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

第1530节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投票推荐
不少时候,还敢到屯里的大路上走动,很多人都只是当它是条狗。
它相中了一条母狗,一条经常在屯里四处游荡的狗,主人家似乎并没有多少东西喂食,这条狗也经常到山林里撵兔子,野鸡。
它一次次接近,都被母狗警告,时间长了,那母狗似乎也适应了它的存在,不再凶它。
它们开始一起围堵跳猫子,扑击野鸡。
在那次一起蹲守树上的灰狗子时,它被母狗散发的气味吸引,那么地充满诱惑,于是,在死缠烂打之下,它得逞了。
也就在那片草地里,它们刨了一个土洞,母狗生下了四只狼狗。
终究还是有人发现了它们,尤其是看到它的时候,总是提着棍棒追撵,有的时候还用枪。
它总是敏锐地逃脱了。
而就在那个冬季,山里实在找不到吃的,它不得不进入屯里,将目标锁定在那些鸡鸭身上,这次没那么幸运,腰杆被人狠狠打了一棒子,当时虽然拼了命地跑掉了,但后面却越来越不得劲。
让它更想不到的是,等回到土洞的时候,它发现那只母狗已经死了,崽子也没了三只。
气味上,它分辨出是一只猞猁干的。
它有些绝望了,但还是不能有眼泪。如今,连它自己都没了生存能力,更不可能养活这仅剩的幼崽。
它再一次拖着瘫痪的后半身,爬到山岗上,眺望着村子。
后代延续的本能驱使下,它叼起了那只仅剩的,跟它不太一样的崽子,去了屯里,将崽子放在经常有人往来的大路上,然后自己缩在草丛里看着。
等了没多长时间,它看到有人挎着猎枪经过,它立刻冲了出去,假装要咬那只崽子,口中呜哩哇啦凶猛地叫唤着,牙齿却舍不得在崽子身上重上一分。
猎人惊跳到一旁,立马将枪抬起来。
大概是看到这是一只瘫痪的狼,他并没有立马开枪,而是出声恐吓。
它配合地放下崽子,费劲地钻进草丛,然后看着那猎人,小心地捧起崽子,翻看了一下,然后拉开自己的棉袄,将崽子小心地揣在怀里,回屯里去了。
在这一刻,它莫名地心安。
随后,它转身回到自己的土洞,嗅了嗅母狗,然后顺着猞猁留下的气味进入山林之中,再没有出来过。
而那只崽子,不断地长大,非常地强壮、凶猛,成了猎人打猎最好的帮手,也是那个并不富裕的家最好的守护者。
同它一起长大的,还有另外几只笨狗,两年后,它同其中一只体毛黄色,脸上到肚子毛色发白的狗也有了后代。
正所谓黄狗白面金不换,猎人对这只狗非常看好,别看是只母狗,却嗅觉灵敏,非常凶猛,仅在狼狗之下,被当做第二头狗来培养。
但一个猎人家里边,终究还是养不起太多狗子。
有一天,另外一个猎人来到屯里,花了五块钱,挑走一只同样是黄毛白面的小母狗,欣喜地,当场就给这条狗取了个名字——元宝。
第899章 番外二:白玉
清朝时期,皇上索要的海东青,其实是隼中极品。
最高层的一个隼,就是矛隼。
像猎隼、游隼,都是海东青的一种。
当时,只有皇族人可以玩海东青。
鹰的尾巴用胳膊一压,就会张开,隼的尾巴不会张开;最大的特点是眼睛,鹰的眼睛是黄色的,而隼的颜色是黑的;再有一点,隼的嘴巴上有凸起,像是有牙一样,咬合力非常轻,成年人的手指头甚至能被一下子咬断,而鹰的没有。
而之所以历朝历代如此受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能翱翔万米高空捕猎天鹅,更是因为其忠诚。
农历八月,农场里寒风刺骨。
早下的一场大雪,覆盖着大片田地,旁边的仓房里,屯里几个农民正在给苞米脱离,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大片的田地里,即将上演一场生死搏斗。
七年了,按照规矩,养了七年的白玉,必须放归大自然,让它得以繁衍后代。
吕律虽然清楚,驯养了数年的海东青,已经丧失了自己的野性,放出去很难存活。
身为有着一双玉爪,极其稀罕的海东青,吕律很清楚它的价值,不少老外在猎场见过白玉后,都曾想要花大钱进行购买,但都被吕律拒绝了。
如同元宝一样,时间长了,总有情感,吕律不明白这种情愫为什么会这么强烈,它舍不得就这么割让。
事实上,眼下他也不缺那点别人能付出的钱。
但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总不能就让白玉一直这样呆在自己身边。
他准备让它回归野外,在进行野化训练之后。
这片田地,是当初捕捉到白玉的地方,也被吕律选作它回归的地方。
已经有好几天了,吕律早解开了白玉的绊脚绳子,也拿掉了白玉的眼罩,将白玉抛飞出去以后,他就藏在地边看守庄稼的窝棚里,烤着火盆,像个狙击手一样,透过窝棚特意留出的一个小瞭望口,静静地看着落在树梢上站着的白玉。
在窝棚几十米外,有一只用来作饵的飞龙,被拴着一只脚,绑在一根苞米茬上,不停地挣扎,煽动着翅膀乱窜,想要逃脱。
他在等白玉在没有自己指令的情况下,开始因为饥饿自行猎捕,并逐渐适应这种没有投喂而靠自己猎捕获猎物,进而将养活自己的原始猎捕本能重新觉醒。
它必须适应下来,才有重回大自然的资格,不然,贸然放归,不管不问,大概率只有死路一条。
下边的飞龙挣扎的剧烈,白玉不停地转动着脑袋,早就看到了,但却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等待着熟悉的胳膊一扬,那动作发出的指令。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