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不放心的话我们搭手试试?”那人见王安有些犹豫便笑着道。
“好啊。”王安急忙应道。
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事情。
两人摆好了架势,手臂搭在一起,王安顿时感觉有一股力量顺着手臂传来,并不大,就好似被人轻轻的推了一把。
王安急忙回转,后引,画圆,卸掉这股力量,然后推了回去。
他也没有用全力,在一番推手之后感觉出来眼前这人还是懂些太极拳技巧的。
“太极拳经验+5。”
这是最直观的反馈,于是他果断的选择了交钱。
在交谈的过程中,王安得知负责教课的是武馆馆长的大徒弟,名字叫杨赞,也练了七八年的太极拳。
馆长杨先华偶尔也会来教他们,平时不在这里。
集中教授太极拳的时间主要是在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和下午的两点到四点,上午和下午授课的内容是相同的,王安选择了上午。
其余时间也可以来武馆练拳,没有时间限制,但是可能不一定有合适的人指导。
钱交了,王安没有离开,而是向那位负责接待的男子请教太极拳的问题,对方练了四年多的太极拳,经验要比他丰富的多。
这人也还比较热情,给他师范了一遍无极桩,并指导了一番。
“太极拳经验+5。”
王安索性在这太极武馆里站桩,开练起来,一直到了天色将暗这才离开。
回到家中做一顿营养晚餐,晚饭之后用读书的方式来休息。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的来到公园之中,从无极桩开始练拳。
双腿分开,力生于脚底,松肩沉腰,静心宁神。
在动静之间,突然他感觉自己的脊背一下子拉直,一种奇特的感觉从尾椎沿着脊柱向上,直冲脑门,似乎过电一般。
这一瞬间他愣住了。
“太极拳经验+30。”
突如其来的提示让他意识到自己刚才是无意间练到了太极劲。
气劲通,如过电。
急忙趁热打铁寻找那份感觉,劲自双脚生,脊背如龙,劲力从双腿向上传递,拧成一道。
李觉文来到公园看到王安在站桩也没打扰他,正准备在一旁练习。
仔细一看,觉得他这站桩的姿态隐隐有些与往日不同。有那么一丝丝的韵味,这种韵味他曾经在那位太极武馆的馆长身上见到过。
呼,王安长长的舒了口气。
“小安,你这桩站的有韵味了!”
“也不知怎的,突然就找到了感觉。”王安笑着道。
“太极拳经验+15。”
这站桩不过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经验却是涨了的比他过去几天都要多。
每天勤练,又不断的学习、感悟、总结,有收获是应该的。
第7章 一招 人飞了
王安陪着李觉文练了一会太极,又闲聊了一会,约了老人晚上一起吃饭作为这些日子来教导答谢。
素未相识,李觉文肯这般倾囊相授,这是“传道受业”之恩,无论如何,王安都应该好好答谢一番。
前些日子王安就不止一次相请老人吃顿便饭,李觉文说什么都不去,这一次实在是拗不过才同意。
从公园离开之后,王安便到了太极武馆开始进一步深入学习太极拳。
武馆馆长的大弟子杨赞是一个人身体微胖的男子,看着三十多岁年纪,方脸、浓眉,看着精神饱满,说话时候声音洪亮,底气十足。
一上来他便讲解的太极二十四式,他所讲的王安都曾经在书本和视频上看过,再听他讲解就当是加深印象了。
杨赞一边讲一边演练,他的太极拳套路一看就要比李觉文熟练的多。
只是讲解的过程并不详细,很多关键的地方并没有讲解明白,更多的是讲解了姿势。
胳膊到什么位置,脚迈到那个地方,手掌的姿势,却没有讲解气劲的运使法门。
王安环视了一眼四周,这个点来学习的学员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杨赞在讲解完之后便让众人开始练习太极拳,他则是在一旁指导。
王安趁着休息的空向他请教了几个问题,杨赞回答的却有些模棱两可,不太让王安满意。
不知道是他故意藏拙呢,还是自己本身就不是太清楚。
下午王安便继续去游泳馆练习,经过这段时间的练习他先后学会了蛙泳、蝶泳、仰泳、潜水的一些技巧,