这婆娘,发生了那么大事情,居然敢瞒着自己,愣是一声不吭。
他不由又开始在想,当初在山上,问起做梦的事儿,陈秀清说的,梦到小姑娘让赶紧出山,是不是就指的这事儿。
不过,回到家里,看着陈秀玉浑然无事儿的样子,没有丝毫被惊吓到的感觉,包括孩子也是一样。
这时候,连他开始有些对陈秀玉的心性和胆量佩服起来。
她脑袋瓜子相当的灵活,这种招数,也得亏她能想出来,而且都奏效了,这让他不由想起了那只被栓了卵泡的熊瞎子。
“大哥,这不关你的事儿,出现这种情况,是谁都想不到的,而且,当时下着大雨,你们都有事情忙着,你别自责。秀玉和孩子,不都好好的吗!”
这事儿,确实也不能怪雷蒙等人。
熊瞎子是活的,那就不是能简单防住的。
“清子,秀玉可比你厉害,看看,徒手就能对付熊瞎子,你现在看到熊瞎子,还怕不怕?”
张韶峰笑着问陈秀清。
陈秀清挠挠头:“我现在早就不怕了。”
“我回去后听媳妇儿说了这事儿,也是听得心惊,对秀玉,我也是真的服了!”梁康波长长呼了口气。
“是个好女人!”赵永柯也是毫不吝啬地称赞道:“回去后,我也听乌娜堪说了这事儿,不仅我佩服,就连我阿玛都说秀玉了不起。”
吕律却是摇摇头:“你们可别再夸了,以前打狼,就嘚瑟了好些年,现在捆了熊,那不是更嘚瑟了,怕不是整天把‘我可是打过狼,捆过熊的人’这句话挂在嘴边。我都怀疑,以后还会不会想着去捆个大爪子之类的。”
听到这话,张韶峰、梁康波和赵永柯都笑了起来。
“要不咋会是一家人,还真被你说中了,秀玉啊,还真把这话挂在嘴边了!”张韶峰大笑起来,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话说回来,事情传出来,就没人不佩服的,我听月佳说,她到区上去赶集,别的屯都有人问她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了。
一个女人徒手捆过两只熊瞎子,这事儿,比你大斧劈熊霸,打了野猪王、大爪子还要了不起,这声名怕是越传越远了。
不过,有个好处是肯定的,屯里以后怕是没人再敢惹秀玉了。”
吕律笑着点头,现在事情都已经过去了,说啥都没用,幸好,母子平安。
看着还在满脸自责的雷蒙,吕律再次安慰道:“大哥,你是不知道,秀玉当初还一心想着打猎呢,我这媳妇儿,胆子大,又要强,真没事儿。你得换个角度想,若是秀玉不在,那熊瞎子就不来了?或许事情还更糟糕呢,这是好事儿啊!”
听到吕律这么说,雷蒙也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却听吕律问道:“晓琳和晓梦呢?”
“她们开学了呀,我把他们俩送到了响水溪林场小学读书去了,还是老四打的招呼!”雷蒙说道:“早晚去接一下就行,她们还挺适应。”
“你看我这脑袋,这都开学老长时间了还没想起来!”
吕律笑着说了句,再次催促道:“赶紧把钱收起来,都是兄弟,那么客气干啥……领着我们去养殖场和地里到处转转!”
“那……我就不客气了!”
雷蒙也就不再推让,心里,更多的是感动,为有这么一帮子兄弟而庆幸,只想着要想方设法,让农场变得更好!
东西收捡好,由雷蒙领头,几人一起把鹿场、大雁养殖场和林蛙养殖场都看了一遍。
雷蒙做事儿,确实相当用心且负责,农场里发生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忙着处理,并且开始集思广益,处理一些潜在的问题,事情打理得挺好,到目前为止,也就是大雁小有损失,那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毕竟基数太大了,问题比较多。
而吕律也了解到,林玉龙兄妹俩也确实是一把好手,做事儿没得说。
最后,几人又去看了那两千亩苞米。
水肥充足加上精细的管理,今年是个丰收年,而且,收获季节就要到了。
第573章 清晨麝香
回到鹿场,吕律提出自己带来的老龙口酒,吃饭的时候,敬了在农场干活的老少爷们,也敬了在场的弟妹兄嫂,感谢他们大家伙这大半年以后的支持和辛苦。
周翠芬、赵美玲、蒲桂英等一帮子女人,也表现出了别样的豪气,平日不喝酒的她们,在今天,也跟着吕律,满饮一碗。
蜂场前段时间的第二次割蜜,收获不如第一次,但送到收购站,也卖到了上万元。
他们发现,小小的一个蜜蜂养殖场所产的蜂蜜换来的钱,甚至在维持这么多人的每月工资和农场的运转还有剩余。
再看看粮食,一个个大玉米棒子,是那么的喜人,丰收后,除去所需交付的产量,剩下的,也能有一大笔收入。
林蛙养殖场的林蛙,还需两年时间才能创收,鹿场的梅花鹿数量也不多,暂时也还没啥收入,但大雁养殖场的那些两个月前还毛茸茸的小东西,此时已经长大了几倍,早换上了羽翼,若是没被剪掉翅膀断了尾羽,早就是能飞的了,这在入冬之前,还能长一大截,销售得好,又是一大笔钱。
为此,雷蒙应吕律的要求,在鹿场和大雁养殖场之间的一片空地前,选了两棵大树,在上面,让左松龄做了一大块黑板挂着,上面用油漆记录了农场创建以来的所有收支,一笔一笔地,公开透明。
在农场干活的人,都清清楚楚。
大伙对此,也是相当信服。
对于几家民兵兄弟来说,吕律家庭农场开出的工资,不比其他的林场、农场差,甚至还高了不少。看样子,到了年底,还有不少分成。这让他们都有些后悔,当初吕律在召集他们参加的时候,没有答应。
现在不少人在酝酿着,开年是不是自己也小小地办一个家庭农场,他们更希望的是,来年吕律会不会扩大农场规模,让自己也能加入进去,分一杯羹。
因为,他们实在想不出,自己办个家庭农场,除了种庄稼,究竟能干啥。
而对于第一时间就跟上吕律几人脚步的周翠芬、周方敬、王大龙等人家,按照收益拿出百分之十分给他们,根据现在的收益,每家就能多得好几百块,再加上接下来的粮食、大雁等东西,收益在持续扩大。
总之,对年底,都充满期待。
当然了,屯里、林场都有不少人来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