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件若是真能成了,确实会方便很多,至少回来的时候不用提心吊胆,这多少就有点诱惑人了。
但吕律细细一想,老爷子再厉害,终究顾不了对面,这才是最难的。
昨天晚上才好好跟哥几个说过的那些话……他还是摇摇头:“算了吧,不能去冒那个险了,我们这趟过去,但凡大意一点点,可能都没法活着回来了,不去了,为了点棒槌把命折在那边可划不来!”
“这倒也是……那我们以后的棒槌咋办?”魏春安有些失望地说。
“你们拍卖公司,又不是只拍卖棒槌一样东西,能拍卖的东西,多了去了,以后棒槌还会有,不过不容易弄到那么多高年份的好棒槌了,量也没那么多,只要有了,肯定紧着你们!”
“这样也行,实在没有的话,我就到你参园子里来拔……”
“你就别惦记它们了,这辈子,我会好好养着,就指望那些棒槌给我养老呢,当然了,如果有需要要出手,肯定也找你们。”
“跟你开玩笑呢……才几岁,就考虑养老了!”
“那可不,这以后儿子娶媳妇,嫁女儿,再有个什么病啊灾的,那可得处处用钱,目光得放长远点,我可得攒着点,不然以后怕活都活不起。”
“这倒是实话……行吧,别瞎咧咧了,秦老,赶紧断一下年份,称重,估价,早点把东西收起来。”
秦老微微点头后,开始拿着那些棒槌评定年份,又让吕律拿来戥子进行称重登记,事情做得一丝不苟,顺便按照业内的行情进行了初步估价,又是一大笔钱。
吕律大概看了下,跟自己估计的差不多,也就没有一直盯着,接触过不少次数了,这点信任还是有的,他自己则是忙着去厨房帮陈秀玉准备饭菜。
来不及慢炖,吕律干脆凭着感觉,弄了一锅干锅鸡,再配上其它几样小菜。
没想到,随手一做,味道香辣可口,味道相当不错,就连吃惯好东西的魏春安一帮子人也直呼过瘾,一个个被辣得在十月天,额头都直冒汗。
吃过饭后,几人忙着回去,没有过多停留,带着棒槌上了车,直接就走了。
休息一会儿后,吕律干脆拉上张韶峰一帮子人,去了小河边,然后拿了棵自己的棒槌,教几人如何清洗、晾晒、烘干,以及如何保存的法子跟四人也说了。
这法子,他自己已经验证有效,而且效果不错,也就放心地交给几人了。
五人的棒槌不少,吕律估计,需要用到的华阴细辛不少,一时间弄不到那么多,跟几人说明情况后,暂时用炒米保存等都说了。
一番折腾,眼看时间还早,吕律干脆叫上几人,一起去了农场,各处转着查看适合种植林下参的地儿。
这事儿,对于吕律来说再简单不过,站到山头观山景,选着好的地方进去,再看看光照、植被、土壤、坡度等方面的情况,最后挑中了三个地方,尤其是靠近烂泥沟面朝东南的那一片山野,最让吕律他们意外的是,进里边转了一圈,还碰到个四品叶棒槌和一些小捻子。
都有野生棒槌了,足以说明条件上没啥问题了。
几人在雷蒙家里吃过午饭,在养殖场各处转了一圈后,才去找了响水溪林场场长聂景国。
打了不少次交道,吕律也没少给他好处,而且,吕律兴办的家庭农场数次登报,得到了极好的评价,连带着他这个场长也被认为在这事儿上做得很好,涨了不少脸,承包的事情,在使了一点钱劲后,很容易把那片地儿给包了下来,有四五百亩的样子,能种很多棒槌了。
而且,从聂景国那里也得知一个消息:不少地方,开始在推广林下参种植了。
倒是个好机会!
第833章 不断扩大的成效
既然是地方政策的推广,自然就有一些优惠政策。
聂景国这家伙也是老奸巨猾,之前一脸严肃的样子,愣是等到吕律放在桌上的钱不经意地装入他的口袋,才笑呵呵地跟吕律他们说了推广的事儿。
这让吕律有些无语,好在承包那片领地的费用没花什么钱,只要保证林木不被过度破坏就行,倒也很划得来。
话又说回来,种植林下参,要的就是那种原生态的环境,又怎么会去故意破坏。
林下参,又称为育山参,是人为地把园参的种子撒到自然的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蓬、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至少十多年后才上山收取的半野山参。
其实,一开始指的是采挖山参时挖到的山参幼苗,弃之可惜,重新栽入山林,自然生长的人参。
不管怎么样,这被认为是一种高效复合生态经济系统模式,发展这事儿,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毁林种参的面积,且能出产出具有野山参特点的无污染、高价值的高档人参。
也正是因此而得到推广。
走出聂景国办公室后,张韶峰忍不住骂骂咧咧:“看这老犊子刚才那德性,真想上前给他两巴掌!”
“就是,明明他自己知道这政策,也在想着有人能找上门这么搞,非要憋着,拿到钱了才说出来,真的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梁康波也有些愤愤不平。
“行了,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也没几块钱不是,事情办妥了就行。接下来考虑一下,咋弄才是正事儿。”
当过国营农场场长的雷蒙,他算是见惯了这种事情的,心态比张韶峰和梁康波要好得多,虽然他自己一向正直,对这样的事情也是非常不齿,但就这么个世道,处处讲的是人情世故,不随流还真不好混。
他自己在燕窝岛农场,不就是因为这方面的事情不上道而被各种针对吗。
现如今,他也算是看开了。
“事情也简单,把这片林地围起来,购买一批参籽,然后请人拿着根签子,在地上插个四五厘米深的小洞放入参籽踩紧了就行,或者弄一批小捻子来进行移栽,让它们在里边自然生长就行,别的就不用管了。”
吕律简单说了下操作:“这事儿,直接用小捻子移栽效果是最好的,用参籽种的话,出苗率和成活率比较低,但也不怕,到了明年春季,看出苗情况再进行补种也行。”
“要不,咱们再进山一次,把那些老兆周边的三花、巴掌全都给弄回来……”张韶峰一脸满脸期待地提了这么个建议,谁都听出来,他这是一心想往山里跑。
“得了吧,那些山里的就让它们留着吧,咱们也得按参帮的规矩积点德吧,全拿了,山里可就绝了,不是啥好事儿。”
吕律摇摇头:“这动辄要长十多二十年的事儿,也不用那么急了,老爷岭带回来的那些灯台子有不少卖不上什么价,移栽到里面,再种上一些参籽就行了,等着慢慢长呗,反正一时半会儿,也没法指望靠它们赚钱。”
四五百亩的面积,也没多大一片,吕律纯粹是当成一种积累来弄,等到这些林下参能卖的时候,自己也该五六十岁了。
二三十年的林下参,长不了多大,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玩的就是个数量。
吕律也不想太过折腾,准备直接买参籽来种。也想看看,那些从老爷岭弄来的小棒槌最终能长成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