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1142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经验认为,有座山存在的河谷中,形成砂金金矿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在判断河谷中的砂金矿脉。
而吕律所说的看的第二山,则是关门山。
这一路上来的时候,吕律倒是没看到这样的山形,估计还在下游的位置。
所谓的关门山,即河谷两侧突然伸出来,阻挡水流的地方,成钳形的山形,又称为关门嘴子,是大量泥沙淤积的地方,自然也是风化后金沙沉积成矿的地方。
吕律所看的第三座山,叫迎门山,为河谷转弯处河流的迎面山,又称不露嘴、不露口,这些地貌都是砂金成矿的标志。
昨天他们找到金子的地方,那个河流拐弯处,就是一座迎门山的所在位置。
在关门山的上方,或是迎门山前方的河谷内,一般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段。
这也是吕律他们甚至在那里直接能找到狗头金的原因。
而所谓的不露风,又被称为不露腰,产砂金的河流两侧的山要比较高些,风好似刮不进去一样。
而不露骨,指的是河床底板的岩石不露出来,表明河谷处于堆积阶段,那就是金沙堆积的地方。
都被流水冲得把河床底板的岩石都露出来了,那也不是金沙能留存的地儿。
所以,一路进山来,很难形成的狗头金只看到几块小的,量并不多,但是,吕律确定有金沙富集的地方,倒是看到几处,连起来后,有十数里那么长的一段,都能淘出金子,只是量多量少的区别。
当然了,吕律也没放过那些一条条汇入小西尔根气河的支流。
每每遇到这样的地方吕律总会选择深入一段,然后挑选一些泥沙进行淘洗,又确定了一条有金沙的。
于是,一整天的时间,几人全都在山里顺着河沟到处找,到处走,也没少下水折腾,就连元宝它们几条狗子也跟着往水里蹿,还真又为吕律等人找出几块小狗头金来。
走了那条支流的,才发现,这只是能算是小沟的支流。
在沿着小沟深入,发现这只是一条两公里的小沟后,吕律果断返回到小沟出口处,顺着河流找着返回帐篷边,继续顺着河流下游走,直到看到关门山。
也就在这时候,吕律发话:“明天,咱们就从这里开始,选着富矿区域淘金吧!”
第683章 把老鼠叫媳妇
小沟出嘴,大沟有腿,不大不小在肚里!
这是根据河沟长短来判断砂金矿脉所在位置的经验总结。
小沟,指的是长度在三公里以下的小沟谷。小沟出嘴,就是说要注意在小沟出口处寻找砂金矿。
这也是吕律在看过那条有金沙的支流,没有多长,就沿途返回靠近主流的出口处的原因。
换句话说,在他筛选出金砂的区域,就是那条小支流砂金矿富集的地方。
大沟,指的是长度超过十公里。
这样的沟在河谷中发现了金砂,那么在上游的某些支谷里也有可能找到砂金矿。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支谷中有砂金矿,在主谷中也可能有砂金矿存在。
不大不小的沟,指的就是三公里以上,十公里以下的沟。
所说的在肚里,就是说主要成矿就在谷内。
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形成的口诀。
而眼下,吕律所在的这条河沟,毫无疑问,就是一条大沟。
狗头金捡着固然过瘾,但那玩意儿,可不是随处可见的。
一天顺着河谷找寻下来,找到的能称得上狗头金的砂金块,有一斤半的样子,再找却是看不到更多的了。
这也是一笔相当不菲的收获,几人也相当知足。
出来已经八九天的时间,预计的时间,一转眼已经过去差不多三分之一。
得赶紧抓紧时间淘金了。
第二天早起,吃过早饭,几人立刻拿着木簸箕,前往下游的关门山,选择两侧堆积的泥沙石砾,开始了紧张的淘洗。
有砂金,自然是卯足了劲的干。
不愧是砂金富集的地方,一天淘出来的砂金,也有一斤多。
在这样的河沟里,可就不是兴隆沟那样被人淘洗过无数遍的地方能比的。
在兴隆沟,淘出的砂金跟细面一样,微乎其微。
而在这里,米粒大的砂金是很常见的东西,几乎每一次淘洗,木簸箕底部都能发现几粒,豆子大、蚕豆大的,甚至更大块的,也时不时出现一些。
这样算下来,几人一天,那也是万多块近两万块的收入。
但卯足了劲头干活,等休息的时候发现,人也几乎是累瘫了。
晚上回到帐篷边休息,一个个是能躺着绝不坐着,彼此看着,满脸堆笑,却都没有去拢火做饭的想法,根本就不想动,完全没适应,这活计的磨人程度,丝毫不比大姑娘绣花简单,相当的枯燥单一,非常考验耐性。
也是真的看在是金子的份上了。
“休息会,休息会,等缓缓再做饭!”
张韶峰四仰八叉地躺在帐篷前的沙滩上。
沙滩上到处是砂砾,若换在平时,躺在上面肯定觉得硌得慌,现在在他看来,却是只有舒坦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